蘇州閭丘江君二家雨中飲酒二首 其一
小圃陰陰遍灑塵,
方塘瀲瀲欲生紋。
已煩仙袂來行雨,
莫遣歌聲便駐云。
肯對綺羅辭白酒,
試將文字惱紅裙。
今宵記取醒時節,
點滴空階獨自聞。
小圃陰陰遍灑塵,
方塘瀲瀲欲生紋。
已煩仙袂來行雨,
莫遣歌聲便駐云。
肯對綺羅辭白酒,
試將文字惱紅裙。
今宵記取醒時節,
點滴空階獨自聞。
小園里樹蔭濃密,雨水遍灑洗凈塵埃;池塘中水波蕩漾,即將泛起細密漣漪。已勞煩歌女如仙女揮袖帶來細雨,莫要讓歌聲美妙到使行云停留。怎肯面對華服女子推卻白酒?試著用詩文逗趣那身著紅裙的佳人。今夜要記住酒醒的時刻,聽著空階上點點滴滴的雨聲獨自聽聞。
陰陰:形容樹蔭濃密的樣子。
瀲瀲(liàn liàn):水波蕩漾的樣子。
仙袂(mèi):仙女的衣袖,此指歌女的衣袖,代指歌女。
駐云:使行云停留,形容歌聲美妙,典出《列子·湯問》中秦青“響遏行云”。
綺羅:華麗的絲織品,代指穿華麗衣服的女子。
紅裙:代指女子。
空階:空蕩的臺階。
此詩約作于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蘇軾任杭州通判期間途經蘇州時,與當地友人閭丘、江君等雨中宴飲,即興創作此詩記錄當時的情景。
詩寫雨中宴飲,前半繪雨景與宴飲之樂,后半寫與歌女的互動,結尾以酒醒聽雨聲收束,將熱鬧與孤寂并置,展現了生活場景的細膩與情感的微妙變化,體現蘇軾詩風的靈動與生活化特點。
白下才名方盛時,仙曹誰不避英姿。
一揮黃石橋邊屐,平麈朱灣卷上詩。
愛我信能生羽翰,逢君恨未罄肝脾。
翻嫌韓語矜豪幻,何得云龍上下隨。
月轉花枝清影疏。露華濃處滴真珠。天香遺恨罥花須。
沐出烏云多態度,暈成娥綠費工夫。歸時分付與妝梳。
蕙風初散輕暖,霽景微澄潔。秀蕊乍開乍斂,帶雨態煙痕,春思紆結。
危弦弄響,來去驚人鶯語滑。無賴處,麗日樓臺,亂紛歧路思奇絕。
何計解,黏花系月。嘆冷落、頓辜佳節。猶有當時氣味,掛一縷相思,不斷如發。
云飛帝國,人在天邊心暗折。語東風,共流轉,謾作匆匆別。
正月勾東春已深,遲客登樓延賞心。
苔池飛泉漱鳴玉,菜圃黃花如散金。
漢陽莫作窮烏賦,楚狂且停衰鳳吟。
綠樽共喜日日醉,華發那畏星星侵。
老至寧非樂,幽棲別有天。
枕書臥槐影,和酒試松煙。
愛寫疾邪賦,難傳昭德篇。
世情無復問,孤寂且親禪。
偶經小劫謫塵寰,
不食丹砂自駐顏。
伏櫪休嫌無伯樂,
天留名士住名山。
辣辣辛辛一味禪,慣常豈在杓頭邊。一千五百善知識,未出門時話已圓。
野徑莽無跡,山園摽有梅。
客能騎馬到,主自飯?;亍?
藉草深趺坐,臨花淺送杯。
狂生今爾汝,清話總成詼。
如何年少發先斑,
問道時來扣竹關。
世上知恩誰得似,
而師幸自慰衰顏。
舟小小,水漫漫,飄蕩向誰邊?
颶風驟起浪如山,水魅舞蹁躚。
驚推枕,中夜靜,四顧夢魂初定。
惘然輕嘆轉凄然,孤檠照無眠。
細鳥藏窗葉,幽花綴靜枝。
獵心生翠管,冶習露春詩。
為發添塵罥,因寒罷講期。
貪嗔真可去,何事并除癡。
白露零黃葦,殘陽斂翠煙。
人間搖落自年年。秋水一泓澄澈卻依然。
云破星爭出,盱睢據暮天。
欺他遲月已過弦。不道廿馀宵后尚能圓。
尚記登臨日,春王正月中。
冰霜凝野寺,燈火徹行宮。
未續青山夢,居然白發翁。
鼎湖名尚在,惆悵泣遺弓。
我與斯民同一性,誰言此邑號三陽。
圣朝旌德向丘園,紫詔頒恩到蓽門。鄉老始知為善貴,競相廉讓教兒孫。
先生操術本真儒,進退恬然與道俱。寵至不驚高節在,豈顓虛譽激凡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