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圣俞詩中有毛長官者今于潛令國華也圣俞沒十五年而君猶為令捕蝗至其邑作詩戲之
詩翁憔悴老一官,厭見苜蓿堆青盤。歸來羞澀對妻子,自比鲇魚緣竹竿。
今君滯留生二毛,飽聽衙鼓眠黃?。更將嘲笑調朋友,人道獼猴騎土牛。
愿君恰似高常侍,暫為小邑仍刺史。不愿君為孟浩然,卻遭明主放還山。
宦游逢此歲年惡,飛蝗來時半天黑。羨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識人人不識。
詩翁憔悴老一官,厭見苜蓿堆青盤。歸來羞澀對妻子,自比鲇魚緣竹竿。
今君滯留生二毛,飽聽衙鼓眠黃?。更將嘲笑調朋友,人道獼猴騎土牛。
愿君恰似高常侍,暫為小邑仍刺史。不愿君為孟浩然,卻遭明主放還山。
宦游逢此歲年惡,飛蝗來時半天黑。羨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識人人不識。
詩翁(梅圣俞)一生仕途困頓,形容憔悴,久居微官,厭倦了看那苜蓿堆在青色的盤子里(指清苦的俸祿)。回到家中羞澀地面對妻兒,自嘲像鲇魚爬竹竿(難以升遷)。如今您(毛國華)滯留官場已生白發,聽慣了衙門的鼓聲,睡在黃色的綢被里。還拿嘲笑來調侃朋友,人們說您像獼猴騎土牛(升遷緩慢)。希望您能像高常侍(高適)那樣,暫時做小縣官后仍能升任刺史。不愿您像孟浩然,被明主放歸山林。為官時遇上災年,飛蝗來時遮天蔽日。羨慕您轄區內稻禾如云,蝗蟲能識趣避開,而有些人卻不懂為官之道。
苜蓿:本為牧草,此處指清苦的俸祿。
鲇魚緣竹竿:比喻仕途困頓,難以升遷。
二毛:頭發斑白,指年紀漸老。
衙鼓:衙門報時的鼓聲。
黃?(chōu):黃色的粗綢被子。
獼猴騎土牛:出自《三國志》,比喻升遷緩慢。
高常侍:指高適,曾任左散騎常侍,仕途較順。
孟浩然:唐代詩人,未受重用,被玄宗放歸。
歲年惡:災年,指蝗災嚴重的年份。
封境:官員管轄的區域。
此詩作于梅堯臣(字圣俞)去世十五年后,蘇軾因捕蝗至好友毛國華(時為于潛縣令)轄區。梅堯臣生前詩中曾提及毛長官,此時毛仍未升遷,蘇軾借此詩調侃其久留微官,兼表鼓勵。
全詩以梅圣俞與毛國華的仕途對比為引,用幽默筆調寫基層官員清苦與升遷不易,借高適、孟浩然典故寄寓期望,結合蝗災現實暗贊毛氏治績。語言生動,用典自然,情感真摯。
劍邑千程遠,高情慰獨樽。聊能對山水,暫此隔屏蕃。春自杯間溢,詩從物外敦。吟風起天籟,遠岫遞流痕。
龍舟一去汴河東,空吐馀光表寸衷。此夜不堪秋寂寞,景陽宮闕又西風。
去歲誇身健,尋梅到幾山。酒傾崖影盡,衣染露香還。北斗今何向,南枝半已殘。下堂兒女笑,老腳正蹣跚。
雖與長君友,居常敬少君。何曾錦襖子,竟老布襦群。申白無殊禮,程朱有舊聞。誰為復齋傳,應許附青云。舊宅猶東里,新丘宛北邙。單雞頻哭友,老鶴悔還鄉。齋記曾磋切,埋文愧耄荒。諸郎真五寶,雖死未嘗亡。
和戎何惜遣蛾眉,悔恨徒然殺畫師。漢主深恩如可報,安身死虜亦無辭。一函香骨埋沙漠,魂魄多應繞漢庭。惟有春風知此恨,年年吹拂草痕青。
硬將腳力當雙戨,出沒蒼煙信馬馱。時值冬初風漸?,望窮天末雁頻過。為防石截難移趾,愁見津迷且細哦。霍霍水聲爭上下,也知舊事幾銷磨。
隱者閒門映竹溪,白云來往伴幽棲。松花正熟山中酒,半畝黃精葉又齊。
旌旗落日鼓鼙遙,隔水天驕慘不驕。曾是詩人棲隱處,望中疏雨過中條。
楝花雨里醉逢迎,南國看山又送行。求侶暗驚春草色,還家愁逐暮江聲。殘陽向野聞邊笛,遠樹登樓見海城。誰念長沙遷謫久,懶從季卜問君平。
山東李白似劉伶,投老歸來酒半醒。天下三分秋月色,二分多在水中亭。笑擲金龜上酒船,不須圖像在凌煙。碧羅衫色烏紗帽,便是開元李謫仙。
弱冠真憐汝,投閑更可哀。山高桐柏觀,水曲范滂臺。假寐憑巖桂,潛行倚岸梅。此時誰借問,日短暮寒催。
先生不可作,千載仰儀刑。道脈承伊洛,心傳在考亭。池涵新漲綠,碑蝕古苔青。墜緒今誰續,斜陽草滿庭。
負郭家家水竹,殘春處處煙花。開尊欲棲鳥雀,舉網頻得魚蝦。
杖錫風塵際,師行戒畏途。故人懷槜李,春水到長蘆。舍利藏金塔,袈裟系寶珠。禪房大自在,應念室中蒲。
方巖勝處是仙家,時有輕云薄霧遮。我欲去時君共去,溯流而上看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