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釋迦院牡丹呈趙倅
春風小院初來時,壁間惟見使君詩。應問使君何處去,憑花說與春風知。
年年歲歲何窮已,花似今年人老矣。去年崔護若重來,前度劉郎在千里。
春風小院初來時,壁間惟見使君詩。應問使君何處去,憑花說與春風知。
年年歲歲何窮已,花似今年人老矣。去年崔護若重來,前度劉郎在千里。
春風吹入小院我初來此時,墻壁上只見您題下的詩句。若問您將往何處去,只能托牡丹告知春風。年年歲歲無窮無盡,花兒依舊如今年人已老。若去年崔護重來探訪,那當年的劉郎已遠在千里之外。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此處指趙倅。
崔護:唐代詩人,其《題都城南莊》有'人面桃花'典故,此處借指故地重游之人。
前度劉郎:化用劉禹錫《再游玄都觀》'前度劉郎今又來',作者自指,表達離鄉之遠。
倅(cuì):古代州郡副職,趙倅即趙姓的州郡副長官。
作者即將離開釋迦院,見院中牡丹與趙倅舊題詩句,觸景生情,借牡丹傳遞離意,感慨時光流逝與自身漂泊,作此詩留別。
詩以小院春風、壁間舊詩起興,借牡丹寄離情,結合崔護、劉郎典故,抒發別緒與歲月之嘆,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送別詩中融景、事、典于一體的佳作。
眼力知君已絕倫,奉傳一法更通神。看渠天爵高人爵,方是人間富貴人。
百尺擎空窣堵波,群峰奈此獨高何。鼓鐘鳴處是非外,天地望中蒼翠多。閒看野云披玉柱,醉眠秋浪捲銀河。問師乞取窗前月,一榻清風許我么。
十三萬萬債臺高,破產驚呼路政糟。太子叼光三百萬,宗臣外府大荷包。
相風徐轉鈴竿動。愁鬢臨春花雨送。雨閣春殘,紫茜紅羞不耐看。欺人眼纈花無賴。任是無情偏有態。倦踏芳郊,瘦倚孤筇過短橋。
曉晴群雁欲何之,正是青天似紙時。橫斜數行有聲字,服殺虛空解作詩。
滿地殘紅驚不見,曉風吹上石榴枝。
蕭何立法身難免,嗾殺陳郎道路哀。司馬家兒同眷屬,祝君終老妙高臺。
春山懶斗煙蛾重。學得長顰西舍共。入眼芊綿,漠漠林花哭杜鵑。鸞枝掩抑啼鶯在。遠夢驚回雞鹿塞。醒更無聊,隔雨珠櫳漏點遙。
僧廬草劍石崖根,慣見西湖不喜論。安得便如居士意,移為官舍讀書軒。
仙館無人春寂寂,一林紅日鍊櫻丹。
凜凜威風御史臺,三光蔭下集群才。狐貍暗笑蒼蠅拍,心眼歪時嘴亦歪。
道旁方訝撲人香,金蓓花開滿擔裝。尚有松釵掛枝杪,買歸偏稱插山堂。
寫恨才人劍器,驚心公主琵琶。六朝山色送昏鴉。商女怨,猶唱后庭花。筆底錚錚金石,弦中颯颯風沙。平鱗鏟角尚槎枒。休相笑,吾道一龍蛇。
曉來多謝梁間燕,盡把春愁舉似人。
薺花繁處蝶爭飛,忽憶前年三月時。流水流杯人共醉,晚來疏雨又新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