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酒二首 其二
薄薄酒,飲兩鐘,粗粗布,著兩重。
美惡雖異醉暖同,丑妻惡妾壽乃公。
隠居求志義之從,本不計較東華塵土北窗風。
百年雖長要有終,富死未必輸生窮。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載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聾,誰使一朝富貴面發紅。
達人自達酒何功,世間是非憂樂本來空。
薄薄酒,飲兩鐘,粗粗布,著兩重。
美惡雖異醉暖同,丑妻惡妾壽乃公。
隠居求志義之從,本不計較東華塵土北窗風。
百年雖長要有終,富死未必輸生窮。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載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聾,誰使一朝富貴面發紅。
達人自達酒何功,世間是非憂樂本來空。
淡薄的酒,喝上兩杯;粗劣的布,穿上兩層。美酒與薄酒雖有差異,但喝醉后的溫暖感受相同;丑陋的妻子、貌惡的妾室,卻能讓老父長壽。隱居以追求志向,遵循道義而行,本就不在意京城的塵土與北窗的清風(世俗與隱逸的差異)。百年壽命雖長,終有盡頭;富者死去未必勝過窮者活著。只擔心用珠玉珍寶留存你的容貌(厚葬),千年不朽卻遭樊崇(起義軍)破壞(盜墓)。文章足以欺騙視聽,是誰讓一旦富貴就面紅耳赤(得意)?通達的人自己通透,與酒何干?世間的是非憂樂本就虛幻。
鐘:古代酒器,此處代指杯。
著(zhuó):穿。
美惡:指美酒與薄酒。
壽乃公:使老父長壽。乃公,自稱,此處指自己。
東華塵土:代指京城的世俗紛擾,東華或指東華門(宋代汴京宮城東門)。
北窗風:化用陶潛“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與子儼等疏》),代指隱逸的閑適。
樊崇:西漢末赤眉軍領袖,曾率軍發掘西漢皇陵。
達人:通達事理、超脫世俗之人。
此詩為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寧(今南京)時所作。經歷變法失敗、政治起伏后,詩人心境趨于淡泊,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思考,表達對人生、名利的超然態度。
全詩以薄酒粗布起興,通過美惡同醉、富窮相較、珠玉招禍等對比,結合歷史典故,批判世俗對名利的執著,宣揚通達超然的人生哲學。語言質樸而哲理深刻,體現了王安石晚年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
愚生自幼感磨鐫,才拙慚非宅相賢。甘遁山村承素萼,濫隨軒冕廁官聯。困魚止箔今誰念,倦鵲依巢只自憐。拜壽不辭千里遠,欲陪珠履侍陶甄。
若以諍止諍,其諍轉不已。唯忍能止諍,是法中尊貴。不見老瞿曇,妙相三十二。魔軍刀劍來,只以無心對。
洞簫誰院宇。漸酒闌燭暗,春隨人去。輕陰便成雨。念青絲牽恨,幾將花誤。游情最苦。盡日向、流鶯分訴。莫重來、吹盡香棉,更惜鳳鉤塵污。輕許醉鬟留盼,小扇翻歌,錦屏人妒。啼紅怨暮。還暗憶,斷腸句。怕煙江渡后,疏簾空卷,愁結傷春深處。最無聊、燕去堂空,夜溫繡戶。
啼鴂一聲云榭晚。好夢驚回,蓬島疑行遍。無緒東風簾自卷。香苞云壓荼院。似有還無煙色展。絮暖魚肥,時復吹池面。扇影著花蜂蝶見。藥欄春靜紅塵遠。
歸田日日望恩光,今日尤思返故鄉。淡飯三杯菊花酒,何妨隨俗且重陽。
江山第一區,夕陽萬古綺。云水合空明,晃漾千翠紫。勝游憶焦山,拾級絕巇止。明霞開鏡奩,秋瀲桃花水。樓臺擁煙鬟,金碧射眸子。天人紗縠裳,舒卷一千里。影澄孤塔雙,波折連檣圮。六朝煙雨愁,一霎春旖旎。欲以色幻真,持問天眼底。安得身一龕,危欄寄孤倚。寂攝諸界天,永住殘照里。
青衿巷南北,雞犬識比鄰。驟面初疑夢,論交晚覺親。文章元有命,耕釣豈無人。老矣非吾愿,滄洲合問津。
一尉慚梅福,三年愧孟光。此情何所喻,川上有鴛鴦。琴瑟情雖重,山林志自深。常憂時節變,辜負百年心。
而翁許史舊家聲,遺子黃金不滿籯。坐擁齋爐驚歲晏,出乘邊障屬時清。游山定復多新句,飲酒何妨得老兵。愧我白頭官尚冷,夜深仍對讀書檠。
炎歊漸已轉涼飔,想見湖亭送別時。發仞功名初得意,聯鑣賓主總能詩。昔人猶自薦佳客,今日何憂乏已知。最是人生急三釜,高堂白發數歸期。
疏簾如霧隱窗紗,虹影青紅雨腳斜。坐久清風起何處,一盆昌歜映葵花。
龜蹲印勢接靈峰,杰出真賢盛代中。玉燕昔符仙夢異,金甌果覆相名雄。兩京政擬汾陽復,六計應論戶牖功。世合中興多喜色,邊頭時有捷書通。
孤云永日自徘徊,巖館蒼蒼遍綠苔。望苑忽驚新詔下,綵鸞歸處玉籠開。
富甚足憂煩,貧甚多饑餓。要于貧富間,知足隨緣過。人生不知足,貪財是貪禍。黑暗功德天,尋常一處坐。
罪大投身瘴癘鄉,親年老矣重難忘。龍華會上俱賢圣,為爇精誠一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