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蔡準郎中見邀游西湖三首 其一
夏潦漲湖深更幽,西風落木芙蓉秋。
飛雪暗天云拂地,新蒲出水柳映洲。
湖上四時看不足,惟有人生飄若浮。
解顏一笑豈易得,主人有酒君應留。
君不見錢塘游宦客,朝推囚,暮決獄,不因人喚何時休。
夏潦漲湖深更幽,西風落木芙蓉秋。
飛雪暗天云拂地,新蒲出水柳映洲。
湖上四時看不足,惟有人生飄若浮。
解顏一笑豈易得,主人有酒君應留。
君不見錢塘游宦客,朝推囚,暮決獄,不因人喚何時休。
夏日的積水漲滿西湖,湖面更顯幽深靜謐;西風吹落樹葉,芙蓉在秋意中綻放。飛雪遮蔽天空,濃云低垂拂地;新生的蒲草鉆出水面,柳樹倒映在沙洲邊。西湖四季美景看不夠,只嘆人生如浮萍般漂泊無定。開懷一笑何其難得,主人備有美酒你應當留下。你可曾見那錢塘的為官者,清晨審理囚犯,傍晚判決案件,若無人相邀何時才能停歇?
夏潦(lǎo):夏季的積水。
落木:飄落的樹葉。
芙蓉:此處指荷花。
新蒲:新生的蒲草,一種水生植物。
飄若浮:像漂浮的物體般不定。
解顏:開顏,露出笑容。
游宦客:在外任職的官員。
推囚:審理囚犯。
決獄:判決案件
此詩為蘇軾任杭州通判(1071-1074年)時,應蔡準邀請游西湖所作的和詩。當時蘇軾因反對新法外任,杭州雖景色宜人,但官場事務冗雜,詩中暗含對公務纏身的無奈。
全詩以西湖夏秋美景起興,由景及情,感慨人生漂泊,對比官場忙碌,凸顯對自然之趣的向往與對當下相聚的珍視。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蘇軾早期寫景抒情的代表作之一。
白日人事勞攘,夜里只了瞌睡。忘記安排說禪,且望諸人不罪。
子欲濟民非為己,我貪修道不憂貧。直須勉強方成業,只恐因循易老人。
暮春閒庭草積,露痕泫。蝶粉初褪,鶯舌空圓,東風萬點。花飛未放,珠簾輕卷。簾外比、隔天涯更遠。最憐半生舊好,如夢散。竟夕凄涼盡,不似陪歡宴。怕經別地,裊裊垂楊自勝剪。旅愁誰共消遣。
空階日晚雨才乾,小婢相隨倚畫闌。金釵誤掛緋桃落,羅袖愁依翠竹寒。
湖上墓旁屋,傳聞修水筒。尋幽一筇雨,吹夢萬山風。收取英靈去,銷磨醉醒中。放梅樓閣曉,應變北枝紅。
一株短短八九寸,四面青青千百枝。作供佛前偕瑞竹,移根石上入銅池。
千般說,萬般喻,特地令人轉不悟。西風昨夜泄天機,郁郁黃花香滿路。
朝來經閣課楞嚴,撩亂飛花競撲簾。似是青腰誇黑帝,故教姑射混無鹽。地爐無奈貂裘薄,斗酒難供座客添。詩債惱人眠不得,夜寒殘管亦須拈。
道人愿力如天溥,度盡眾生方自度。若還纖芥未蒙恩,我終不舍升天路。
梅圃初成塵土飛,早來煙雨便霏微。天時人事欣相得,可驗蒙恩朝夕歸。
倦逐閒簫鼓。明鐙夕、醉來重記前度。棲鴉廢柳,流螢墜葉,隱窺朱戶。仙娥暗約秦樓,算未是、尋常伴侶。只片霎、夢散高唐,空酬宋玉詞賦。天涯乍起涼風,齊紈置篋,難喻心苦。紅箋萬疊,金釵半股,倩誰將去。遙知故國秋換,問燕子、歸來甚處。共那人、十載相思,還相見否。
峨峨旗箭擬高牙,帳下群兇擊柱嘩。蠅拂綸巾誰氏子,黃袍一旦竟身加。
小窗今夕繡針閒,坐對銀蟬整翠鬟。凡世何曾到天上,月宮依舊似人間。
欣逢誕圣時,無以報明主。唯憑一炷香,更擊三通鼓。唱起太平歌,共行向上路。只愿堯天日月長,待見黃河清萬度。
萬境沉沉夜氣嚴,廣寒初下水晶簾。三杯強沃澆腸酒,一捻聊分暖硯鹽。已恨梅梢遭挫折,可堪風物為般添。才高柳絮雖難到,此語于今亦惡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