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孔郎中赴陜郊
驚風擊面黃沙走,
西出崤函脫塵垢。
使君來自古徐州,
聲震河潼殷關右。
十里長亭聞鼓角,
一川秀色明花柳。
北臨飛檻卷黃流,
南望青山如峴首。
東風吹開錦繡谷,
淥水翻動蒲萄酒。
訟庭生草數開樽,
過客如云牢閉口。
驚風擊面黃沙走,
西出崤函脫塵垢。
使君來自古徐州,
聲震河潼殷關右。
十里長亭聞鼓角,
一川秀色明花柳。
北臨飛檻卷黃流,
南望青山如峴首。
東風吹開錦繡谷,
淥水翻動蒲萄酒。
訟庭生草數開樽,
過客如云牢閉口。
迅猛的風拍打著臉龐,黃沙漫天飛舞;向西出了崤山、函谷關,擺脫了塵世的污垢。您從古老的徐州而來,聲名震動黃河、潼關,響徹關右大地。十里長亭外傳來鼓角之聲,滿川秀色中花柳明麗。北臨飛檐欄桿,可見黃河水翻卷;南望青山,形態宛如峴首山。東風吹開如錦繡的山谷,綠水翻動著葡萄酒。您的公庭因訴訟稀少而生長青草,多次開樽飲酒;過往客人雖多,卻都嚴守禮法閉口不言。
崤函:崤山與函谷關的合稱,為古代中原通往關中的險要關隘。
河潼:黃河與潼關,均為北方重要地理標志。
殷(yīn):震動,形容聲音宏大。關右:函谷關以西地區。
峴首:即峴山,在今湖北襄陽,此處借指陜郊秀美的山景。
蒲萄酒:即葡萄酒,此處形容水色或酒色清亮。
訟庭生草:公堂因訴訟少而雜草叢生,形容治理清明,百姓安和。
牢閉口:嚴守禮法,不妄議是非。
此詩為送友人孔郎中赴陜郊(今河南陜縣一帶)任職所作。陜郊地處崤函要沖,為中原與關中的咽喉。孔郎中來自古徐州(今江蘇徐州一帶),此前政績顯著、聲名遠播,詩人通過沿途景色與友人聲望的刻畫,表達送別之情與對其治陜的期待。
全詩以送別為線,既描繪了陜郊的壯麗景色,又凸顯孔郎中的聲望與治績(如“訟庭生草”),主旨在于贊譽友人德才,表達送別之誼。詩中景、事、情交融,兼具文學性與紀實性,是唐代送別詩中展現友人才能的典型之作。
噬人暗里不聞聲,投吻輕于蚊蚋叮。憑地忽思林甫賊,陰施毒手每無形。
楚岸云空合,楚城人不來。只今誰善舞,莫恨發陽臺。
誰將神斧破巑岏,洞府宏開勝事存。疊乳參差垂溜滴,重云縹緲隔塵喧。何年藥鼎銷丹火,幾處琪花映洞門。為有巖巖真氣象,遂令芳譽永無諼。
蕩漾千峰色,輕舠入翠微。鳧迎仙令舄,鷗拂野人衣。岸柳晴猶濕,江云冷不飛。天風乘醉起,吹送月中歸。
上林花木亂紛披,正是東風力軟時。群蝶漫教爭落絮,靈烏直欲占全枝。側身歸去何妨遠,整翮重來未當遲。萬里云霄須自惜,弋人誰識羽毛奇。
元宵能幾日,君去獨何心。縣市春燈亂,山村夜雪深。鄉情猶越分,詩句盡唐音。后會逢寒食,晴光滿樹林。
眾辰列宿象垂天,搔首卜人嘆枉然。堪笑星官疑示兆,未諳常道怎知玄。
關河勞夢魂,欲見杳難憑。照君文繡帳,相近不如鐙。
三槐世澤深如海,今見東皋有草堂。舒嘯可追陶靖節,風流還憶賀知章。桃花春水畫船小,秫稻秋風白酒香。我欲脫冠尋舊約,故園山色對蒼蒼。
黃帽貪程夜泊遲,市樓燈火歇多時。滿懷風月無分付,卻借漁翁短笛吹。
河流西來復東注,我方乘舟北河去。長涂短服春已深,小邑孤城日將暮。河傍穹碑倚春樹,停橈一讀知其故。不見高臺號大風,空馀草屋連荒戍。當時漢祖居沛中,時有云氣隨飛龍。道間未斬白帝子,圯下已逢黃石公。子嬰首落重瞳手,百二山河夘金有。陰陵失路豈人為,鴻門不死真天授。殘忍者滅仁義王,威加四海歸故鄉。籜冠巍峨筑聲壯,日月照耀旌旗楊。身中袞裳朱衣繡,酒酣歌舞爭為壽。父老人人被寵恩,租庸世世蒙蠲宥。云胡伯心猶未忘,意氣激烈非虞唐。不歌艱難創王業,卻思壯士守邊疆。臺前風煙起天末,臺下寒流動毛發。黃昏不敢問前途,駐目更看芒碭月。
悵望南巡竟不還,淚和湘雨暮斑斑。須知竹死愁方盡,莫恨秦人鞭赭山。
馬足關河,鶯啼院宇。舊經行地無尋處。無情惟有紙鳶風,年年吹綠臺城樹。三月桃花,一汀芳杜。柳綿如雪飛還住。夕陽西下水東流,蘭舟好載春愁去。
秋入空山萬竅鳴,山前山后亂潮生。不知天籟非人籟,卻認風聲似海聲。直干也隨羊角旋,高枝唯恐鶴巢傾。畢宏韋偃還聽否,慘淡經營畫得成。
閉門度芳辰,念此風雨惡。今日忽復晴,青郊縱行樂。引杖聽鶯啼,持杯看花落。庭綠樹陰交,春容已非昨。微酣愛酒清,放歌悲發白。茫茫師旅間,擾擾煙塵隔。夙昔愧棲遲,于今喜離索。明朝溪上田,買牛自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