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其二
南來三見歲云徂,直恐終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歷日,退歸擬學舊桃符。
煙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尋病客須。
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后飲屠蘇。
南來三見歲云徂,直恐終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歷日,退歸擬學舊桃符。
煙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尋病客須。
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后飲屠蘇。
我南來已經三次見年歲過去,真怕一輩子都在道路上奔波。年紀大了害怕看到新的日歷,打算退隱后學學舊桃符。煙花已透露出春天的氣息,霜雪卻偏偏落在我這病客的胡須上。只要能用窮困憂愁換得長久健康,我也樂意最后一個飲下屠蘇酒。
除夜:除夕。歲云徂:一年過去了。云,語助詞;徂,往。
新歷日:新的日歷。
舊桃符:古時習俗,元旦用桃木板寫神荼、郁壘二神名,懸掛門旁以驅鬼,后演變成貼春聯。
煙花:泛指春天的景象。
屠蘇:一種酒名,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都飲屠蘇酒,以驅邪避瘟,一般先幼后長。
此詩作于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除夕,蘇軾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賑濟災民,在外奔波多年,此時他年歲漸長,又在旅途之中迎來除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歲末之事抒發人生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復雜,既有漂泊之愁、衰老之嘆,又有樂觀豁達。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蘇軾詩歌關注人生、情感真摯的風格。
江山未老。人壽天應笑。空谷幽蘭名著早。信美文章爭道。十年南國行吟。一房花木深深。衫袖微塵親浣,期頤自有禪心。
信是吳江好放船,煙迷城郭水迷天。岸頭塔小疑人立,寺外松孤似鶴眠。明滅燈光浮玉闕,萬千星影曳銀川。飄零一劍將何去,慷慨高歌且扣舷。
湖山佳麗地,誰識我,此登臨。對數樹寒梅,幾竿修竹,惆悵難禁。行吟。聽樵唱晚,乍一聲清磬度長林。風動松濤萬壑,氣吞云夢千尋。披襟。放棹浮沈。波渺渺,意深深。況無際斜陽,有情芳草,偏許知音。如今。最腸斷處,倚藥爐宛轉鬢霜侵。小院梨花帶雨,閉門明月關心。
十里煙籠寒未盡,斜陽淡淡掛林遲。棲鴉流水依然是,為問題詩更有誰。
十年一夢舊山川。憶前歡。總茫然。幾度危闌,倚遍莫能傳。翰墨情關遺研好,初未了,了因緣。閉門高臥有袁安。雪漫漫。樂魚淵。千里漚波,咫尺且盤桓。三絕詩書圖畫外,眉黛掃,共嬋娟。
誰說烽煙蔽九霄,欲無愁處樂飄飄。春隨流水知何去,應到揚州第幾橋。
五十年前事。想當初、我才六歲,師年廿四。正值殘清將亡日,革命萌芽伊始。對種族、分歧愈厲。小別三年東渡去,破長風、先進瀛洲地。弘文院,登高第。歸來創學吳門起。主草橋、峨峨黌舍,策源堪記。詩酒感懷先父伴,更視我、似親子弟。一度淞濱曾作客,詎前朝、短敘成長諱。傳極耗,痛涔淚。
盡人艷說麗人天,終覺風花去似煙。幾代興亡誰與訴,微波流月自年年。
海上逢君,問道十年,真是我師。記少陵詩苦,江湖秋興,稼軒詞辣,煙柳春歸。相伴青鐙,曾題黃絹,覓句回廊幾皺眉。閑消處,正驚心語雋,捧腹聲頤。年時。鶯燕差知。盡王謝堂前任所之。縱煙霞養性,休論日下,膏肓煎病,怕誤星期。佳約登山,韶光逝水,不見先生淚暗揮。從今后,剩白云冉冉,芳草萋萋。
河上水猶含怨綠,酒家燈是可憐紅。江南多少傷心事,都付哀弦急管中。
驪山懷古。夢斷霓裳舞。蜀道難行長恨處。重認舊圖新補。年年慣浴華清。六宮低首傾城。上馬人扶似醉,誰知嬌不勝情。
酒有葡萄杯夜光,登臨愧未醉沙場。山為斥堠窮千里,湖作湯池固一方。但見銀燈中夕鬧,莫憑鐵鎖大江防。梅花閣上人無語,北望幽燕淚滿裳。
月波疑滴。華采流虹濕。何事姮娥羞更怯。半掩云紗籠碧。茅齋清夢常圓。金風玉露同餐。一笑情天雙影,今宵分外團圞。
且覓壺天寄此身,千愁叢集望江濱。枝頭鶯囀如迎客,蘆底魚恬不避人。猶夢胡兒驚草木,若聞商婦訴酸辛。騷才我愧非司馬,但覺青衫濕淚頻。
富貴幻天機,饑寒撼關楗。參前橫利害,俗眼青白眩。蘇黃兩玉人,落筆傳九縣。向來竄遐荒,棄捐若秋扇。王侯介如石,乃心不可轉。投之古錦囊,不遺俗子玩。近來夸奢子,嗜好亦稍變。有客來借觀,君無唾其面。酌酒對銀鉤,吞聲勿復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