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次韻劉涇
我欲歸休瑟漸希,舞雩何日著春衣。
多情白發三千丈,無用蒼皮四十圍。
晚覺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貴有危機。
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華亭鶴自飛。
我欲歸休瑟漸希,舞雩何日著春衣。
多情白發三千丈,無用蒼皮四十圍。
晚覺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貴有危機。
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華亭鶴自飛。
我想要歸隱,知音漸漸稀少,不知何時能像曾皙一樣,在暮春時節穿著春衣在舞雩臺游玩。我滿懷愁緒,白發如李白所寫有三千丈之長,自己就像那粗大卻無用的樹木。到晚年才覺得文章真是小技藝,早該知道追求富貴暗藏危機。我為你流淚你可知道,千古以來華亭的鶴自在地飛翔。
歸休:歸隱。瑟漸希:化用“鼓瑟希”,指知音漸少。
舞雩:古代求雨的祭壇,這里化用《論語》中曾皙“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典故,表達對閑適生活的向往。
多情:這里指滿懷愁緒。三千丈:出自李白“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蒼皮四十圍:形容樹木粗大,這里指自己看似有才能卻無用。
華亭鶴:用陸機臨刑感嘆“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的典故,表達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人生晚年,歷經世事,看到了追求富貴帶來的危機,對自身才華未得施展感到遺憾,從而產生歸隱的想法,在與劉涇交流時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晚年對人生的反思和歸隱的意愿。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思考,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秦人一璽十五城,百二十城當八璽。
元日臨軒組綬新,君臣相顧無窮喜。
九鼎崢嶸夏禹余,八璽錯落古所無。
古人鄙陋今人笑,父老不慣空驚呼。
賣酒高安市,早歲逢五秋。常懷簡書畏,未暇云居游。
十載還上都,再謫仍此州。廢斥免羈束,登臨散幽憂。
鄉黨二三子,結束同一舟。雨余江漲高,林薄煩撐鉤。
積陰薦雷作,兩山亂云浮。雨點落飛鏃,江光濺輕漚。
笑語曾未畢,風云遽誰收。舟人指松檜,古剎依林丘。
老僧昔還住,晚飯迎淹留。食菜吾自飽,饋肉煩賢侯。
嚴城迫吹角,歸棹隨輕鷗。聯翩閱村塢,燈火明譙樓。
肩輿踐積甃,涂潦分潛溝。居處方自適,未知厭拘囚。
陰陽升降自相催,齒發誰教老不回。
猶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隴坂經年在,柑摘吳江半月來。
官冷無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潑新醅。
閱遍時人身亦老,卷殘舊歷意茫然。
髭須白盡無添處,甲子重來又十年。
酒儉不容時一醉,堂成且喜夜安眠。
春秋似是平生事,屋壁深藏付后賢。
晚稻欲登,白露霄蒙。
人飲嘉平,漿酒如江。
我獨何為,觀成于窗。
此心了然,來無所從。
避世山林中,衣草食芋栗。奈何處朝市,日耗太倉積。
中心久自笑,公議肯相釋。終然幸寬政,尚許存寄秩。
經年汝南居,久與茅茨隔。祠官一掃空,避就兩皆失。
父子相攜扶,里巷行可即。屋敝且圬墻,蝗余尚遺粒。
交游忌點染,還往但親戚。閉門便衰病,杜口謝彈詰。
余年迫懸車,奏草屢濡筆。籍中顧未敢,爾后儻容乞。
幽居足暇豫,肉食多憂栗。永懷城東老,未盡長年術。
未識吾君龍鳳章,諸儒望幸久南庠。
輦回原廟初移蹕,鷺集西雝已著行。
執爵稍前疑問道,獻琛不日數來王。
從官始悟熙寧意,遺我親臨見肯堂。
我昔見子京邑時,須發如漆無一絲。
今年相見潁昌市,霜雪滿面知為誰。
故人分散隔生死,孑然惟以影自隨。
憐子肝心如鐵石,昔所謂可今不移。
世間取舍竟誰是,惟有古佛終難欺。
嗟哉我自不知子,意子清凈持律師。
忽然微笑不言語,袖中錦繡開新詩。
可憐相識二十載,終日對面初不知。
蚌含明珠不肯吐,暗行沙底藏光輝。
蚌為身計良可耳,旁人不悟寧非嗤。
南堂初一家,隔絕歲月久。
開墻北風入,爽氣通戶牖。
棟梁未摧折,斤斧聊結構。
非言事輪奐,粗反昔人舊。
少年常病肺,納息肺自斂。
靈液洗昏煩,百藥無此驗。
爾來觀坐忘,一語頓非漸。
道妙有至力,端能破諸暗。
跏趺百無營,純白乃受染。
至人不妄言,此說豈吾僭。
夢中見百怪,一一皆謂是。
醉中身已忘,萬事隨亦毀。
此心不應然,外物妄使爾。
安心十年后,此語知非綺。
繞舍清陰白晝寒,野情晴喜到門闌。
陶潛歲計惟栽菊,楚客家風只種蘭。
雨過落花粘履舄,日長輕絮點杯盤。
明年官滿君須去,此地應難得此歡。
我歸萬里初無宅,鳳去千年尚有臺。
誰為繞池先種竹,可憐當砌已栽梅。
囊資只數腰金在,歸計長遭鬢雪催。
欲就草堂終歲事,落成鄰舍許銜杯。
偶有茅檐潩水陰,近依城市淺非深。
幽居每自比陳寔,古學何人貴杜林。
鄰父時來陪小飲,兒曹頗解續微吟。
前年僅了春秋傳,后有仁人知我心。
索居非謫地,垂老更窮途。
去住看人意,幽憂頼我無。
小園花草穢,陋巷犬羊俱。
近覺根塵離,忘言日益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