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潛令刁同年野翁亭
山翁不出山,溪翁長在溪。不如野翁來往溪山間,上友麋鹿下鳧鹥。
問翁何所樂,三年不去煩推擠。翁言此間亦有樂,非絲非竹非蛾眉。
山人醉后鐵冠落,溪女笑時銀櫛低。
我來觀政問風謠,皆云吠犬足生牦。
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長使山人索寞溪女啼。
山翁不出山,溪翁長在溪。不如野翁來往溪山間,上友麋鹿下鳧鹥。
問翁何所樂,三年不去煩推擠。翁言此間亦有樂,非絲非竹非蛾眉。
山人醉后鐵冠落,溪女笑時銀櫛低。
我來觀政問風謠,皆云吠犬足生牦。
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長使山人索寞溪女啼。
山翁不走出深山,溪翁常待在溪邊。都不如野翁在溪山之間來往,與麋鹿為友,和野鴨、鷗鳥為伴。問野翁有什么快樂,他說三年來不用為世俗之事奔波。野翁說這里也有樂趣,不是音樂,也不是美人。山中人醉后鐵冠掉落,溪邊女子笑時銀梳低垂。我來考察政事、詢問民間歌謠,都說這里民風淳樸,連狗都悠閑得腳上長毛。只擔心野翁有一天離開這里,會讓山中人寂寞、溪邊女子啼哭。
于潛:古縣名,在今浙江臨安西。刁同年:指與蘇軾同一年考中進士的于潛縣令刁鑄。野翁亭:刁鑄在任時所建。
鳧鹥:野鴨和鷗鳥。
推擠:指為名利而奔走鉆營。
絲竹:指音樂。蛾眉:指美人。
鐵冠:古代御史所戴的法冠,這里指山中人的帽子。
銀櫛:銀梳子。
風謠:民間歌謠。
牦:牦牛的毛,這里形容狗的毛長。
索寞:寂寞。
此詩創作于蘇軾任杭州通判期間。當時蘇軾到于潛縣考察政事,結識了同年進士、于潛縣令刁鑄。刁鑄建野翁亭,蘇軾為其作詩。詩中反映了蘇軾對寧靜、淳樸鄉村生活的向往,也體現了他對當地良好民風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野翁亭所在之地的寧靜淳樸和野翁的自在生活,突出了當地良好的民風。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閑適。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蘇軾詩歌關注民生、描繪鄉村生活的一面。
我住江村君住城,不來如隔數千程。十年往事同歸夢,半世閑身等泛萍。海月有情移榻近,荷風隨意入簾清。相留一宿非容易,對話藤床感慨生。
從渠冷蕊籬邊少,未放浮蛆甕面空。高燭幾時催夜飲,隔簾度曲也英雄。薰爐玉煖云生岫,曉鑒鸞窺翠掃空。未許尊前聽金縷,兩公新句漫爭雄。
便佳樓上憶憑觀,萬里風塵正渺漫。擬謂江湖長結社,豈知京國久為官。華勛未上麒麟閣,白筆叨簪獬豸冠。幾度懷君清不寐,烏臺霜月五更寒。
春來日上課農亭,滿壑云含雨氣青。東作易成耕犢健,居閒能誦兔園經。
水菽艱難甚,關山跋涉中。能勤雙白發,又是一黃童。別處愁殘日,歸時苦颶風。福興諸好友,心事為相通。
棱棱襟襫夢難成,又聽鵑聲更惱情。叫道不如歸去好,蜀天何處是歸程。
冬夜沈沈夜坐吟。含聲未發已知心。霜入幕。風度林。朱燈滅。朱顏尋。體君歌。逐君音。不貴聲。貴意深。
河水深無極,河梁構石崇。映波疑墜月,倚岸訝垂虹。華表東西出,蘭舟上下通。屢經題柱客,誰論濟川功。甃古苔紋暗,亭虛柳色濃。送君攜手處,征騎莫匆匆。
買得樊城酒,來醉襄陽伎。人道江波險,儂道是平地。
云林氣象異紅塵,笑謔相忘意味真。不為松楸遂歸愿,醉鄉長作未醒人。
聞君寺后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君來如酒。君去更如煙外柳。月夜飄飖。誤卻人間第一宵。為何凄咽。舞后殷勤聞細說。切莫矜夸。我是民膏灌溉花。
秦趙均為失霸圖,起何殘忍括何愚。殺降未見無禍者,累將其能有種乎。日暮悲風噎丹水,夜深寒月照頭顱??煨那лd杜郵劍,人所誅耶鬼所誅。
塊破擎拳出,盤行轉眼空。救荒非小補,粉骨不言功。
夙齡不事產,落魄懷英風??怪驹葡鐾猓^戀蓬蒿中。避世豈在遠,漢廷聊見容。未識山川險,安知途路窮。兩自違京輦,久欲返臨邛。疏公有遺業,精舍開墻東。命策值蕭序,覽物感情悰。徑密多陳莽,林荒非故叢。昔往候門稚,今歸成塞翁。鳴蜩若騰笑,馴麇儼相從。摶飛乏高翼,何為苦微躬。吾廬倘可適,稅駕幸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