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行中龍圖
要登畫戟發(fā)江南,千里春泥倦亦甘。
力探禹工觀駭浪,卻尋佛跡宴圜庵。
欲陳舊學羞茅塞,喜聽新詩縱酒酣。
歸去憶公勞夢想,冷猿幽鳥語相參。
要登畫戟發(fā)江南,千里春泥倦亦甘。
力探禹工觀駭浪,卻尋佛跡宴圜庵。
欲陳舊學羞茅塞,喜聽新詩縱酒酣。
歸去憶公勞夢想,冷猿幽鳥語相參。
即將登上畫戟儀仗前往江南,千里泥路即便疲倦也甘之如飴。努力探尋大禹治水功績觀看駭浪,又去尋訪佛跡在圓庵中宴游。想陳述舊學卻羞于自己見識閉塞,高興地聽著新詩盡情飲酒至酣暢?;厝ズ髸趬糁兴寄钅挥欣湓澈陀镍B的啼鳴聲交織相伴。
畫戟:古代儀仗兵器,這里指代出行的儀仗。
禹工:大禹治水的功績。
圜庵:圓形的庵堂。
茅塞:像茅草堵塞道路一樣,比喻思路閉塞。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是友人即將前往江南任職,詩人為其送行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wěn)定,詩人與友人關系交好,在友人出行之際,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表達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描述友人行程展現(xiàn)其志趣。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xiàn)了當時文人送別時的情感表達和創(chuàng)作風格。
野僧來別我,略坐傍泉沙。
遠道擎空缽,深山蹋落花。
無師禪自解,有格句堪夸。
此去非緣事,孤云不定家。
高城滿夕陽,何事欲沾裳。
遷客蓬蒿暮,游人道路長。
晴湖勝鏡碧,寒柳似金黃。
若有相思夢,殷勤載八行。
一夕曾留宿,終南搖落時。
孤燈岡舍掩,殘磬雪風吹。
樹老因寒折,泉深出井遲。
疏慵豈有事,多失上方期。
梅樹與山木,俱應搖落初。
柴門掩寒雨,蟲響出秋蔬。
枯槁彰清鏡,孱愚友道書。
刊文非不朽,君子自相于。
英雄典宥州,迢遞苦吟游。
風宿驪山下,月斜灞水流。
去時初落葉,回日定非秋。
太守攜才子,看鵬百尺樓。
未知游子意,何不避炎蒸。
幾日到漢水,新蟬鳴杜陵。
秋江待得月,夜語恨無僧。
巴峽吟過否,連天十二層。
孤城易水頭,不忘舊交游。
雪壓圍棋石,風吹飲酒樓。
路遙千萬里,人別十三秋。
吟苦相思處,天寒水急流。
路多楓樹林,累日泊清陰。
來去泛流水,翛然適此心。
一披江上作,三起月中吟。
東省期司諫,云門悔不尋。
關西又落木,心事復如何。
歲月辭山久,秋霖入夜多。
鳥從井口出,人自洛陽過。
倚仗聊閑望,田家未剪禾。
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
債多平劍與,官滿載書歸。
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
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何故謁司空,云山知幾重。
磧遙來雁盡,雪急去僧逢。
清磬先寒角,禪燈徹曉烽。
舊房閑片石,倚著最高松。
草合徑微微,終南對掩扉。
晚涼疏雨絕,初曉遠山稀。
落葉無青地,閑身著白衣。
樸愚猶本性,不是學忘機。
擁策背岷峨,終南雨雪和。
漱泉秋鶴至,禪樹夜猿過。
高頂白云盡,前山黃葉多。
曾吟廬岳上,月動九江波。
石樓云一別,二十二三春。
相逐升堂者,幾為埋骨人。
涕流聞度瘴,病起喜還秦。
曾是令勤道,非惟恤在迍。
疏衣蕉縷細,爽味茗芽新。
鐘絕滴殘雨,螢多無近鄰。
溪潭承到數(shù),位秩見辭頻。
若個山招隱,機忘任此身。
曲江春水滿,北岸掩柴關。
只有僧鄰舍,全無物映山。
樹陰終日掃,藥債來年還。
猶記聽琴夜,寒燈竹屋間。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