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倪敦復觀梅三首 其三
月壓江梅似雪光,史君要我共飛觴。
不饒桂樹輪中影,獨占霜娥鑒里香。
信報春來先眾卉,恨隨人去入殘妝。
孔融愛客君能似,席上應容處士狂。
月壓江梅似雪光,史君要我共飛觴。
不饒桂樹輪中影,獨占霜娥鑒里香。
信報春來先眾卉,恨隨人去入殘妝。
孔融愛客君能似,席上應容處士狂。
月光籠罩著江邊的梅花,如同雪光般皎潔,史君邀我一同舉杯暢飲。這梅花不比月中桂樹遜色,獨自占盡了霜娥鏡中的清香。它報信春來,先于眾多花卉,遺憾隨人離去,融入殘妝之中。你能像孔融一樣好客,席上應該能容我這處士肆意疏狂。
史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飛觴:舉杯飲酒。
不饒:不讓,不比……差。
霜娥:指嫦娥。
鑒:鏡子。
信報:傳遞消息。
處士:本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過官的士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與名為倪敦復(史君)的友人一同賞梅時所作。當時可能正值梅花盛開,友人相邀,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以梅為主題,贊美了梅花的高潔和報春之早,通過與友人的聚會,展現了友情。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較高的藝術技巧和審美情趣。
憔悴長安何所為,
旅魂窮命自相疑。
滿川碧嶂無歸日,
浮生七十今三十,
從此凄惶未可知。
當時天子是閑游,今日行人特地愁。
柳色縱饒妝故國,
應笑秦皇用心錯,謾驅神鬼海東頭。
溶溶曳曳自舒張,
不向蒼梧即帝鄉。
莫道無心便無事,
也曾愁殺楚襄王。
大鹵旌旗出洛濱,此中煙月已埃塵。
更無樓閣尋行處,舊游難得時難遇,
回首空城百草春。
舊業傳家有寶刀,近聞余力更揮毫。
腰間印佩黃金重,分茅列土才三十,猶擬回頭賭錦袍。
皇陂瀲滟深復深,
陂西下馬聊登臨。
垂楊風輕弄翠帶,
輸他谷口鄭夫子,
偷得閑名說至今。
多病無因棹小舟,
闔閭城下謁名侯。
水寒不見雙魚信,
須知謝奕依前醉,
閑阻清談又一秋。
青青月桂觸人香,白苧衫輕稱沈郎。
好繼馬卿歸故里,擬把金錢贈嘉禮,不堪棲屑困名場。
雙魚迢遞到江濱,傷感南陵舊主人。萬里朝臺勞寄夢,時見齊山敬亭客,不堪戎馬戰征頻。
曾逐旌旗過板橋,世途多難竟蓬飄。步兵校尉辭公府,遺簪墮履應留念,門客如今只下僚。
耳邊要靜不得靜,心里欲閑終未閑。
自是宿緣應有累,
看卻金庭芝術老,又驅車入七人班。
漢陽渡口蘭為舟,漢陽城下多酒樓。
當年不得盡一醉,
月明更想曾行處,吹笛橋邊木葉秋。
荒堆無草樹無枝,
懶向行人問昔時。
六國英雄漫多事,
到頭徐福是男兒。
夫子門前數仞墻,每經過處憶游梁。
路從青瑣無因見,別來愁悴知多少,兩度槐花馬上黃。
江頭日暖花又開,
江東行客心悠哉。
高陽酒徒半凋落,
一船明月一竿竹,
家住五湖歸去來。
水蓼花紅稻穗黃,使君蘭棹泛回塘。
倚風荇藻先開路,
少年太守勛庸盛,應笑燕臺兩鬢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