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黃塘寺知白上人
今日黃塘寺,昔年知白師。
悟禪兼悟律,能畫亦能詩。
舊卷春涵瞑,新墳月掩悲。
余生我何有,騎馬送衰遲。
今日黃塘寺,昔年知白師。
悟禪兼悟律,能畫亦能詩。
舊卷春涵瞑,新墳月掩悲。
余生我何有,騎馬送衰遲。
今天來到黃塘寺,回想起當年的知白大師。他既悟透了禪理又精通戒律,既能繪畫又擅長作詩。他過去的書卷在春日暮色中仿佛蘊含著深意,新墳在月光籠罩下更添悲傷。我這余生還剩下什么呢,只能騎著馬送走這衰老遲暮的時光。
知白上人:黃塘寺僧人。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悟禪兼悟律:既領悟禪理又精通戒律。
涵瞑:蘊含著暮色。
衰遲:衰老遲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是在知白上人去世后,詩人前往黃塘寺,觸景生情而作。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平靜,但詩人面對友人離世,感慨人生無常。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知白上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今昔對比和借景抒情來表達。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和對生命的思考。
華藏初游愿力堅,寶壚已現佛陀前。神通何似維摩詰,熏習聊同白樂天。沈水香焚煙縷細,卷云花透月輪圓。愧煩遠示將何用,聊伴虛堂晏坐禪。
子去臨民社,公私必小寬。皆云官似水,誰道縣如灘。村絕追胥跡,溪無督賦瘢。自從陳李后,古調少人彈。剖決時通夕,將迎或望塵。官為賢令尹,位下郡專人。尚欲平州欠,何曾嘆縣貧。能容老夫否,負耒去為民。
立仗歸來出御堤,圉官為解錦障泥。春流芳草無人渡,得向東風自在嘶。
老我方投笏,先生復掛冠。世途機阱險,吾道應酬難。蝸角閒爭懶,槐柯短夢闌。扁舟欣抵岸,滄海任狂瀾。
酒客來中散,詩僧約惠勤。共聽茅屋雨,添炷博山云。萬事休多問,三杯且一醺。君看醉中語,不琢自成文。
想像溪居好,時來放釣船。滄洲茅屋路,春水白鷗天。林壑無多地,煙霞自一川。底須論咫尺,對此已茫然。
欲有所用其未足,無數馀心自澡浴。今古茫茫同射覆,古人仍是今人鵠。滿堂予美初成目,目如秋水心如玉。冰壺掩映出千秋,金薤琳瑯能滿束。五色篇中未眼迷,一絲紙背當胸沃。非緣寡和獲知希,豈信同工多異曲。休疑此道獨諛聞,細繹其言俱有觸。吾誠不及惜陰人,浪許居諸時斷續。居諸可度不可留,繼晷焚膏那可贖。神鬼依然護索丘,干戈聊使凋煩縟。嗟彼譊譊毋自辱,白首安知意所屬。
借如桃有實,方朔不來偷。山近重重見,人無淺淺休。路經寒水斷,香被白云留。寄語林和靖,江門是一丘。
錦水啼鶯起,巴山春望微。干戈滿眼急,江漢一舟歸?;ㄋ颓贂?,霜留斧鉞威。所傷豺虎亂,公也息鷗機。
俠客中宵豪飲,高人暇日晤言。竹留前度題字,苔有舊游履痕。
胭指和淚點袈裟,醉跡吟痕遍海涯。稍慰飄零蘇子谷,九原相伴有梅花。
圣主龍飛日月新,微才忝預股肱臣。民財已阜錢如水,驲騎長閑塞不塵。威鎮西陲輸定遠,宴開東閣慕平津。何如收拾琴書去,林下衣冠作舜民。
仙鄉何處是,今此畫中行。雨過春林凈,草殷泥屐輕。塵音漸清絕,古木盡高橫。鳥語啁啾里,宿酲遲未醒。
落落知難久,堂堂竟不還。江湖官七品,風雨屋三間。已矣烏頭白,嘻乎豹管斑。兒曹莫輕脫,英爽在空山。得死何須哭,偷生正可疑。倉皇歸印日,慷慨卻金時。規矩諸郎有,襟懷我輩知。平生郭有道,消得蔡公碑。
云帆秋晚過垂虹,落日鯨波動遠空。欲借仙家遼海鶴,月明吹笛水晶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