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敦復至觀音寺再用前韻祝別
太道既如砥,安輿寧險艱。
通溝水決決,出林鳥關關。
紫詔下天外,黃氣生眉間。
歸當趨玉陛,豈容眷名山。
接物齊彼分,存誠肅吾閑。
我心如路草,愿君與春還。
太道既如砥,安輿寧險艱。
通溝水決決,出林鳥關關。
紫詔下天外,黃氣生眉間。
歸當趨玉陛,豈容眷名山。
接物齊彼分,存誠肅吾閑。
我心如路草,愿君與春還。
大道像磨刀石一樣平坦,安穩的車子怎會怕艱難險阻。暢通的溝渠里水潺潺流淌,樹林外鳥兒歡快啼叫。皇帝的詔書從天邊傳來,祥瑞的氣色生在你眉間。你回去后應趕赴朝廷,怎能再眷戀這名山。待人接物要一視同仁,秉持真誠讓自己的生活嚴謹。我的心就像路邊的草,愿你帶著春天歸來。
太道:大道。如砥:像磨刀石一樣平坦。
安輿:安穩的車子。寧:豈,難道。
決決:形容水流聲。
關關:擬聲詞,形容鳥叫聲。
紫詔:皇帝的詔書。
黃氣:古代認為是祥瑞之氣。
玉陛:宮殿的臺階,代指朝廷。
眷:眷戀。
接物:待人接物。齊彼分:對人一視同仁。
存誠:保持真誠。肅吾閑:使自己的生活嚴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紫詔下天外”可推測友人得到朝廷征召,詩人在觀音寺為友人送別,創作此詩表達祝福與不舍。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對友人的祝福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送別詩的常見情感與表達手法。
城頭遮日日偏寒,一尺蒲團萬頃寬。僧入定時忘寵辱,客來云際見芝蘭。秋荷香老堪為紉,翠柏苗枯可當飧。擬作一篇招隱賦,武陵無路覓溪難。
動后初傳奪虜旗。山遙水闊雁來遲。平安為報嶺梅知。洛水非遙頻擊夢,錦城堪戀未忘歸。停驂返旆乍沉思。
客程行盡太行山,又見嵩高紫翠間。料得有人山上笑,紅塵如海沒朱顏。
伊人洄溯詠蒹葭,小謝詩篇世所誇。知子往來非別事,羅浮勾漏足丹砂。
形聲日已遠,魂魄入夢寐。藜床委羸肌,拳足尚抱稚。別久喜見君,傾倒平生意。對君誦我詩,覺來莫省記。
覺來屈指數修程,歷遍中原長短亭。誰向城頭曉鳴角,胡音嘈囋不須聽。胡音嘈囋不須聽,整頓征衫待啟明。已把哀笳變清角,可傷任昧雜韶英。
控帶西南坐上游,安危須共主分憂。蜀人到老懷張詠,邊計從前仗武侯。地遠烏蠻耕更早,天高白帝鎮橫秋。雪山不見南來雁,書寄同年幾日收。
色近坤裳正,香藏翠袖春。世情甘漬密,誰道味非真。
大道若康莊,斯人騁逸足。身與世無營,心于事若辱。蹤跡何蕭疏,形神落以穆。寄情天畔云,晞發山巖谷。石床有素書,爛柯變棋局。時或放聲歌,長風振庭木。嘗聞千古人,被褐而懷玉。此翁豈其儔,耿耿懷芳躅。
園林窮勝事,鐘鼓樂清時。
更深矣,獨自尚徘徊。玉鏡高懸春樹上,清風飄過大江來。夜露濕窗臺。
參差玉樹會鳴珂,辟咡登臨樂事多。白練影光分綵筆,綠疇云起濯新禾。早隨學禮談廊廟,時亦尋僧到薜蘿。象舞鳳翔那得似,老萊衫袖引高歌。
細雨秋風臥劍南。野溪初漲近茅庵。滿天愁霧暗垂簾。去國倉皇魂夢苦,停云檢點淚痕添。雁零鴻斷我何堪。
華叢甫春解,陽烏忽秋來。四序不停轍,乾坤應幾開。茫茫周原上,不復留靈臺。赫然赤精子,亦巳歸黃埃。大寶圣人位,臣工須念哉。
臥梅書屋春光麗,客來叩戶探清制。臥梅老人倒屣迎,呼童執末趨同行。云是天臺紅藤杖,天臺老僧昔我貺。二十五年常函藏,斑深色古壽者相。摩挲今日拂塵埃,笑語閒庭步紫苔。桃枝靈壽差堪擬,枯蔓蒼藤何有哉。杖端非飾不噎鳥,銘以篆書獨夭蟜。薊門陳君雕鏤工,公輸刻鳳出意表。吾聞千歲藟為蘡薁藤,援以樛木同鉤繩。且復相隨游錦市,應免他時投葛陵。鐘山千尺濃云護,曳枝年年濕芒屨。應羨山靈有夙緣,自慚塵坌無歡趣。百歲清閒非易求,得意當思五岳游。眼見春花爛南陌,百錢買醉須阮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