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敦復至觀音寺再用前韻祝別
太道既如砥,安輿寧險艱。
通溝水決決,出林鳥關關。
紫詔下天外,黃氣生眉間。
歸當趨玉陛,豈容眷名山。
接物齊彼分,存誠肅吾閑。
我心如路草,愿君與春還。
太道既如砥,安輿寧險艱。
通溝水決決,出林鳥關關。
紫詔下天外,黃氣生眉間。
歸當趨玉陛,豈容眷名山。
接物齊彼分,存誠肅吾閑。
我心如路草,愿君與春還。
大道像磨刀石一樣平坦,安穩的車子怎會怕艱難險阻。暢通的溝渠里水潺潺流淌,樹林外鳥兒歡快啼叫。皇帝的詔書從天邊傳來,祥瑞的氣色生在你眉間。你回去后應趕赴朝廷,怎能再眷戀這名山。待人接物要一視同仁,秉持真誠讓自己的生活嚴謹。我的心就像路邊的草,愿你帶著春天歸來。
太道:大道。如砥:像磨刀石一樣平坦。
安輿:安穩的車子。寧:豈,難道。
決決:形容水流聲。
關關:擬聲詞,形容鳥叫聲。
紫詔:皇帝的詔書。
黃氣:古代認為是祥瑞之氣。
玉陛:宮殿的臺階,代指朝廷。
眷:眷戀。
接物:待人接物。齊彼分:對人一視同仁。
存誠:保持真誠。肅吾閑:使自己的生活嚴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紫詔下天外”可推測友人得到朝廷征召,詩人在觀音寺為友人送別,創作此詩表達祝福與不舍。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對友人的祝福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送別詩的常見情感與表達手法。
漢廟名園甲潁昌,洛川珍品重姚黃。
雨余往看初疑晚,春盡方開自不忙。
爭占一時人意速,養成千葉化功長。
老人終歲關門坐,花落花開已兩忘。
雅頌成章早,春秋發論長。
風規留叔向,文采似中郎。
覽古明興廢,臨危喜激昂。
南遷初不恨,李杜得從滂。
曾看大柏孔明祠,行盡天涯未見之。
此樹便當稱子行,他山只可作孫枝。
棟梁知是誰家用,舟楫唯應海水宜。
日莫飛鴉集無數,青田老鶴未曾知。
家人欲釀重陽酒,香曲甘泉家自有。
黃花抱蕊有佳思,金火未調無好手。
老奴但欲致村酤,小婢爭言試三斗。
我年七十似童兒,逢節歡欣事從厚。
廩粟已空豆方實,羔豚雖貴魚可取。
病嫌秋雨難為腹,老咽饞涎空有口。
折花誰是送酒人,來客但有鄰家父。
閉門一醉莫問渠,巷爭不用纓冠救。
經冬無雪麥不死,秋雨過多深入土。人言來歲定無麥,農父掉頭笑不許。
清明雨足麥欣欣,旋敕奴婢修破囷。大麥過期當半熟,小麥未晚猶十分。
東家西舍發陳積,十錢一餠猶難得。向來天公不為人,市人半是溝中瘠。
前望麥熟一月期,老稚相勸聊忍饑。誰令伏枕作寒熱,囊中無錢誰肯醫。
天公愛人何所吝,一春雨作雷不震。雷聲一起百妖除,病人起舞不須扶。
大水蔑洲浦,牽挽無復施。我舟恃長風,風止將安為。
塌然委積水,坐被弱纜維。市井隔峰嶺,食盡行將饑。
長嘯呼風伯,厄窮豈不知。蓬蓬起東南,旗尾西北馳。
所望乃大謬,開門訊舟師。舟師掉頭笑,沿溯要有時。
溯者不少息,沿者長嗟咨。飄風不終日,急雨常相隨。
雨止風亦止,條條弄清漪。我言未見信,君行自見之。
諸子才不惡,功名舊有言。
窮愁念父母,心力盡田園。
志在要須命,身閑且養源。
游魚脫淵水,何處有飛翻。
空庭一無有,初種六株花。青桐綠楊柳,相映成田家。
春雨散膏油,朝暾發萌牙。造物知我心,初來盡枯槎。
開花已可貴,結子成益佳。百事盡如此,一生復何嗟。
我生本窮陋,中年旅朝衙。失腳墮南海,生還夢荒遐。
筑室雖不多,于我則已奢。松筠伴衰老,已矣無復加。
囊空口眾不堪閑,卻喜平生得細論。
鶴發進封償舊德,彩衣聽訟勉平反。
楚風剽疾觀新政,浙水蕭條詠舊恩。
記取老人臨別語,茶瓢霜后早相存。
冬儲久未辦,佳雪為人留。谷豆入高廩,薪蒸轉十辀。
紛紛了歲事,閔閔念農疇。家有二頃田,一頃種米麰。
風聲夜中變,飛霰曉未休。粗畢今歲寒,復免來年憂。
天公知人心,未禱得所求。傾瓢有遺酌,起和田中謳。
龕燈照室久妨睡,雪氣侵人不隔窗。
枕上詩成那起草,槽頭酒滴暗鳴缸。
遠來狂客應回去,高臥幽人未有雙。
猶憶新灘泊船處,堆蓬積玉撼長江。
平生不喜飲,九日猶一酌。
今年失家釀,節到真寂寞。
床頭瀉余樽,畦菊吐微萼。
洗盞對妻孥,肴蔬隨厚薄。
興來欲徑醉,量盡還自卻。
傍人嘆身健,省己知脾弱。
尚有姑射人,自守常綽約。
養生要慈儉,已老慚矍鑠。
燕居漸忘我,杜門奚不樂。
風曲日已干,濁醪可徐作。
九日不能飲,呦呦覺胃寒。
妻孥勸把盞,萸菊正堆槃。
懶極久成病,年高終鮮歡。
道人嫌服藥,心息自相安。
為客不滿歲,還家見兩孫。
遙知臨竹戶,相對引瓢樽。
老罷那嫌瘦,心寬尚喜存。
風波隨處有,何幸免驚奔。
泉城欲治麥禾囷,五畝鄰家肯見分。
莫問三吳朱處士,似勝吾鄉揚子云。
陰晴卒歲關憂喜,豐約終身看逸勤。
家世本來耕且養,諸孫不用恥鋤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