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史君梁正叔浩然堂
養浩深思孟氏醇,一堂窻戶更清新。
篆香未過日停午,蟻酒初浮鶯弄春。
枉尺直尋非我欲,仁民愛物任吾真。
三年課績書優最,此地誰來繼后塵。
養浩深思孟氏醇,一堂窻戶更清新。
篆香未過日停午,蟻酒初浮鶯弄春。
枉尺直尋非我欲,仁民愛物任吾真。
三年課績書優最,此地誰來繼后塵。
涵養浩然之氣深深思索孟子學說的醇厚,這一座廳堂的窗戶格外清新。篆香還未燃盡已是正午時分,新釀的蟻酒初泛泡沫黃鶯在春日歡啼。彎曲一尺伸直八尺并非我的追求,仁愛百姓愛護萬物任由我展現真誠。三年的政績記錄為最優,此地誰能來繼承這后續的美名。
養浩:涵養浩然之氣,典出《孟子·公孫丑上》。孟氏醇:指孟子學說醇厚。篆香:盤香,因其形狀如篆字。蟻酒:新釀的酒,表面浮有泡沫如蟻。枉尺直尋:彎曲一尺,伸直八尺,比喻小處委屈,以求大處得利。課績:考核政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梁正叔以孟子“浩然之氣”為堂名,且有良好政績。詩人可能是在梁正叔任期滿考核成績優秀時,為其浩然堂題寫此詩,表達對他的贊賞。
此詩主旨是贊揚梁正叔堅守孟子之道,仁愛百姓,政績突出。其特點是將對人物的贊美與環境描寫相結合,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儒家思想的尊崇和對為官者品德的重視。
去年中秋月,團團上林藪。文士兩三人,竟夕坐相守。精光浮白空,誰見蝦蟆丑。觴酌雜歌吟,待得下高柳。今年中秋月,輝輝入窗牖。照我如有期,怪我尊無酒。月是去年月,不復去年友。人生如風花,聚散良不偶。賢愚與貴賤,肉骨同一朽。我今見明月,再拜復稽首。側聞古老言,此言豈虛有。正秋三五滿,萬里絕纖垢。玉兔搗神藥,服之壽長久。我無周生術,安得月在手。天梯邈難攀,中扃欲成疚。萬方浩漫漫,月輪又西走。
復復孤行不自疑,悠悠輕負百年期。波臣何計逝東海,蜩甲猶然留故枝。孤月此心心蝕后,傾河比淚淚乾時。寒巖枯木成滋味,聊感先生圣得知。
吟斷寒檐月一枝,彩毫呵凍興來時。折花庾嶺封題后,踏雪灞橋歸詠遲。鐵石心腸千載賦,古今香影一聯詩。高歌誰繼群賢作,獨對孤芳有所思。
黃堂鄧公直,金匱史遷書。朝野太平久,文章全盛初。北方多宿老,南士有新除。此事須公等,秋江晚執袪。
共理經年惠利豐,此邦歌頌藹提封。仙都洞府春風好,處士星躔瑞氣濃。道向偓佺傳口訣,禪從摩詰悟心宗。世間功業公馀事,平日高情薄萬鐘。
羅敷初總髻,蕙芳正嬌小。月落始歸船,春眠恒著曉。
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滿袖塵埃推不去。馬蹄濃露,雞聲淡月,寂歷荒村路。身名多被儒冠誤。十載重來漫如許。且盡清樽公莫舞。六朝舊事,一江流水,萬感天涯暮。
一橈打省猶回首,露布須收人與船。不著釣絲牽老會,卻留戽斗付龍眠。
周公大圣獨遭謗,元晦真賢亦被譏。堪嘆古今兩陳賈,如何都把圣賢非。
月似當時人似月。人未老舊恩先絕。倚闌愁對月華圓,淚暗滴,傷離別。憐君何事生盈缺。空有恨只應難說。素娥嬌怯玉樓寒,但不肯,因人熱。
八十隨形好,相有三十二。四諦及三乘,同一無生智。名為一合相,非是人同類。凡夫共佛同,一體無有異。若論心與境,懸隔不相似。凡夫惟妄想,攀緣遍天地。常懷三毒心,損他將自利。佛心常慈悲,善惡無有二。蠢動諸眾生,心同一子地。六識空無生,六塵將布施。意根成妙覺,七識平等智。
咳唾成珠玉,吾儕孰子如。更勤潘氏學,豈愧樂尚書。
沄沄波涌玉魴流,寫影云山兩岸秋。高柳城坊疑白下,晚江鼓角似黃州。氣佳勢勝無南北,地轉天回感去留。風景不孤窮塞主,經綸誰任富民侯。
芙蓉涼淺未全紅,稚子攔街斗草蟲。節物變遷風景在,故園心事不言中。
孤山亭榭倚湖邊,長日對花真可憐。照水豐姿何皎潔,隔林芳態自清妍。與花為友心偏喜,得句驚人世共傳。玉色冰肌兩奇絕,皎如鶴立玉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