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春二首 其一
臘月花開盡,中春不見花。
柳陰空拂地,草色漫平沙。
客路心常折,僧窻鬢自華。
故鄉何處是,瘴海暗天涯。
臘月花開盡,中春不見花。
柳陰空拂地,草色漫平沙。
客路心常折,僧窻鬢自華。
故鄉何處是,瘴海暗天涯。
臘月里花兒都已開盡,到了仲春卻不見花開。柳蔭徒然地拂掃著地面,草色空自蔓延平沙。羈旅途中我心常常悲戚,對著僧窗兩鬢自然花白。故鄉在哪里呢?瘴氣彌漫的大海在遙遠的天涯昏暗一片。
中春:即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
漫:遍、滿。
客路:旅途。
窻:同“窗”。
華:花白。
瘴海:指南方有瘴氣的海域。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流露出的羈旅愁思和思鄉之情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漂泊途中,于異鄉度過仲春時所作。當時或許處于社會動蕩或個人仕途不順的階段,使其心境凄涼。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羈旅愁思與思鄉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春景的蕭索烘托內心的傷感。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篇,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
若耶溪水積長汀,中有荷花出藻萍。葉底嬌歌蓮女亂,晚淶眉黛遠山橫。紅衣倒護雙棲鳥,綠濲時波一片冰。結社此中應絕勝,欲從何處覓蘭亭。
高杏酣酣出短墻。垂楊裊裊蘸池塘。文鴛藉草眠春晝,金鯽吹波弄夕陽。閑倚鏡,理明妝。自翻銀葉炷衙香。鳴鞭已過青樓曲,不是劉郎定阮郎。公子詩成著錦袍。王家桃葉舊妖嬈。檀槽摐急斜金雁,彩袖翩躚亸翠翹。沈水過,懶重燒。十分濃醉十分嬌。復羅帳里春寒少,只恐香酥拍漸消。
秋風吹廣陌,蕭瑟入南闈。愁人掩軒臥,高窗時動扉。虛館清陰滿,神宇曖微微。網蟲垂戶織,夕鳥傍檐飛。纓佩空為忝,江海事多違。山中有桂樹,歲暮可言歸。
圣心常恤叆焉貧,特敕中書賜絹銀。分得不均嗟怨眾,受恩多是本朝人。
霜前整整更斜斜,豈識陶家是故家。八眼信知風格別,出塵堪為短籬誇。便宜卜筑開三徑,不用攜壺上九華。一詠一觴須盡興,夾溪桃李候春花。
窗外重重碧,雨馀密密栽。似知明日別,不展寸心開。
天幔深深不得裁,一聲椎楔黯云開。風驚檐馬嘶更夜,電灼檀幾爇酒杯。匼匝腸愁酲便朅,渾雄肝膽吼當回。予身尚有乾坤氣,蓄以長空第二雷。
東南凋弊仰屏翰,野老聞風快識韓。五馬剖符辭海甸,雙魚飛札到江干。雷州細葛黃如蜜,瓊琯奇香臭比蘭。三復拜嘉還踧踖,負暄林下報書難。
一劍橫空星斗寒,甫隨平虜復征蠻。他年覓取封侯印,愿向君王換此山。
迫窄十年冠蓋場,誰憐王謝有諸郎。俗緣不脫三生債,豪氣都無萬丈長。遣興久憑詩作社,避愁專欲酒為鄉。黃塵投老逢青眼,賴有知音未可忘。
秋聲一二葉,已似暮猿吟。況復含風雨,彌令多苦音。愁當松戶月,忍弄石堂琴。香絕無人處,幽蘭知此心。
黃帝得仙從此去,鼎湖傳說幾經年。龍髯墮地成春草,直到如今不上天。
天地不可測,陰晴變曉昏。何人在湘水,獨自望秋原。萍實無因見,冤魂欲共論。度灣三十六,懷抱此時繁。
六載分符撫字勞,夢懸丹陛協三刀。遐荒雨露初能遍,萬里風云迥自高。此日棠陰思臥轍,他宵月下憶同袍。專城漢闕恩非薄,異績還看賜璽褒。
夢臨水月心先覺,看到霜空幻亦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