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掾效陶齋
君欲效陶潛,超然異今趣。
開齋即吾廬,欣欣同所慕。
潛魚不群游,棲鳥不返顧。
無意亦無我,何思復何慮。
遂趨羲皇上,日息自休裕。
百年能幾何,不知歲云暮。
終當隨白云,悠悠此山去。
君欲效陶潛,超然異今趣。
開齋即吾廬,欣欣同所慕。
潛魚不群游,棲鳥不返顧。
無意亦無我,何思復何慮。
遂趨羲皇上,日息自休裕。
百年能幾何,不知歲云暮。
終當隨白云,悠悠此山去。
你想要效仿陶潛,超脫于當下的世俗趣味。打開書齋就如同置身于自己的居所,欣然地與所仰慕的事物共鳴。游魚不與群魚一同游動,棲息的鳥兒不會回頭顧盼。沒有雜念也忘卻自我,還有什么可思考和憂慮的呢。于是便能追及上古羲皇時代的生活,每日作息自在安閑。人生百年又能有多久,不知不覺就到了歲末。最終應當追隨白云,悠悠然地前往那山中。
掾:古代屬官的通稱。
效:效仿。
超然:超脫的樣子。
廬:房屋。
羲皇上:指上古伏羲氏以前的時代,古人認為那時的人生活閑適自在。
休裕:安閑寬裕。
歲云暮:一年將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世俗紛擾,詩人和友人都對這種世俗生活感到不滿,友人想要效仿陶潛過超脫的生活,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友人行為的贊賞以及自己的共鳴。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超脫世俗、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意象鮮明、意境清幽,語言質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部分文人對陶潛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國使翻翻隨旆旌,
隴西岐路足荒城。
氈裘牧馬胡雛小,
日暮蕃歌三兩聲。
都門連騎出,東野柳如絲。
秦苑看山處,王孫逐草時。
歡游難再得,衰老是前期。
林靜鶯啼遠,春深日過遲。
落花今夕思,秉燭古人詩。
對酒當為樂,雙杯未可辭。
儒墨兼宗道,云泉隱舊廬。
盂城今寂寞,輞水自紆余。
內學銷多累,西林易故居。
深房春竹老,細雨夜鐘疏。
陳跡留金地,遺文在石渠。
不知登座客,誰得蔡邕書。
漠漠重云暗,蕭蕭密雨垂。
為霖淹古道,積日滿荒陂。
五稼何時獲,孤村幾戶炊。
亂流發通圃,腐葉著秋枝。
暮爨新樵濕,晨漁舊浦移。
空余去年菊,花發在東籬。
章溪與貢水,何事會波瀾。
萬里歸人少,孤舟行路難。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連灘。
花發從南早,江流向北寬。
故交參盛府,新角聳危冠。
楚劍期終割,隋珠惜未彈。
酒醒愁轉極,別遠淚初干。
愿保喬松質,青青過大寒。
將軍帶十圍,重錦制戎衣。
猿臂銷弓力,虬須長劍威。
首登平樂宴,新破大宛歸。
樓上誅姬笑,門前問客稀。
暮烽玄兔急,秋草紫騮肥。
未奉君王詔,高槐晝掩扉。
異井甘如醴,深仁遠未涯。
氣寒堪破暑,源凈自蠲邪。
修綆懸冰甃,新桐蔭玉沙。
帶星凝曉露,拂霧涌秋華。
綠溢涵千仞,清泠飲萬家。
何能葛洪宅,終日閉煙霞。
是日重泉下,言探徑寸珠。
龍鱗今不逆,魚目也應殊。
掌上星初滿,盤中月正孤。
酬恩光莫及,照乘色難逾。
欲問投人否,先論按劍無。
儻憐希代價,敢對此冰壺。
縣屬并州北近胡,
悠悠此別宦仍孤。
應知史筆思循吏,
雕殘貴有親仁術,
梅福何須去隱吳。
匹馬曉路歸,悠悠渭川道。
晴山向孤城,秋日滿白草。
鼎氣孕河汾,英英濟舊勛。劉生曾任俠,張率自能文。
官佐征西府,名齊將上軍。秋山遙出浦,野鶴暮離群。
遠恨邊笳起,勞歌騎吏聞。廢關人不到,荒戍日空曛。
草木涼初變,陰晴景半分。疊蟬臨積水,亂燕入過云。
麗藻終思我,衰髯亦為君。閑吟寡和曲,庭葉漸紛紛。
曉隨樵客到青冥,因禮山僧宿化城。
鐘梵已休初入定。有無皆離本難名。
云開半夜千林靜,月上中峰萬壑明。
為報故人雷處士,塵心終日自勞生。
慣習干戈事鞍馬,初從少小在邊城。
身微久屬千夫長,
塞鴻過盡殘陽里,樓上凄凄暮角聲。
二毛羈旅尚迷津,
萬井鶯花雨后春。
宮闕參差當晚日,
南北東西各自去,
年年依舊物華新。
白發匆匆色,
青山草草心。
遠公仍下世,
從此別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