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彥發還臺
予方寓小山,感君忽相過。
風標奪瑩玉,氣語排懸河。
君初佩金印,治蠻真有科。
彼侮我即斬,威行濟之和。
使知朝廷尊,帖帖無愆訛。
圣主方求才,四海張網羅。
麒麟并鳳凰,所獲寧為多。
如君必見取,為君吟菁莪。
予方寓小山,感君忽相過。
風標奪瑩玉,氣語排懸河。
君初佩金印,治蠻真有科。
彼侮我即斬,威行濟之和。
使知朝廷尊,帖帖無愆訛。
圣主方求才,四海張網羅。
麒麟并鳳凰,所獲寧為多。
如君必見取,為君吟菁莪。
我正暫住在小山,感慨你忽然來拜訪。你風度翩翩如瑩潤美玉,言語滔滔如懸河傾瀉。你當初佩戴金印,治理蠻地真有辦法。他們若有欺侮之舉我就斬殺,威嚴施行又輔以溫和手段。讓他們知曉朝廷的尊嚴,服服帖帖沒有差錯。圣主正廣求賢才,在四海張開網羅。像麒麟和鳳凰這樣的賢才,得到的哪會嫌多。像你這樣的人才必定會被錄用,我為你吟誦《菁莪》。
寓:寄居。
風標:風度、品格。
排懸河:形容說話滔滔不絕,如瀑布傾瀉。
佩金印:指擔任官職。
治蠻:治理少數民族地區。
科:方法、策略。
愆訛:差錯。
張網羅:比喻廣求人才。
菁莪:《詩經·小雅》篇名,舊說是贊美培育人才的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圣主方求才,四海張網羅”可推測,當時朝廷可能處于求賢若渴、廣納人才的時期。詩人與友人黃彥發結識,友人前來拜訪,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黃彥發的風度和治理才能,表達對友人被朝廷任用的期待。詩中展現出積極的人才觀,在文學上以直白的語言和恰當的意象表達情感,有一定的感染力。
妖白猩紅異澹濃,沉香亭北倚東風。爭妍欲賈三郎寵,韓虢梳妝各自工。
山人愛舟屋亦舟,山中便作滄海游。何須風帆冒險遠,東西南北窮遐陬。向來此是荊棘地,今日遂作江湖秋。門前嵐霧靄蒼翠,渾疑江上煙波浮。云旋日動屋移影,舟行岸轉曲江頭。主人自是濟川手,坐令涉險如安流。復有佳客天下士,作記寫出清絕幽。王先生詩繼二雅,五字萬里爭追求。徐公翰墨妙當世,夜深光彩射斗牛。世間尤物自足貴,安用航海珠玉謀。誰當共此樂朝夕,窗外忘機兩白鷗。
秋水涓涓。人正遠、魚雁待拂吟箋。也知游意,多在第二橋邊。花底鴛鴦深處影,柳陰淡隔里湖船。路綿綿。夢吹舊笛,如此山川。平生幾謝屐,任放歌自得,直上風煙。峭壁誰家,長嘯竟落松前。十年孤劍萬里,又何似、畦分抱甕泉。山中酒,且醉餐石髓,白眼青天。
崇桃灼灼昡清晝,細柳依依迷遠村。似聽淵明賦歸去,柴桑幽鳥語黃昏。
鸚鵡能言爭似鳳。
梧竹蕭蕭翠鳳然,爐香淪寂入初禪。從今乞與新涼睡,秋雨虛堂五百年。
馩香吸髓倚闌干。
西風吹冷沈香篆。門掩小晴紅葉院。臥看黃菊送重陽,露重煙寒花未遍。衰翁病怯琉璃簟。日日愁侵霜鬢短。一杯菊葉小云團,滿眼蕭蕭松竹晚。
十頃魚鱗往復還,越城嵐影照酡顏。五年地熟兒時路,四面風扶片刻閑。靜體始知春有味,登臨微悵日銜山。莫呼鷗鳥憐孤獨,待約馀酲早閉關。
山色不違人,嵌滿千家窗。
三年不飲虎溪水,一笑來嘗鷹爪芽。岑寂仲堪談易地,祇馀蒼蘚藉殘花。
落日肩輿古道西,急風殘葉亂烏飛。入門剪燭郵亭上,細讀邯鄲野老詩。
擢筆題高柱,披襟挹好風。剖瓜蘇渴客,采藥識仙翁。飛鳥連云白,幽花點水紅。相從問歸路,疑誤入崆峒。
楚竹閑挑。千日酒、樂意稍稍漁樵。那回輕散,飛夢便覺迢遙。似隔芙蓉無路到,如何共此可憐宵。舊愁消。故人念我,來問寂寥。登臨試開笑口,看垂垂短發,破帽休飄。款語微吟,清氣頓掃花妖。明朝柳岸醉醒,又知在煙波第幾橋。懷人處,任滿身風露,踏月吹簫。
書法光芒晉永和,后來摹寫不勝多。考論又得桑夫子,蘭渚風流轉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