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才惠示長歌答以四韻
世路飄零久愈羞,詩壇誰許結英游。
身留海上三年夢,心寄江南一葉秋。
已分羽毛藏枳棘,盡從讒謗起戈矛。
真才合比驪珠貴,何事傾懷輒暗投。
世路飄零久愈羞,詩壇誰許結英游。
身留海上三年夢,心寄江南一葉秋。
已分羽毛藏枳棘,盡從讒謗起戈矛。
真才合比驪珠貴,何事傾懷輒暗投。
在世間道路上長久飄零愈發感到羞愧,詩壇中又有誰允許我結交杰出之友。我滯留在海上已有三年如夢,心卻寄托在江南那一片秋景里。早已打算像鳥兒藏羽毛于枳棘叢中般隱居,卻還是因讒言誹謗而引發紛爭。真正的才華應如驪珠般珍貴,為何傾心展示卻總是明珠暗投。
世路:指人生的經歷和遭遇。
英游:杰出的交游。
分:料想,打算。
枳棘:枳木與棘木,多刺,比喻艱難險惡的環境。
驪珠:傳說中驪龍頷下的寶珠,常比喻珍貴之物。
暗投:即明珠暗投,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人生漂泊、懷才不遇的階段。當時可能社會環境復雜,詩人在詩壇或生活中遭受讒言誹謗,內心苦悶,通過此詩表達自己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與比喻等手法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懷才不遇的普遍心境。
蓬島何曾見列仙,但教守道即延年。
人于清德尊元老,天為蒼生佑大賢。
鶴燄齊鳴鈴閣敞,蟾輪恰照綺筵圓。
迎春好上長春頌,頌比靈椿更八千。
淵靜濤飛亦壯哉,冷泉亭右閘初開。
一時變作跳空雪,萬眾驚聞噴壑雷。
老鶴遠過彭祖壽,巨杉何啻盛唐栽。
吾生八十重游此,身健猶堪酒一杯。
水接湘江深復深,楚山迢遞映楓林。
四時不斷煙嵐色,兩岸唯聞猿鳥音。
帝子廟荒霜竹冷,伏波臺古暮潮侵。
蒼梧回首浮云渺,明月清砧動客心。
旋開新酒摘園蔬,日日升堂候起居。堂上老人相顧喜,等閒知是筆耕馀。
菽水能供一日歡,霜毛甘共一氈寒。他時更享三牲養,莫忘清溪舊講壇。
潮到靈橋綠繞船,
海邊力穡屢豐年。
淡青山色深黃稻,
恰似胥門九月天。
未滿中身壽,尤虛大國封。
德明埋玉篆,魂冷臥銀龍。
漳水恨涵月,秋風悲入松。
塵寰應不住,無處訪遺蹤。
江口安檣處,孤舟盡日停。
秋云無限好,只傍蔣山青。
似玉鱸魚鲙,橙絲縷更鮮。
徘徊欲下箸,從此定何年。
宣統二年春二月,尉佗城外作清明。江山霸氣無今古,鶯燕時光半雨晴。玉舄難逢方外士,銀槍空吊劫馀兵。東風一笑登高去,云白峰青萬里情。
披云來訪鄭安期,卓錫兼尋景泰師。名士無聊托仙佛,神州有淚混華夷。濛濛海色聞邊角,莽莽春愁上酒旗。斜日下山謀一醉,紅棉開遍越王祠。
南山有松柏,郁郁百千尋。
云中聳干直,嶺上結根深。
飽沾雨露潤,堅成鐵石心。
充作棟梁材,巨室獨勝任。
寄語眾桃李,莫急出山林。
飛花香過山去,
老樹聲作濤喧。
終日不聞世事,
此間即是桃源。
拋去殘紅撇卻春,
河山到處盡芳辰。
風流人物知多少,
踏破芒鞋好共親。
薄命真如此,茲行如識公。
從來半生愿,不畀數旬同。
官事埋頭過,江船轉眼空。
可能傾蓋地,直作急流中。
買得梧宮數畝秋,
便追黃綺作朋儔。
纖草鋪云毯,輕花綴錦衣。春深日暖愛雙飛。不管冷紅落絮、送春歸。
舞怯香魂亂,兜回扇影低。粉痕漸褪瘦來時。爭不教人相對、惜芳菲。
從來康壽歸仁者,亦有耆英作藎臣。
公以大儒持節鉞,天教貞干邁松筠。
常存一事無欺意,自定千秋不朽身。
那羨香山圖九老,逃禪晚歲尚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