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李白金陵月下懷古
歷覽古都會,金陵冠南州。
天開鐘阜倚,江轉玉繩流。
異代有興廢,前賢歸冢丘。
草沒烏衣巷,塵埋結綺樓。
城空龍虎踞,臺罷鳳凰游。
默想秦淮月,曾悲玉樹秋。
歷覽古都會,金陵冠南州。
天開鐘阜倚,江轉玉繩流。
異代有興廢,前賢歸冢丘。
草沒烏衣巷,塵埋結綺樓。
城空龍虎踞,臺罷鳳凰游。
默想秦淮月,曾悲玉樹秋。
遍覽古代的都會,金陵在南方諸州中位居第一。鐘山如天工開辟般聳立,長江如星移般流淌。不同朝代有興盛與衰廢,前代賢才都已歸葬于墳墓。烏衣巷已被荒草淹沒,結綺樓也被塵土掩埋。城雖空但仍有龍虎盤踞之勢,鳳凰臺已罷但鳳凰曾在此游。默默回想秦淮河上的月亮,它曾為《玉樹后庭花》的悲歌而悲嘆。
歷覽:遍覽,逐一地看。
冠南州:在南方諸州中位居第一。
鐘阜:即鐘山,在今江蘇南京東北。
玉繩:星名,這里借指長江。
異代:不同的朝代。
冢丘:墳墓。
烏衣巷:在今江蘇南京秦淮河南岸,是東晉時王導、謝安等豪門大族的居住處。
結綺樓:南朝陳后主為其寵妃張麗華所建的樓閣。
龍虎踞:形容南京地勢雄偉險要,像龍盤著、虎蹲著。
鳳凰游: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于此山,乃筑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
玉樹:指《玉樹后庭花》,為南朝陳后主所作,后世視為亡國之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作者追和李白之作,可能是身處金陵這一歷史文化名城,目睹其歷經朝代興衰后的景象,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也存在著一定的動蕩或變遷,引發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眾多歷史意象展現滄桑巨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也是對金陵歷史題材的一次創作,豐富了此類主題的詩詞表達。
一代文星落兩間,秋云黯黯夜漫漫。孤舟握手人何在,五月來書墨未乾。天地留情須掛劍,江湖去夢已憑棺。千年目擊先生面,還有網常一疏看。
晝長無賴倚窗兒,門外秋深色漸稀。鄰婦不知人世苦,亦憐秋老嘆愆期。
豈是乘鸞客,樓居閱歲華。寄情聊翰墨,沖賞但云霞。羈跡牽春草,銷顏耐晚花。浮生盡如寓,君莫嘆無家。
千官樽俎集南宮,萬國車書此日同。象魏雙懸堯典禮,鳳韶初葉舜絲桐。金莖露湛傳仙籞,蘭署花深引上公。最是主恩偏侍從,蓼莪長詠太平風。
綺殿文雅遒,玳筵歡趣密。鄭態逶迤舞,齊弦窈窕瑟。金罍送縹觴,玉井沈朱實。愿此北堂宴,長奉南山日。
帝寵歸農日,閒犁種秫田。但教多釀酒,樂圣且稱賢。
短舞朱裙愜醉看,惜公官守隔江干。遙憐得句無人賞,走馬城東覓道安。
趨義古君子,辭榮真丈夫。澤車款段馬,古錦小奚奴。老樹檠蒼干,脩庭擁碧梧。發潛無巨筆,斜月照龜趺。
山市人歸暮雨飛,倚筇久立看檐霏。乍來勢若懸麻密,暫止聲如鼓瑟希。砌下蟻歸低赤幘,簾間燕入濕烏衣。今宵客夢知安穩,厭浥新涼到枕幃。小雨濛濛潤土膏,谷風習習不驚條。晨煙半濕低平野,春水初生沒斷橋。已見鵝黃勻柳麥,更看檀紫上榆椒。從今樂事知相繼,櫛比云平看隴苗。
舊歲連新歲,涼床又煖床。山川屏里畫,時刻篆中香。畏壘吾安土,支離飽太倉。若教身更健,鶴背入維揚。
生前違孝養,死去報劬勞。杖幾空山冷,庭闈宿草高。從旁作玄冢,向下即蘭皋。壤樹先兒輩,毋煩畚鍤操。
昔有王彥方,闇然敦古誼。訟者將取平,望廬恧而逝。淑問既已昭,弓旌遂麇至。一旦讎其身,儈酤以自穢。始悟矜名客,良非終隱計。眾惡幾于道,吾聞之老氏。
進亦何慚退不疑,一峰蓋世作男兒。暫留翰苑非無地,卻向金牛不盡期。盎壤豈勝今日意,鶯花又展去年詩。婆娑一醉春風酒,尚憶薌城囑別時。
仙閣岧峣逼紫垣,蘭臺新賜出君恩。江光夜共青藜照,山翠晴當錦帙翻。盛事未論三萬軸,多書欲問五千言。碧山莫動焚魚興,紫誥黃麻寵正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