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俞資深承事二首 其二
春歸漳岸撲晴嵐,紫燕黃鸝若縱談。
自愧不才甘薄祿,喜逢佳客解羸驂。
仙山有路終難繼,海品論珍昔未諳。
地勝人醇真可樂,夢魂無復憶江南。
春歸漳岸撲晴嵐,紫燕黃鸝若縱談。
自愧不才甘薄祿,喜逢佳客解羸驂。
仙山有路終難繼,海品論珍昔未諳。
地勝人醇真可樂,夢魂無復憶江南。
春天回到漳岸,晴日山間霧氣彌漫,紫燕和黃鸝嘰嘰喳喳好似在盡情交談。我慚愧自己沒有才能,甘愿拿著微薄的俸祿,很高興遇到佳客解開疲憊的馬。仙山雖有路但終究難以追尋,過去我也不熟悉海鮮的珍貴。此地風景優美、民風淳樸,真的令人快樂,我的夢魂不再回憶江南了。
次韻:按照別人詩詞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晴嵐:晴日山間的霧氣。
羸驂:瘦弱的馬。
海品:海鮮。
諳:熟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身處漳岸之地。當時詩人可能在當地任職,拿著不高的俸祿。遇到佳客來訪,讓他心情愉悅,當地優美的環境和淳樸的民風也讓他逐漸忘卻了對江南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當地環境和生活的喜愛。其特點是語言自然,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在平凡生活中發現美好、安于現狀的心態,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一種生活情趣和心境。
衲卷殘云,風高絕鄰。
倚天照雪,堪抗要津。
八纮極目兮春山若黛,九野縱步兮汀草如茵。
三十四老未輕識,澟然方外奚相親。
編竹狀玲瓏,庭闈盡處中。
不由經緯力,安有卷舒功。
春晝曾妨燕,寒宵豈隔風。
都堂重獻賦,明處憶牢籠。
涼風吹眾木,羸病轉加前。
伏枕誰相問,中秋月又圓。
清光浮遠嶠,冷色混平川。
不得同支許,乘舟樂浩然。
南國初寒候,扁舟遠客心。
歸人出斷岸,晚翼會疏林。
漁市臨官道,叢祠蔽木陰。
長年多感慨,況此對分襟。
玲瓏巖古寺,冠乎明越境。
海眼通洌泉,天心聳危嶺。
嘗游興未闌,遐想神忽凝。
彼士真覺雄,相鄰不孤迥。
吾愛濟橫流,孰云煩慮屏。
吾愛整頺綱,豈止浮根靜。
棲梧瑞九包,追風駿十影。
顧我不爭衡,與誰閑鬭茗。
乘時既磊落,照世非昏暝。
佇為王者師,三千統摩頂。
穹窿臺岳壓重溟,中起青鴛接福庭。
新好天花對雨墜,清涼甘露隔宵零。
金繩界道連飛布,碧樹周阿繞翠屏。
異日功成解纓去,佇期同擷五芝馨。
華髪如春卉,森森易滿頭。
栽培全仗老,澆灌半憑愁。
世態誰能避,仙方莫漫求。
回觀短折者,欲見更無由。
莆田筆健與文豪,尤愛南山縣詠高。
欲使英辭長潤石,毎逢佳句即揮毫。
清如韶濩諧音律,逸似鸞皇振羽毛。
羲獻有靈應悵望,當時不見此風騷。
今春聞落第,為君心凄然。
束書獨南還,憤氣胸間闐。
跡寄浙河旁,家延南海邊。
遘疾既彌留,一命成棄捐。
囊中無余金,零落空文編。
龜鶴本微類,享壽皆千年。
如何君子儒,三十歸重泉。
天高不可問,為君強問天。
土德衰微后,忠誠道不群。
誓功陳帶礪,霸業擬桓文。
妙略奸雄懾,英聲四海聞。
山旁遺廟在,牢落閉深云。
杉松森森一徑通,六年高院寄幽蹤。
涼移峭壁秋深月,冷映長江雪后峰。
吟次夏云晴影薄,講殘春樹翠陰濃。
四時嘉景真堪愛,曾伴支公數倚筇。
霜葉凋殘,巖風凜寒。
彼之禪老,忽下崇巒。
衲有云兮曾卷未卷,琴無弦兮解彈不彈。
迢迢既行,宜聼斯語。
明暗路岐,生死洲渚。
而今而后知不知,頺綱委地憑誰舉。
七十引年遵禮經,君家何事最為榮。
清朝叔姪同辭祿,歸去田園盡列卿。
遠近溪山資勝賞,往還舟楫稱閑行。
誰知東路賢哉嘆,二阮方能繼此聲。
樓閣壓危碧,山根疑有鼇。
隔湖千嶂斷,出水一峰高。
巖冷秋空月,林清雪夜猱。
伊余絕羈束,長得恣游遨。
走清奔碧日潺湲,勢與晴江遠接連。
沙草碧侵驅馬路,岸花紅濕釣魚船。
煙生遠店收寒雨,風起高梧咽暮蟬。
徐氏舊居人識否,渡南溪下白云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