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一十九首 其一九
窺天見天根,步玄入玄門。
素光流一氣,默默復渾渾。
揮手散余景,至心揖靈尊。
從今乃忘言,大道多子孫。
窺天見天根,步玄入玄門。
素光流一氣,默默復渾渾。
揮手散余景,至心揖靈尊。
從今乃忘言,大道多子孫。
窺探天空能見到天的根源,漫步于玄妙之境進入玄奧之門。潔白的光芒流動著一股元氣,一切都默默無言又混沌不清。揮手驅散剩余的光影,誠心誠意地禮拜神靈。從現在起就不再言語,大道衍生出眾多的事物。
天根:指天的根源、根本。
步玄:漫步于玄妙之境。玄門:玄奧之門。
素光:潔白的光芒。一氣:指混沌未分的元氣。
默默:寂靜無聲。渾渾:混沌不清的樣子。
余景:剩余的光影。
至心:誠心。靈尊:神靈。
忘言:不再言語。
大道多子孫:大道衍生出眾多事物。
作者可能處于對道家思想、修仙之道感興趣的時期,在探尋宇宙奧秘、追求精神超脫的心境下創作此詩。道家思想在當時可能較為流行,作者受其影響,通過詩歌表達對修仙和大道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修仙和大道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充滿道家神秘色彩,以獨特意象和意境展現修仙感悟。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道家思想在詩歌創作中的體現。
洞口云封,何曾見、當年白鹿?空悵望,四山煙紫,一庭苔綠。舊燕遷巢新舍起,斷虹依水殘碑仆。待招邀、翠袖倚西風,無修竹。誰共采,籬畔菊?誰共醉,杯中醁?坐幽幽澗底,淡香盈掬。車馬紛馳書院道,弦歌漸絕文公屋。向靈前、默默薦寒花,吞聲哭。
竊據窺神器,人心事事非。每聞優詔下,無復報音歸。虎穴寧容飾,龍韜未息機。小臣徒濺血,不得沃天衣。
看皺紋滿面鬢毛霜,對鏡久無聲。嘆孤魂拖影。天涯踏遍,都是仃伶。三十年來歲月,空染一身腥。多少辛酸淚,難換流萍。嘗盡人間滋味,為是非恩怨,誤了規程。縱真正好夢,也愿自今醒。待晴日奇書看罷,臥小窗睡聽黃鶯。兩相許,清風明月,度此平生。
主家院落近連昌,燕子歸來舊杏梁。金埒近收青海駿,錦籠初教雪衣娘。卷衣甲帳春容曉,吹笛西樓月色涼。今夜阿鴻新進劇,黃金小帶荔枝裝。天街如水夜初涼,照室銅盤璧月光。別院三千紅芍藥,洞房七十紫鴛鴦。繡靴蹋鞠句驪樣,羅帕垂彎女直妝。愿爾康強好眠食,百年歡樂未渠央。當軒隊子立紅靴,龜甲屏風擁絳紗。公子銀瓶分汗酒,佳人金勝剪春花。曲調青鳳歌聲轉,觥進黃鵝舞勢斜。五十男兒頭未白,臨流洗馬走紅沙。二月皇都花滿城,美人多病苦多情。一雙孔雀銜青綬,十二飛鴻上錦箏。酒掬珍珠傳玉掌,羹分甘露倒銀罌。不堪容易少年事,爭遣狂夫作后生。
春澗鳴幽鳥,春華欲滿山。不知人世事,一枕石泉閒。
鶴發童顏會面難,況將歌酒奉深歡。南風已入高秋樹,才得歸鴻一問安。
候應黃鐘動,吹出白葭灰。五云重壓頭上,潛蟄地中雷。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欲識天心處,請問學顏回。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彩云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
寶坊高出舊城東,百里山川一望中。竟日倚闌題不盡,夕陽遙射竹林紅。
不向粟中藏世界,卻來桶底畫樓臺。分明記得麻姑語,清淺蓬萊水一杯。
遏云歌罷舞回風,夜半腰支不屬公。屈戍乍搖紗影弄,可應人是顧宏中。
酒許今晨至,燈從昨夜花。遣人聽系馬,留客過棲鴉。高適邀同至,劉伶興轉賒。不成投轄飲,悵望隔風沙。
重陽尋勝槩,出郭抵云山。梵宇棲遲外,田家指顧間。人言生處樂,我羨此中閒。景行東籬下,螺杯且駐顏。
旌陽仙去墜棲籠,竊藥曾歸草木中。餐了瓊霜因換雪,至今頂內不粘紅。
恣意逍遙,逍遙恣意。逍遙自在無縈系。行坐逍遙,逍遙似醉。逍遙到處,似云似水。悟徹逍遙,逍遙養氣。逍遙里面修仙計。這個逍遙,逍遙無比。逍遙去蓬島,十洲有位。
有客有客棲東蒙,龐眉皓首顏如童。風流不異渭川老,矍鑠宛似商山翁。少年學得盧扁術,濟人利物多陰德。橘井香泉涵碧空,杏林花霧蒸春色。昨宵南極散光芒,天開華旦呈嘉祥。人生七十古來少,年登八帙尤非常。壽既高兮聿多福,階下芝蘭何簇簇。玉斝頻斟壽酒香,綵衣戲舞春風馥。春風堂上列華筵,筵前稱壽來群仙。丹桃滿盤竟何祝,愿與龜鶴同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