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閑亭 觀瀾亭
萬古淵源會,憑欄誙一觀。
云濤誰可際,勺水自為難。
日月閑中永,乾坤物外寬。
幽人休悵望,平地亦波瀾。
萬古淵源會,憑欄誙一觀。
云濤誰可際,勺水自為難。
日月閑中永,乾坤物外寬。
幽人休悵望,平地亦波瀾。
萬古的淵源在此匯聚,我憑靠著欄桿盡情觀賞。云濤浩渺誰能看到邊際,一勺水想要有波瀾也很困難。日月在悠閑中顯得漫長,乾坤在塵世之外顯得寬廣。幽居之人不要惆悵遠望,平地上也會有波瀾。
淵源:本指水源,這里比喻事物的根源。
誙(yán):通“延”,有延長、伸展之意,這里可理解為盡情。
際:邊際,這里作動詞,看到邊際。
勺水:一勺水,形容水少。
幽人:幽居之人,隱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游覽竹閑亭、觀瀾亭時,面對宏大的自然景象,聯想到人生境遇,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的心境,對自然和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表達對人生的豁達態度。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人生哲理相結合,以景喻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思考和文學才華。
大化運不息,逝水無停時。依依舊居室,惻愴中腸悲。書殘讀遺編,機有馀斷絲。斑衣不再舞,壽觴寧重持。庭前百卉芳,但覺陰陽移。儀容切寤寐,恍惚如見之。親心我所安,親志我所期。心志著且存,大節矢靡虧。悠哉孝子情,勖此終天思。
凄凄含露臺,肅肅迎風館。思女御欞軒,哀心徹云漢。端撫悲弦泣,獨對明燈嘆。良人久徭役,耿介終昏旦。楚楚秋水歌,依依采菱彈。
地僻便科發,一杯綠可親。竹林元我輩,河朔更何人。卻暑揮團扇,迎風岸角巾。陶然?酩酊,莫是葛天民。
云臻川谷暝,雨來林景清。齋舍無馀事,涼氣散煩纓。望山懷釋侶,盥手閱仙經。誰懷出塵意,來此俱無營。
上林書札為誰將,漢節蘇卿憶帝鄉。萬里承恩來此地,何年歸覲列鴦行。繡衣塵滿關山杳,驄馬星馳驛路長。此日云邊看雁字,老懷無計附同窗。
久旸郁成暑,一雨遞微涼。琴書忽無緒,繩床幽夢長。草徑暮生霽,客來還命觴。簾帷逗疏影,竹日含蒼蒼。
夜靜絕梵唄,地幽宿嵐陰。警鶻振棲羽,飛泉來遠音。因探作者詠,時攪故人心。講席鳣初俎,經壇杏欲林。西方既中返,北面敢希欽。幸以衰遲感,毋復望臣深。
漢宮初起集靈臺,絳節飄飖羽扇回。云錦書傳青鳥信,遙看阿母自西來。
沉水煙銷寶鴨香,山窩人在水云鄉。魚非惠子同魚樂,蝶化莊周并蝶忘。心了固知身是寄,物齊寧與道相妨。清明即是神仙界,不用丹爐煉玉霜。
銖銖兩兩較高低,眼漸昏來意漸迷。弄月吟風程伯子,不知何以學濂溪。
吳門不作南昌尉,上疏歸來朝市空。笑拂巖花問塵世,故人子是國師公。
玄猿黃鹿饒誰閑,十月風攪云出山。搔首峽江叢桂下,倚天雷劍一囊間。北瞻北極紫薇座,西出西樵翳門關。分付山靈鎖煙雨,主人不久便應還。
蜀水流分水貝長,名家屈指重歐陽。書藏萬卷云連棟,賦就三星雪滿堂。南岳蕎林原有種,西山丹桂漸生香。文章自古無徼倖,指日坭封列海旁。
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處不桑麻。重關獨居千尋嶺,深夏猶飛六出花。云暗白楊連馬邑,天圍青冢渺龍沙。憑高吊古情無盡,空對西風數去鴉。
白鷴亦作諸侯客,朱萼堪為處子師。張仲頻來因孝友,徐襄長在更容儀。無為豈敢言黃老,有位須教誦素絲。介福喜從王母受,堂前同慶月華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