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官基察推同年
我蜀君閩中,相去萬里余。
同年皆白頭,此別當何如。
君行久或抳,一出無停車。
相忘豈人情,時寄西南書。
我蜀君閩中,相去萬里余。
同年皆白頭,此別當何如。
君行久或抳,一出無停車。
相忘豈人情,時寄西南書。
我來自蜀地,你來自閩中,兩地相距萬里有余。同榜之人如今都已白發(fā)蒼蒼,這次分別又該是怎樣的情景啊。你出行可能長時間在外漂泊,一出發(fā)就像不停的車輛。彼此相忘怎符合人之常情,希望你時常寄來西南方向的書信。
同年:指同榜登科的人。
抳(nǐ):通“弭”,停留。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詩人與同年上官基分別,兩人都已年老,在那個交通和通訊不便的時代,相隔萬里的分別讓詩人感慨萬千,于是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分別的不舍和對友情延續(xù)的渴望。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xiàn)了當時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
秋堂積雨新涼入。今宵雅乘鵬飛集。
勁翮會高風。功名欬唾中。
筆頭元有準。快寫平生蘊。
何日捷書來。重陽把一杯。
男兒三十殊非少,今我過之詎足歡!
齷齪摯瓶嗟器小,酣歌鼓缶已春闌。
眼中云物知何兆,鏡里心情只獨看。
飽食甘眠無用處,多慚名字侶鹓鸞。
三嘆枉教陪一唱,詩仙爭肯伴樵夫。
金刀刮盡塵埃氣,玉水洗成冰雪膚。
涸胃已慚搜思竭,乾喉兼覺出群粗。
馀篇只等功成后,留和棹歌尋五湖。
悲哉秋氣夜寥寥。奈風又瀟瀟。雨又瀟瀟。欹枕孤幃,虛度可憐宵。
迢迢。驚聞雁陣影嘹嘹。更燈影搖搖。竹影搖搖。千里關山,著處夢魂飄。
朝朝。
山色逶迤樹色稠,
風光遙接塞垣秋。
僧棲紅葉林邊寺,
人在斜陽江上舟。
群彥英英祖國門,向來宏長屬平津。
臨歧獨下蒼生淚,八百孤寒愧此君。
傾別酒,促歸輪,壯懷枉自托風云。
劇憐彩鹢乘濤處,親見蓬萊海上塵。
八十老婆心已灰,
強顏抹粉與涂蚽。
自知潦倒無羞恥,
遇興何妨舞一回。
喚渡近衡門,信步南村。薄綿今日覺微溫。梅染胭脂先破臘。伴佛黃昏。
冷淡許誰論,菜甲篁孫。逢僧閑話半無根。斜日一簾當戶卷,曝取朝暾。
送暖曉來風,春信微通。滿城芳草暮愁中。寒食才過宮柳暗,煙樹朦朧。
杜曲踏芳叢,有個人同。盤龍繡領御溝東。日落河橋歸路晚,嘶斷花驄。
松影繞回塘,小閣焚香。可中亭外月如霜。劍氣渾疑沖靜夜,一片寒光。
落葉打虛廊,僧夢方長。排空叫雁也成行。容我五湖隨范蠡,煙雨鳴榔。
蒲帆片片帶斜暉,路轉蒹葭興不違。
白露為霜楓欲脫,澄江如練雁初飛。
滄桑廿載衣冠在,猿鶴三軍事業(yè)非。
回首悲笳驚日暮,新亭風景一沾衣。
無匹匏瓜有嘆傷,
輕云蔽月態(tài)難詳。
只應攘腕歸神滸,
付與春波照斷腸。
嗟來咄去,被天公、把做小兒調戲。蹀雪龍庭歸未久,還促炎州行李。
不半年間,北胡南越,一萬三千里。征衫著破,著衫人、可知矣。
休問海角天涯,黃蕉丹荔,自足供甘旨。泛綠依紅無個事,時舞斑衣而已。
救蟻藤橋,養(yǎng)魚盆沼,是亦經(jīng)綸耳。伊周安在,且須學老萊子。
流水聲喧亂石間,
云羅峰頂鳥飛還。
一聲冷叫山頭月,
人自鬧時物自閑。
六十馀年慕古人,即今方近葛天民。
見人各是元非恕,遇事皆安豈怨貧。
小圃鋤耰聊過日,扁舟煙雨尚關身。
出門未覺龍鐘在,禹廟蘭亭又見春。
暫屈高賢論未平,召歸行見圣心明。共憐此夜參辰散,獨向殊方瘴癘生。衡岳長沙才子路,澧蘭沅沚故人情。中州父老憂何劇,墮淚甘棠有頌聲。
遠道新恩意若何,到州惟有桂婆娑。氣還光岳完名少,天晚才賢謫宦多。心逐雁書回嶺路,香分蘭佩隔湘波。千年屈賈真知己,尚想摛詞獨酹過。
蓬窗無一事,觚翰朋相親。
抱膝探書倦,支頤得句新。
風波諳世路,水月見天真。
生意關幽獨,逍遙正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