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阮時中秀才食筍二首 其一
蒼崖長龍孫,頭角露已甚。
呼丁恣庖割,移榻就濃蔭。
怳疑羽林槍,羅列在紫禁。
余鞭橫瘦蛇,密籜若紉纴。
亭亭風勢勻,節節泉脈沁。
藩垣謹藏護,寧使暴客闖。
烹調眾云美,剪伐吾亦任。
繞齒嚼冰澌,毛發寒以澿。
閑心本猿鳥,世詠嗟毒鴆。
野逸誰所憐,愁思腸胃滲。
詩才君獨勇,辨舌予久噤。
酒行且莫辭,醉膽滄溟浸。
況逢堯舜治,面內來左袵。
熙熙冠蓋游,落落飽食飲。
鸞鳳自橫飛,燕雀蒙廣蔭。
徘徊食筍謠,明發扁舟賃。
蒼崖長龍孫,頭角露已甚。
呼丁恣庖割,移榻就濃蔭。
怳疑羽林槍,羅列在紫禁。
余鞭橫瘦蛇,密籜若紉纴。
亭亭風勢勻,節節泉脈沁。
藩垣謹藏護,寧使暴客闖。
烹調眾云美,剪伐吾亦任。
繞齒嚼冰澌,毛發寒以澿。
閑心本猿鳥,世詠嗟毒鴆。
野逸誰所憐,愁思腸胃滲。
詩才君獨勇,辨舌予久噤。
酒行且莫辭,醉膽滄溟浸。
況逢堯舜治,面內來左袵。
熙熙冠蓋游,落落飽食飲。
鸞鳳自橫飛,燕雀蒙廣蔭。
徘徊食筍謠,明發扁舟賃。
蒼崖上生長著眾多竹筍,尖梢已明顯顯露。喚來仆人隨意切割烹飪,搬來坐榻在濃蔭下享用。恍惚間疑是羽林軍的槍矛,羅列在宮廷之中。剩余的筍鞭像瘦蛇橫臥,密集的筍殼如紡織般緊密。竹節亭亭玉立,風勢均勻;節節滲透著泉水般的清潤。小心地用籬笆保護,不讓暴徒闖來破壞。眾人都說烹調得美味,我也任其砍伐。嚼動時如含冰渣,寒徹毛發。我本有閑心似猿鳥自在,卻感嘆世俗吟詠如飲毒酒。野逸之趣有誰憐惜?愁思浸透腸胃。你詩才勇健,我久已沉默少言。且莫推辭飲酒,醉后膽氣如浸滄溟。何況逢堯舜之治,四夷歸附。官員們熙熙而游,百姓飽食安閑。鸞鳳自在高飛,燕雀得享蔭庇。徘徊吟誦食筍歌謠,明日將租船離去。
龍孫:竹筍的別稱,因竹稱龍種,故筍為龍孫。
丁:仆人,役夫。
怳疑:恍惚懷疑。羽林槍:禁衛軍的槍矛,此處形容竹筍直立如槍。
籜(tuò):筍殼。紉纴(rèn rèn):紡織,此處形容筍殼緊密相連如織物。
藩垣:籬笆,此處指保護竹筍的屏障。
冰澌(sī):冰渣,形容筍的脆嫩清涼。
澿(jìn):寒冷的樣子。
猿鳥:比喻閑適自由的生活狀態。
毒鴆(zhèn):毒酒,此處比喻世俗中無意義的吟詠。
滄溟:大海,形容醉后胸懷廣闊。
左袵(rèn):古代少數民族衣襟左開,此處代指歸附的邊民。
鸞鳳:比喻高潔之士;燕雀:喻普通百姓。
明發:黎明。賃(lìn):租借。
此詩為作者與阮時中秀才共食竹筍時所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中“況逢堯舜治”或反映當時社會相對安定,作者在與友人的交游中,借食筍之景抒發對自然生活的喜愛與對世情的感慨。
全詩以食筍為線索,從竹筍生長、烹飪到食用后的感受,層層展開,既描繪了自然之趣,又融入對世俗與治世的思考。語言生動,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細節的敏銳觀察與復雜心境。
幽香馥蕙帳,清夢安且吉。
蘿月墮蒼茫,松風隠蕭瑟。
曉禽啄且鳴,喚我起盥櫛。
鉤窗納云濤,滟滟浴初日。
金鉦忽騰上,倒景落書帙。
佳晴有新課,曬種催藝秫。
從今不得閑,東臯草過膝。
自古四愁湘水深,誰將城郭啟山林。
有情碧嶂團欒繞,無數朱樓縹緲臨。
蚺鼓揭天驚客坐,象鍪航海厭蠻琛。
三千客路長安遠,故舊書來直萬金。
繡檻臨滄渚,牙檣插暮沙。
浦云沉斷鴈,江雨入昏鴉。
野曠天何近,春寒歲未華。
來朝風一席,隨處且浮家。
彩勝金旛換物華,垂垂天意晚平沙。
東君未破含春蕊,青女先飛剪水花。
夜逐回風鳴瓦垅,曉成疎雨滴檐牙。
朝暾不與同云便,烘作晴空萬縷霞。
常山多清溪,玉山富喬木。
行色鬰蒼然,頗亦慰愁目。
梅花隔籬見,瓏璁照茅屋。
晚來風刮地,想見飄香玉。
孝至蘭陔茂,身修梓里恭。
名場兒中鵠,婣黨婿乘龍。
駒隙驚年運,蟬嫣有慶鐘。
幽光定無憾,豐刻妙形容。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
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
墦間人散后,烏鳥正西東。
濕云不收煙雨霏,峽船作灘梢廟磯。杜鵑無聲猿叫斷,惟有饑鴉迎客飛。
西真功高佐禹跡,斧鑿鱗皴倚天壁。上有瑤簪十二尖,下有黃湍三百尺。
蔓花虬木風煙昏,蘚珮翠帷香火寒。靈斿飄忽定何許,時有行人開廟門。
楚客詞章元是諷,紛紛余子空嘲弄。玉色頩顏不可干,人間錯說高唐夢。
黟山鬰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
碧城欄檻偃雙旌,笑挹浮丘為坐客。
巖扉無鎖晝長開,紫云明滅多樓臺。
云中仙馭參差是,肯為使君乘興來。
西昆巉絕不可至,東望蓬萊愁弱水。
誰知芳草徧天涯,玉京只在珠簾底。
他年麟閣上清空,卻訪舊游尋赤松。
我亦從公負丹鼎,來??砂床汲湯井。
陰谷云低梅雨多,黃山滌源溪涌波。南風匝地送歸客,雙槳下瀨如投梭。
嚴夫子,君舉酒,我其為君歌。萬山叢叢石鑿鑿,官居破屋巢煙蘿。杜鵑曉啼猿暮叫,客行到此真蹉跎。
窮愁無復理,一飲三嘆息。城東黌舍有佳人,邂逅使我加餐食。同鄉更同調,目擊心已傳。
蟄蟲欲作雷奮地,萬籟方寂風行山。吹竽喚我醒,連鼓相追攀。飚車電轂不可輦,但覺兩腋生飛翰。
狂歌不必終曲,戲奕不必滿局。有時不揖上馬去,出門大笑驚僮仆。窮鄉眼冷見未曾,道上囁嚅相指目。云此陿隘何以有二士,直恐翩翩跨黃鵠。
廣文組解登王畿,諸公貴人爭勸歸。常日心期有定論,贈行不惜重費詞。
腰金佩璐眾目好,汗簡沉碑千載癡。一尊有意重山岳,五鼎無心輕網絲。
嚴夫子,應領略,別后頻書相發藥。我既為萬頃之狎鷗,君勿作九臯之鳴鶴。
湘山中間湘水橫,綠蘋葉齊春漲生。
盤渦沄沄去無聲,吾乘桂舟溯中??。
揚波擊汰雙櫓獰,轆轤引笮如牛鳴。
篙師絕叫疊鼓轟,潛魚跳奔乳猿驚。
暖煙浮空晝夢騰,山長水遠天無情。
吹簫拊瑟吊湘靈,水妃風御繽來迎。
問客良苦遠征行,昨者斧鉞下青冥。
命我盡護安南兵,嶺海一視如王庭。
布蕩陽春濯腐腥,王事靡盬來有程。
匪躬之故惟爾甿,芳洲杜若空青青。
九歌凄悲不可聽,愿賡楚調歸和平。
曉風生小寒,嵐潤裛巾屨。
宿云埋樹黑,奔溪轉山怒。
東方動光彩,晃晃金鉦吐。
千峰森隠現,一氣澹回互。
平生癖幽討,邂逅飽新遇。
那知塵滿甑,晨炊午未具。
不愧忍饑面,來尋古巖路。
稻粱亦易謀,煙霞乃難痼。
持此慰龜腸,搜枯尚能句。
馬首欲東舟欲西,洞庭橋口暮寒時。
三年再別子輕去,萬里獨行吾蚤衰。
遙憶美人湘水夢,側身西望劍門詩。
老來不灑離亭淚,今日天涯老淚垂。
夷陵至???,復嶺苦絲亂。
初程尚勇往,少日還委頓。
安得長劍揮,盡鏟疊嶂斷。
雖云北山愚,聊快南溟運。
此意竟蕭索,勞歌謾凄曼。
日日望平陸,念念到彼岸。
人言束馬險,但欠蟠龍峻。
摧頹強弩末,黽勉焚舟戰。
譬如已償逋,猶有未折券。
山根治曉裝,峰頂寄朝飯。
稍脫蚓瘴染,還探虎窠翫。
性命乃可憂,筋力何足算。
西湖冰泮綠生鱗,料峭東風欲中人。
花片不禁寒食雨,鬢絲猶那涌金春。
江山契闊詩情在,京洛追隨客夢新。
喚取歌聲不愁思,為君吹水引杯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