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法宗上人月下懷故人
山沉江海闊,月行天中央。
游子宿何許,只應歸夢長。
浮云且莫生,星河助余光。
徘徊問孤影,惆悵安可忘。
山沉江海闊,月行天中央。
游子宿何許,只應歸夢長。
浮云且莫生,星河助余光。
徘徊問孤影,惆悵安可忘。
山巒沉入遠方,江海顯得更加遼闊,月亮在天空正中央緩緩運行。漂泊在外的游子今夜宿于何處呢,想來只有歸鄉之夢會漫長無盡。天上的浮云啊請不要涌起,讓星河增添些月光。我獨自徘徊,問著自己的孤影,這份惆悵又怎能輕易忘懷。
和:和詩,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作詩。法宗上人:法宗為僧人法號,上人是對僧人的尊稱。宿何許:住宿在何處。只應:想來應該。余光:這里指月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一個月色皎潔的夜晚,獨自徘徊時,觸景生情,思念起遠方的故人而創作此詩。當時或許詩人也處于漂泊狀態,內心孤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故人的思念和自身的惆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功底。
細雨欲催秋晚,幽花已著寒枝。似我江南九月,西風馬上歸時。
一肩行李一囊書,來及長沙霖雨馀。胡為泥中甘曳尾,秋風征旅始愁予。
梅花信是菊花傳,賞到梅花又一年。處士豈非詩俊杰,長官元是酒神仙。
我家本在山中住,讀書慣識山中趣。偶落名涂塵眼昏,見山便欲還山去。南陽先生官態無,半醉示我云山圖。持向檐前再三看,青山突兀云模糊。百尺飛泉落松頂,顛厓倒亸晴煙影。神仙樓閣牽翠霞,薇帳圍香晝長靜。人家三兩溪南村,桃李成行門對門。石徑斑斑過新雨,花落點破莓苔痕。鷗鷺飛回映沙島,夕陽網曬漁舟小。不是苕川與輞川,仙都山下川原杳。先生指我山之西,茅屋數間依竹低。茶灶藤床舊棲隱,異人墨客多留題。看圖才了眼初醒,人間有此真佳景。由來泉石絕纖塵,當與先生分管領。先生大笑清風生,岸幘佯狂雙鬢星。題詩卷圖謝鴻鵠,浮云散盡長空青。
谷口橋邊尋隱君,山中幾時耕白云。清霜滿天桕葉赤,石上水聲終夜聞。
相趁探春去,琴尊一為攜。花繁那辨樹,湖蕩不分堤。老益希新好,閑能補舊題。酒家知在否,煙雨段橋迷。
酒病陪人裊藥煙,西風塵鬢隔窗妍,似來如往夢回旋。濯足無非東去水,舉頭猶是古來天。竟無哀樂過中年。
碧云天一方,休公具禪床。天女散花近,懶殘煨芋香。殿燈耿寒灺,波月澄冷光。愿言謝朝紱,托身棲道場。
小徑沒芳草,衡門掩落花。身閒常懶出,不是薄韶華。
浣花溪上草堂幽,世亂公來客此州。卜筑旋應煩地主,感懷時復為君憂。飄飄身世遼東管,落落篇章鄴下劉。擬駕吳船問遺跡,不勝江水日東流。
回壑深林繞梵宮,春來吟眺使君同。空潭忽散三峰雨,暗穴常吹半夜風。人擬二龍精自合,詩看五馬步逾工。諸天坐失懸鐙色,明月先投入掌中。
汴水東流宋社移,中郎名字日星垂。精神翰墨猶生氣,想見彤庭賜對時。
送客江頭水漸生,客愁無那亦相纓。一離夔子真成別,欲過岑公且勿行。小舞清歌元有興,綠楊青草正關情。背人歸去春無賴,未害開懷斗酒兵。功名本自屬諸生,誰向滄浪便濯纓。枕上日高惟我懶,船頭風飽看君行。眼前歷歷幾經手,意外悠悠久系情。待得封侯應有日,胸中況貯萬奇兵。
暫輟詞垣重,南來牧遠黎。風流半刺史,雅澹五言詩。柿葉霜中寺,梅花雪后池。自公多暇日,題贈付湯師。
閏年為厄要先推,陽忒陰差莫妄為。守待一陽來復后,斗加東北月沈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