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其二
休向詩中恨不平,范滂留意在澄清。
煙霄鴻鵠飛將到,雷雨龍蛇蟄未驚。
聲價得來知道長,窮愁消盡覺身輕。
榮途咫尺非難至,俯拾功名在此行。
休向詩中恨不平,范滂留意在澄清。
煙霄鴻鵠飛將到,雷雨龍蛇蟄未驚。
聲價得來知道長,窮愁消盡覺身輕。
榮途咫尺非難至,俯拾功名在此行。
不要在詩里抱怨不公平,范滂一心致力于澄清天下。云霄中鴻鵠即將飛來,雷雨時龍蛇蟄伏未被驚動。獲得聲譽才明白道義長遠,愁悶消除后感覺自身輕松。仕途近在咫尺不難到達,俯身拾取功名就在此行了。
范滂:東漢人,以澄清天下為己任,敢于抨擊時政。
煙霄:云霄。
鴻鵠:天鵝,常用來比喻志向遠大的人。
蟄:動物冬眠,潛伏起來不食不動。
聲價:聲譽、名聲。
榮途:仕途,官場顯達之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看到友人因遭遇不順而抱怨,為勸慰友人、鼓勵其振作進取而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不公平現象,但詩人仍對仕途和未來充滿信心。
主旨是勸慰友人不要怨憤,鼓勵其積極追求功名。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積極向上。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相互勸勉、積極入世的心態。
衡陽去此正三年,一路程途甚坦然。
深邃門墻三楚外,清風池館五峰前。
西邊市井來商客,東岸汀洲簇釣船。
公退只應無別事,朱陵后洞看神仙。
罷修儒業罷修真,養拙藏愚春復春。
到老不疎林里鹿,平生難見日邊人。
洞桃深處千林錦,巖雪鋪時萬草新。
深謝名賢遠相訪,求聞難博鳳為鄰。
要覓長生路,除非認本元。
都來一味藥,剛道數千般。
丹鼎烹成汞,爐中煉就鉛。
依時服一粒,白日上沖天。
雪集大野兮血波洶洶,玄黃交戰兮吳無全隴。
既霸業之將墜,宜嘉謨之不從。
國步顛蹶兮吾道遘兇,處鴟夷之大困,入淵泉之九重。
上帝愍余之非辜兮,俾大江鼓怒其冤蹤。
所以鞭浪山而疾驅波岳,亦粗足展余拂郁之心胸。
當靈境之良宴兮,謬尊俎之相容。
擊簫鼓兮撞歌鐘,吳謳越舞兮歡未極。
遽軍城曉鼓之冬冬,愿保上善之柔德,何行樂之地兮難相逢。
近枕吳溪與越峰,前朝恩賜云泉額。
竹林晴見鴈塔高,石室曾棲幾禪伯。
荒碑字沒莓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
客有經年別故林,落日啼猨情脈脈。
干木布衣者,守道杜衡門。
德光義且富,肯易王侯尊。
魏主欽其賢,軾廬情亦敦。
秦兵遂不舉,高臥為國藩。
君不見夜來渡口擁千艘,中載萬姓之脂膏。
當樓船泛泛于疊浪,恨珠貝又輕于鴻毛。
又不見朝來津亭維一舠,中有一士青其袍。
赴宰邑之良日,任波吼而風號。
是知溺名溺利者,不免為水府之腥臊。
個個覓長生,根元不易尋。
要貪天上寶,須去世間琛。
煉就水中火,燒成陽內陰。
祖師親有語,一味水中金。
神仙不可學,形化空游魂。
白日非我朝,青松為我門。
雖復隔幽顯,猶知念子孫。
何以遣悲惋,萬物歸其根。
寄語世上人,莫厭臨芳尊。
莊生問枯骨,三樂成虛言。
露草芊芊,頹塋未遷。
自我居此,于今幾年。
與君先祖,疇昔恩波。
死生契闊,忽此相過。
誰謂佳期,尋當別離。
俟君之北,攜手同歸。
適向人間世,時復濟蒼生。
度人初行滿,輔國亦功成。
但念清微樂,誰忻下界榮。
門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
雨雪霏霏天已暮,金鐘滿勸撫焦桐。
詩吟席上未移刻,劍舞筵前疾似風。
何事行杯當午夜,忽然怒目便騰空。
不知誰是虧忠孝,攜個人頭入坐中。
仙翁上升去,丹井寄晴壑。
山色接天臺,湖光照寥廓。
玉洞絕無人,老檜猶棲鶴。
我欲掣青蛇,他時沖碧落。
姹女住瑤臺,仙花滿地開。
金苗從此出,玉蘂自天來。
鳳舞長生曲,鸞歌續命杯。
有人明此道,海變已千回。
浪闊波澄秋氣涼,沈沈水殿夜初長。
自憐休退五湖客,何幸追陪百谷王。
香裊碧云飄幾席,觥飛白玉艷椒漿。
酒酣獨泛扁舟去,笑入琴高不死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