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恨
無子抄文字,老吟多飄零。
有時吐向床,枕席不解聽。
斗蟻甚微細,病聞亦清泠。
小大不自識,自然天性靈。
無子抄文字,老吟多飄零。
有時吐向床,枕席不解聽。
斗蟻甚微細,病聞亦清泠。
小大不自識,自然天性靈。
沒有兒子幫忙抄寫文字,年老吟詩大多四處飄零無人知曉。有時對著床鋪吟誦詩句,枕席卻不能理解傾聽。斗蟻的聲音非常細微,生病時聽到卻也清晰。大小之事自己難以分辨,這自然是出于天性靈悟。
抄文字:幫忙抄寫文字,這里指沒有子嗣傳承自己的文字作品。
飄零:形容詩詞無人重視、流傳不廣。
清泠:形容聲音清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年老階段,且沒有兒子。在古代,子嗣對于傳承家族和文化有重要意義,詩人可能因此感到作品無人傳承,內心孤寂,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年老無子、作品無人理解的孤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小見大,從細微的斗蟻聲中感悟自然天性。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
憶對清陰轉午遲,杯行到手欲無辭。高山流水今何處,鴻雁南來有寄詩。
西園一游矚,正及上春時。熒熒花變色,漠漠水生姿。
溪源何處發,流水下瑤天。未到廬山下,先觀瀑布泉。
一笑相傾國便狂,影星粉赤又登場。帝到溥儀非末代,龍翔鳳翥為誰忙。
摩室興居問亦詳,祗言永訣語瑯瑯。情知豎子膏肓病,謾試庸醫補瀉方。華屋邱山真俛仰,長瓶短管付凄涼。平生曾賞窮吟者,莫訝銜哀入些章。
天空一雁飛,之子乃言歸。驛路逢秋雨,關河對夕暉。楚田菰米熟,吳國蟹螯肥。不似游京洛,緇塵染素衣。
柳條明媚欲變色,便想春思浩無涯。行人手挽不忍斷,云此生意方萌芽。
十年霄漢未蹉跎,一疏風塵奈樂何。健憶賀公辭紱晚,貧憐疏傅賜金多。青天忽落持螯手,白日殊私捉鼻歌。為問山陰春雪夜,何時卻放子猷過。
即將孤憤托紅妝,豈謂司勛竟是狂。路入湖心牽菡萏,天低漢口簇艅艎。飄搖尺五城南杜,窈窕無雙江夏黃。記得題橋還抱柱,白頭今喜兩蒼蒼。
冉冉看秋來,遠遠來無已。小病正昏茫,薄與秋蟾似。窗外砌梧飄,飄入秋窗里。試握古人書,忽覺寒生體。日日向西風,蟬語猶難已。明月出前山,漫過山塘水。攜酒坐塘沿,擪笛秋聲細。不識野山禽,入夢都幾里。野水落前溪,荷葉初初墜。時復兩三螢,彳亍荷塘里。昨日菊花開,明日楓將起。墻角看藤筇,已得秋山味。夢里故人來,夢起故人去。來去兩微茫,獨向樓頭佇。何歲不相思,去歲始相聚。共飲月中舟,醉墮江中水。
閉戶十日病骨僵,手龜發燥面色蒼。朱顏綠鬢不相待,俯仰天地為凄涼。男兒勛業竟何在,鏡中摸索求亡羊。古來相馬失之瘦,龍文虎脊空騰驤。憶昨結客少年場,呼鷹走狗勢陸梁。金盤賭酒爭五白,銀燭嬌歌彈《陌桑》。謂言富貴唾手取,吹毛插翼森開張。十年獻賦不得意,貂裘寶玦無晶光。平生酒徒漸零落,羞澀陰符垂虎囊。學書無成學劍晚,歧路側足心周章。百年冰炭滿懷抱,萬里鴻鵠方翱翔。明朝散發武陵去,夾岸桃花煙水長。
欲修封禪覓蓬萊,武節巡邊萬里回。祠灶有方能卻老,茂陵還近習仙臺。
寒溪疏影瘦,夜靜水淙淙。雪重從衣薄,煙深帶月降。不因驚碎玉,何處覓枯樁。四望江山暗,泠泠獨倚窗。
收盡吳門桃李春,圖書歸篋未全貧。小山好客能招隱,野鶴摩空恥傍人。秋月乘舟堪詠史,空齋臥雪任閑身。憐君漉酒無長物,聊贈清風一葛巾。
山行逢野叟,引我入仙源。龍耳浮云氣,龜文雜蘚痕。辟來多歲月,別置一乾坤。去后重回首,煙霞鎖洞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