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南樓納涼
溪外層樓入翠微,登臨炎酷杳如遺。
千山相掩云爭出,萬浪欲光風倒吹。
擺脫塵紛得危坐,牢籠清曠就新詩。
短衣野老遙相目,應怪官閑亦有時。
溪外層樓入翠微,登臨炎酷杳如遺。
千山相掩云爭出,萬浪欲光風倒吹。
擺脫塵紛得危坐,牢籠清曠就新詩。
短衣野老遙相目,應怪官閑亦有時。
溪水外面的高樓直入青山之中,我登上高樓,炎熱的感覺仿佛都消失了。千山相互遮掩,云朵競相涌出;江浪似要發光,風卻逆向吹拂。我擺脫了塵世的紛擾,安穩地坐著,將這清新空曠的景色融入新詩。穿著短衣的老農遠遠地看著我,應該會奇怪當官的也有悠閑的時候。
翠微:指青山。
炎酷:炎熱。杳如遺:好像都消失了。
危坐:端正地坐著。
牢籠:這里是囊括、融入的意思。清曠:清新空曠的景色。
野老:老農。相目:看著。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在炎熱時節登上司馬南樓,看到眼前自然美景,擺脫了日常事務的煩擾,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身處官場,在忙碌中尋得片刻清閑。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登樓納涼所見之景及心境。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將自然美與個人情感巧妙融合。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對自然的熱愛。
夾道開洞門,弱楊低畫戟。
簾影竹葉起,簫聲吹日色。
蠭語繞妝鏡,拂蛾學春碧。
亂系丁香梢,滿闌花向夕。
君恩已斷盡成空,追想嬌歡恨莫窮。
長為蕣華光曉日,誰知團扇送秋風。
黃金買賦心徒切,清路飛塵信莫通。
閑憑玉欄思舊事,幾回春暮泣殘紅。
七月朔方雁心苦,聯影翻空落南土。
八月江南陰復晴,浮云繞天難夜行。
羽翼勞痛心虛驚,一聲相呼百處鳴。
楚童夜宿煙波側,沙上布羅連草色。
月暗風悲欲下天,不知何處容棲息?
楚童胡為傷我神,爾不曾作遠行人。
江南羽族本不少,寧得網羅此客鳥。
蒼蒼云松,落落綺皓。春風爾來為阿誰,胡蝶忽然滿芳草。
秀眉霜雪顏桃花,骨青髓綠長美好。稱是秦時避世人,勸酒相歡不知老。
各守兔鹿志,恥隨龍虎爭。歘起佐太子,漢王乃復驚。
顧謂戚夫人,彼翁羽翼成。歸來南山下,泛若云無情。
舉觴酹巢由,洗耳何獨清?浩歌望嵩岳,意氣還相傾。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
鼓聲鳴海上,兵氣擁云間。
愿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
勞者且勿歌,我欲送君觴。從軍有苦樂,此曲樂未央。
仆本居隴上,隴水斷人腸。東過秦宮路,宮路入咸陽。
時逢漢帝出,諫獵至長楊。詎馳游俠窟,非結少年場。
一旦承嘉惠,輕命重恩光。秉筆參帷帟,從軍至朔方。
邊地多陰風,草木自凄涼。斷絕海云去,出沒胡沙長。
參差引雁翼,隱轔騰軍裝。劒文夜如水,馬汗凍成霜。
俠氣五都少,矜功六郡良。山河起目前,睚眥死路傍。
北逐驅獯虜,西臨復舊疆。昔還賦余資,今出乃贏糧。
一矢弢夏服,我弓不再張。寄言丈夫雄,苦樂身自當。
松子棲金華,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電,倏忽變光彩。
天地無凋換,容顏有遷改。
對酒不肯飲,含情欲誰待。
戟門連日閉,苦飲惜殘春。
開瑣通新客,教姬屈醉人。
請歌牽白馬,自舞踏紅茵。
時輩皆相許,平生不負身。
一斗之膽撐臟腑,如磥之筋礙臂骨。
有時誤入千人叢,自覺一身橫突兀。
當今四海無煙塵,胸襟被壓不得伸。
凍梟殘蠆我不取,污我匣黑青蛇鱗。
自君之出矣,壁上蜘蛛織。近取見妾心,夜夜無休息。
妾有雙玉環,寄君表相憶。環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
馳情增悴容,蓄思損精力。玉簟寒凄凄,延想心惻惻。
風含霜月明,水泛碧天色。此水有盡時,此情無終極。
九月西風興,月冷霜華凝。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來,草坼花心開。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
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蔓短枝苦高,縈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朝日上高臺,離人怨秋草。
但見萬里天,不見萬里道。
君行本遙遠,苦樂良難保。
宿昔夢同衾,憂心夢顛倒。
含酸欲誰訴,轉轉傷懷抱。
結發年已遲,征行去何早。
寒暄有時謝,顦顇難再好。
人皆算年壽,死者何曾老。
少壯無見期,水深風浩浩。
團扇復團扇,奉君清暑殿。
秋風入庭樹,從此不相見。
上有乘鸞女,蒼蒼蟲網遍。
明年入懷袖,別是機中練。
壻貧如珠玉,壻富如埃塵。貧時不忘舊,富貴多寵新。
妾本富家女,與君為偶匹。惠好一何深,中門不曾出。
妾有繡衣裳,葳蕤金縷光。念君貧且賤,易此從遠方。
遠方三千里,發去悔不已。日暮情更來,空望去時水。
孟夏麥始秀,江上多南風。商賈歸欲盡,君今尚巴東。
巴東有巫山,窈窕神女顏。常恐游此山,果然不知還。
君不見淮南少年游俠客,白日毬獵夜擁擲。呼盧百萬終不惜,報讐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俠好經過,渾身裝束皆綺羅。蘭蕙相隨喧妓女,風光去處滿笙歌。
驕矜自言不可有,俠士堂中養來久。好鞍好馬乞與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盡為知己,黃金不惜栽桃李。桃李栽來幾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縣盡為門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男兒百年且樂命,何須徇書受貧病。
男兒百年且榮身,何須徇節甘風塵。衣冠半是征戰士,窮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長百丈,不如當代多還往。遮莫姻親連帝城,不如當身自簪纓。
看取富貴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