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睦州劉工部 其一
政行荊楚百蠻懷,卻擁旌旄向此來。
自喜平生無枉道,豈論千里復淹才。
恩蘇疲瘵精神返,威懾奸??膽氣摧。
秋晚子陵溪上好,樽罍風雅許誰陪。
政行荊楚百蠻懷,卻擁旌旄向此來。
自喜平生無枉道,豈論千里復淹才。
恩蘇疲瘵精神返,威懾奸??膽氣摧。
秋晚子陵溪上好,樽罍風雅許誰陪。
您在荊楚之地施政,讓四方蠻夷都心懷敬服,如今又持著旌旗來到此地。您自喜一生行事正直無偏,哪會在意千里赴任會埋沒自己的才華。您的恩澤讓疲憊困苦的百姓恢復精神,威懾力讓奸邪之人膽氣盡失。秋末時節子陵溪風景正好,這風雅的飲酒聚會不知能有誰來相陪。
荊楚:古代楚國的別稱,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帶。
百蠻: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總稱。
旌旄:旗幟,這里指官員出行的儀仗。
枉道:違背正道。
淹才:埋沒人才。
疲瘵:指困苦的百姓。
奸??:奸邪之人。
子陵溪:即富春江,相傳東漢嚴子陵曾在此隱居垂釣。
樽罍:酒器,這里指飲酒聚會。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劉工部可能從荊楚之地調任睦州,詩人在其到任后,為表達對他政績和品格的贊賞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需要像劉工部這樣正直有能力的官員來治理地方。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劉工部的政績和品格。其突出特點是對官員的贊美具體而實在,從施政效果和個人品德等方面進行闡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好官員的期待和贊美。
豈無崖蜜十分甜,競愛清嚴解變甘。堪笑區區棄捐者,半途回味始知慚。蠲痾毒藥寧便舌,逆耳忠言卻利行。世上但能珍橄欖,那知言藥更甘清。
郭內名山似竺乾,蒼松白石傍清泉。林間片地皆成寶,花里諸峰并是蓮。鐘梵遠分城北寺,袈裟初悟海南禪。何人解注逍遙論,此地招攜十八賢。
洗竹遙山出,流泉到曲池。可憐波萬頃,黽勉對淪漪。
棹過錢塘莫厭遲,千峰倒翠插漣漪。居人已曉彈琴事,茂宰能歌解慍辭。
鹽飛亂蝶舞,花落飄粉奩。奩粉飄落花,舞蝶亂飛鹽。
舟子穿腰欲上天,下瀧船笑上瀧船。上瀧爭似下瀧險,一片風帆亂石邊。
行樂三春好,春來轉劇愁。鄉心悲遠望,莫上最高樓。
昨遇何翰林,宛如李供奉。離披宮錦袍,錯落琉璃甕。自言長干嬌小娃,纖彎玉窄乾紅靴。袖攜此物行客酒,欲客齒頰生蓮花。卻謂齷齪子,但飲莫相詫。令我身后名,令我作仆射。不如且共此一杯,人生有情良快哉。諸君倘過長干里,雙蛾掃盡黃金堆。
夢到江南水竹居,計程猶是五千馀。行舟過處人驚訝,為有龍光動璽書。
燈花綵勝滿舂城,高臥如何一榻清。白社苦吟憐大瘦,丹爐新熟問長生。虹流劍氣大邊合,蚌產珠胎掌上明。好踏星橋扶杖起,簫弦隊里雜吹笙。
沔南太守愚公癖,移得君山自洞庭。萬頃波濤雙砥柱,千年寰宇一虛亭。江深日永魚龍出,野曠春長草木青。欲借一區酬素志,不知誰受太玄經。
高閣敞云衢,斥鴳飛不到。奮翅及檐楹,徘徊忽長嘯。空梁亦有巢,颶風終夜號。豈不戀主人,中懷限堂奧。翱翔返蓬蒿,大鵬安足告。扶搖九萬程,望絕空長悼。鷦鷯慚一枝,飲啄從吾好。御風與乘云,引領非所造。飛飛時復鳴,優游卒此道。
君子居高位,小人在草野。借問古來人,誰為百歲者。為樂當及時,芳春足游冶。一生真大夢,萬事盡虛假。憂來對明鏡,清淚數行灑。獨有七弦琴,情性可陶寫。
蠟梅花下閉重門,小捲羅幃放月痕。冷到柔荑真似玉,借郎雙袖且溫存。
相府潭潭數十重。入門馬上氣如虹。儼然端坐黃堂上,憂國憂民俯仰中。蒙下顧,謝姑容。仙禽從此脫樊籠。當初只說常清凈,羞對先生滿面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