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樓
邑落皆山水,登樓遠目通。
從容民事外,游息圣經中。
畫餅羞虛譽,持衡尚至公。
此心難語俗,舉袂挹松風。
邑落皆山水,登樓遠目通。
從容民事外,游息圣經中。
畫餅羞虛譽,持衡尚至公。
此心難語俗,舉袂挹松風。
城邑村落都環繞著山水,登上高樓極目遠眺,視野開闊。從容地置身于繁雜的民事之外,在圣賢經典中悠游休憩。以追求虛名如畫餅充饑而感到羞愧,秉持公正如同用秤衡量一般。我這份心思難以與世俗之人言說,只好舉起衣袖迎向松間清風。
邑落:城邑村落。
遠目通:極目遠眺,視野開闊。
從容:悠閑自在。
圣經:圣賢經典。
畫餅:比喻徒有虛名,無補于實際。
持衡:比喻主持公正。
舉袂:舉起衣袖。
挹:舀,引申為承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閑適的時期,對世俗的名利有了一定的思考,想要追求一種更純粹、公正的生活和精神境界。或許當時社會存在一些追求虛名、不公正的現象,引發了詩人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公正、高潔品質的追求和對世俗虛名的摒棄。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反映了古代文人的一種精神追求。
訟庭芳草傍吳宮,驛路征車輯玉同。楓陛天高朝正月,花封人遠待春風。三年績最謳歌外,萬歲聲長拜舞中。宴罷閣門催轉對,為陳民力盡江東。
雨重垂楊綠未乾,一渠流碧弄潺潺。暝鴉過盡東風惡,獨倚衡門看遠山。
為恐他人未必知,故推善意入歌詩。非誇輦轂先彈壓,肯把寬仁作鈍遲。不但輿情都喜愜,亦聞天語有褒奇。鋪張才美終難了,只此今朝祝頌辭。
露滴萍輕,煙迷楊瘦,靜波新碧。衡門長寄烏衣,宿夢何曾相識。年年梁上,巢圮塵冷春寒,歸來快剪東風翼。為我說相思,道光陰輕易。橋北。小樓西畔,掛影棲茵,綠窗岑寂。十里秦淮,閱盡江南花陌。晚來呼伴,一句兩句溫存,沖香掠霧斜魂濕。也不解閑愁,啄殘紅飛擲。
我經懸瓠城,試作懸瓠歌。殘灰五百載,懸瓠不復峨。有唐中葉失馭將,退辱進危多詆謗。淮西孽雛手指天,百萬官兵不敢傍。長安市上晝殺人,司隸走藏魂膽喪。晉公一語破紛紜,意斷心謀神莫抗。諫書不到雙闕下,詔檢初成九天上。煌煌日月煥斧節,慘慘風云動鞬?。殿前虓虎神策軍,愬武通顏分玉帳。夜深雪花大于璧,懸孤城頭血埋仗。寒威方勁弓百鈞,凈影不搖旗十丈。已囚猰貐山更沸,再戮鯨鯢海無浪。蔡人不識緋衣兒,劍氣磨天大丞相。方城大將拜道左,犀甲金戈光炫晃。兇嚚狡眾五十秋,白日青天破昏障。兒童不遣避介冑,婦女爭來沽綠釀。入朝論功功有差,晉公之功無與讓。英雄事往名器虛,慄斯嚅唲竟相尚。外藩跋扈驕將侮,中禁深嚴嬖臣誑。山東何啻百少陽,秦苑洛陽隨板蕩。我歌懸瓠辭,歌聲頗悲壯。嗚呼,唐之覆車將誰尤,后人吊古徒哀愴。懸瓠城下流水流,懸瓠城邊牧笛唱。懸瓠歌,歌已終。君不見豐碑野火化為土,悵望文公及晉公。
醉插東籬菊滿頭,絕勝飄泊五湖游。一蓬客夢青山月,千里鄉心白雁秋。天下縉紳詩贈別,云間故舊酒澆愁。懸知桑梓非當計,又買春風白下舟。
石郎家住南山里,夜叱臥羊成隊起。砑光羅帽舞香山,金礦銀坑爛如紙。竹節短鞭鞭赤狐,山精木魅聲嗚嗚。回風蹋水過溪曲,旋折山花聘小姑。
三種真形一種稀,結成靈異少人知。莫言龍虎同源出,便是神仙立兆基。
十年朋舊嘆晨星,邂逅他鄉眼倍明。風雪吳門三日話,江湖魏闕百年情。亂山雨色連鄉郡,列宿晴光動海城。到日潮陽春正好,綠陰羸馬課農耕。
三千佳麗盡吾俅,論美端應素面尤。我愿葬身香雪海,明朝自拜萬花侯。
尋源悵何之,渺渺入荒野。裴回灌莽中,偶爾遇樵者。
花界追尋一榻涼,破除煩惱是禪房。慢揮大扇消長日,共倒深杯說故鄉。萬事到頭成畫虎,百年束手共亡羊。明朝馬首勞瞻望,此別人間更渺茫。
秦中好女勝羅敷,翡翠為裳香作車。不用相逢問夫婿,東方千騎上頭居。
龍飛天啟辟蒿萊,鳳詔求遺動地來。因笑祖生空擊楫,漢家曾見濟川才。
如畫群峰從復橫,孤煙收盡片云輕。天容常帶秋容凈,萬里碧天新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