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通甫沿牒淮東
火云燄燄野無風,淺澀河流小舸通。
尺紙遽傳朝命下,翼朝齊送使旌東。
道間覧物應多感,職外成詩寓幾筒。
王事念深忘畏景,賢勞安肯動胸中。
火云燄燄野無風,淺澀河流小舸通。
尺紙遽傳朝命下,翼朝齊送使旌東。
道間覧物應多感,職外成詩寓幾筒。
王事念深忘畏景,賢勞安肯動胸中。
熾熱的火云燃燒,野外沒有一絲風,河水淺而流速慢,小船勉強通行。很快傳來朝廷的命令,第二天大家一起送使者的旌旗向東而去。你在途中看到景物應該會有很多感觸,工作之余能寫成幾首詩。你一心想著王命之事,忘記了畏懼這炎熱的天氣,賢能勤勞的品質怎會因困難而動搖。
火云:熾熱的云,指暑熱。
淺澀:指河水淺而流速慢。
遽:迅速,馬上。
翼朝:第二天早晨。
使旌:使者的旌旗。
覧:同“覽”。
寓:寄托,這里指寫成。
畏景:炎熱的天氣。
賢勞:賢能勤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當時天氣炎熱,友人潘通甫接到朝廷命令前往淮東任職,詩人寫詩送別。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贊美其賢能。特點是情景交融,先描繪炎熱艱難的環境,再寫友人出行,突出友人的擔當。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古人送別時的情感和對賢能之士的贊賞。
仙吏繇來自錦江,棠陰千里擁麾幢。如何海上思歸興,夜夜鳧飛鶴發雙。
江上東風柳色新,片帆如駛度歸人。八千里外昌黎路,琴劍馳驅一騎塵。
世路崎嶇蜀道難,階前舞罷筑詩壇。青山明月無拘刺,看爾鸞雛百尺竿。
東華曉日照江樓,冠蓋云屯擁畫舟。借問南陽諸父老,誰能挽取舊岑侯。
蓼花新漲動孤城,千尺虹梁截岸橫。欲系仙帆無那遠,中流簫鼓望雙旌。
三年為政似君無,人道萊蕪釜有魚。留得家攜青色犢,升朝自駕舊來車。
竹枝詞和古桐鄉,去思渾牽江水長。遙憶東華松獨倚,殘株猶足比甘棠。
短亭過盡長亭到。未忍過征棹。天涯自是別離身。更折一枝楊柳、贈行人。
淮陰堤上殘陽里,暮草連空翠。一樽別酒苦匆匆。還似隴頭流水、各西東。
五臺連朔漠,師住最高峰。
塞角先寒磬,龕燈徹曉烽。
胡兒瞻法座,武士謁金容。
及夏開禪室,涼飆起壑松。
也知無鬼瞰高明,
紙閣中間萬事輕。
不愿人呼貴公子,
只圖身作富書生。
櫻桃子熟竹初肥。南園晝啟遲。蜂房濾粉暗成脾。畫垣生綠衣。
蒲雨漲,柳橋低。秋千深院迷。杜鵑啼歇最高枝。有人還未歸。
拒霜花發傍妝樓。樓前細水流。隔花初日上簾鉤。美人樓上頭。
開碧篋,瀉紅油。鏡邊長坐愁。鴛鴦瓦熱露華浮。玉釵寒未抽。
蒼松十萬株,樓擁蒼松內。
一面有欄桿,卻與明湖對。
橋連曲曲堤,堤上山如黛。
雪壓釣魚舟,更在梅花外。
湄溪新水碧如苔,溪上垂楊夾岸栽。詩酒畫船來住慣,眼明鷗鷺不相猜。
過雨溪山古木齊,亭臺清閟綠陰迷。黃鶯亦似憐佳境,飛去飛來不惜啼。
誰賦同袍,匣不住、香城劍氣。搔首問、天真無語,狂歌斫地。鐵艦竟成笳鼓會,金門應有魚龍戲。喜當途、函電正交馳,期君至。
工言語,端木賜。和書字,青蓮李。寓干戈玉帛,書生戎帥。一路平安如我祝,千秋功業從茲起。挹蘭言、舟次表心情,吾歸矣。
才人老去伴巖阿,贏得長生劫不磨。
琴鶴歸來身健在,木雞養到氣平和。
著書時染淋漓筆,宴客新成安樂窩。
城北徐公歸里晚,莼鱸飽食讓公多。
落日賓朋醉帽斜,
笙歌一曲上云車。
頗知春色隨軒去,
不見東庵滿檻花。
全卦定兇吉,
逐爻殊否臧。
頃刻有變易,
縱橫無典常。
稍稍暝色添,悠悠遠山縮。
秋聲何方起,馀韻入修竹。
興來不知癡,橋外一筇獨。
燈光小市鬧,人語深院肅。
惟應無歸云,背向檐下宿。
漫叟一亭古,琴尊續舊游。
風泉滿清聽,天地入高秋。
茶味靜中永,詩魂醉里收。
蒼梧故炎徼,勝跡待冥搜。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盡性時。
若圣與仁雖不敢,樂天知命又何疑。
恢恢志意方閑暇,綽綽情懷正坦夷。
心逸日休難狀處,堯夫非是愛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