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甫彥文至
昏昏山雨鎖春暉,褊邑蕭條客至稀。
憐子遠來求所益,愧予無術慰焉依。
文章未易論高出,行誼當須及庶幾。
幽閣群書足游意,圣賢雖邈欲誰歸。
昏昏山雨鎖春暉,褊邑蕭條客至稀。
憐子遠來求所益,愧予無術慰焉依。
文章未易論高出,行誼當須及庶幾。
幽閣群書足游意,圣賢雖邈欲誰歸。
昏暗的山雨籠罩著春天的光輝,偏僻小城一片蕭條,客人稀少。憐惜你們遠道而來想有所收獲,慚愧我沒有辦法安慰你們的依靠。文章難以輕易評判高低,品行道義應當做到接近完美。幽靜樓閣里群書足以讓人心神暢游,圣賢雖然久遠,又該歸向誰呢?
昏昏:形容天色昏暗。
褊邑:偏僻的小城。
憐:憐惜。
庶幾:差不多,接近。
邈:久遠。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褊邑蕭條客至稀”可推測詩人身處一個偏僻之地。友人德甫、彥文遠道而來,詩人可能因自己才學有限無法很好地幫助友人而心生愧疚,在與友人交流文章和品行等問題時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友人來訪展開,體現(xiàn)了詩人對學問和品行的重視。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交流學問、追求道義的風氣。
鳥道玄關方打脫,刀山劍樹又躋攀。老來別得安身法,八面朱門夜不關。
鄰翁走相報,隔窗呼我起。數(shù)日不見山,今朝翠如洗。
誰將幽韻瀉朱繩,贏得風神寄野僧。澧上國香還幾種,欲鈔花譜問零陵。
湖灣小婦歌采菱,蕩舟曲曲花相迎,花開鏡里搖明星。搖明星,妒華月。郎不歸,怨花發(fā)。
江心一柱障波流,再入煙云豁兩眸。近海疑從天外望,憑虛如向斗間游。乾坤萬里誰函蓋,南北經(jīng)年自去留。泣血迸空憐杜甫,杖藜不盡古今愁。
滟滪堆頭一葉舟,半年人共水東流。平生快意才如此,不數(shù)東南數(shù)十州。
闔閭城外亂鶯啼,笠澤春深水滿陂。好買扁舟載圖畫,布帆東下若耶溪。
細韻風中遠,寒青雪后濃。繁陰堪避雨,效用待東封。
沿溪復踐云,云邊訪道人。水聲齊入耳,山色來繞身。聞君話經(jīng)濟,使我開精神。少微星在此,飛詔何因循。
寶塔窗開日影南,偶瞻龍象一停驂。含元氣滿三千界,舍利光搖五百龕。裊裊閬風隨遠步,濛濛花雨散微酣。上乘別有通玄理,豈獨僧家不解參。
故址耕殘草樹秋,無人曾見鹿來游。甬東亦是當時月,不照笙歌只照愁。
悵哀弦罷撫,對流水,問歸期。奈蜃氣浮天,腥埃匝地,誰護荷衣。凄迷。亂煙落照,向吳臺、苦聽夜烏啼。一樹新桐漲綠,半輪孤月?lián)P輝。支離。瘦影自相依。幾處動荒雞。便為伊憔悴,惜花心事,祇有天知。低徊。小窗短榻,禮空王、夢逐片云飛。醫(yī)得眾生無盡,休論芥子須彌。
已表隋珠各自攜,更從瓊殿立丹梯。九華燈作三條燭,萬乘君懸四首題。靈鳳敢期翻雪羽,洞簫應或諷金閨。明朝莫惜場場醉,青桂新香有紫泥。
群公得句鏘鳴球,司寇引杯登綵舟。金函奉表江東發(fā),銀漢乘槎天上游。六月滄洲不知暑,夜泊風煙渺何許。遠勢斜分清泗流,新涼早入長楊樹。羨公懷抱有馀清,臨流見月幾詩成。調高白雪誰同和,行愛青山自問名。公今去國巳經(jīng)時,星履重來上赤墀。皋陶淑問持邦憲,閱道清忠結主知。純皇當日擢群英,三十馀年并列卿。廟堂正藉經(jīng)綸業(yè),江海猶傳冰糵聲。
之子來何暮,相思漫倚樓。望窮平楚月,魂斷錦溪流。對酒不成醉,看云何處留。幾回沙浦上,數(shù)盡往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