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寄景升仲誠二同官
兩道幾千里,殘炎七月天。
累囚念濡滯,匹馬重遷延。
夜宿荊榛際,朝行虎豹前。
幡思竹軒好,擁事亦神仙。
兩道幾千里,殘炎七月天。
累囚念濡滯,匹馬重遷延。
夜宿荊榛際,朝行虎豹前。
幡思竹軒好,擁事亦神仙。
兩條道路綿延幾千里,七月盛夏酷熱未消。我掛念著被囚禁的人行動遲緩,獨自騎馬更是緩慢前行。夜晚在荊棘叢中住宿,清晨在虎豹出沒之地趕路。忽然想起竹軒的美好,能在那里閑居也是神仙般的日子。
兩道:指兩條道路。
殘炎:殘余的炎熱,指七月還未消退的暑氣。
累囚:被囚禁的人。濡滯:行動遲緩。
遷延:拖延、緩慢前行。
荊榛:荊棘叢。
幡思:突然想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七月炎熱之時,身處漫長而艱險的旅途之中。可能當時社會存在一些動蕩或事務,導致有囚犯被羈押,詩人作為官員在處理相關事務的途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旅途艱辛與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環境描寫展現旅途艱難,對比手法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官員的生活片段和情感。
秋風七月動燕關,
云散金臺游子還。
欲上高樓重愁思,
海濤東望阻天山。
晚寒釅、沈云罥網,細雨微纈。簾際酸風乍掣。霏花漸釀暮雪。記昨夜、星辰前夜月。小樓畔、綠酒香冽。悵贈佩、傳箋俊游侶,今宵惇輕別。
思結。夢中翠管凄咽。念霧鬢、煙鬟驚鴻態,楚楚清露怯。嗟鳳思鸞愁,都付啼鴂。怨歌斷闋留淚痕,看取斑斑淚血。
瀛海塵飛紅桑折。銀云浦、暗停畫楫。舊盟穩、瑤緘回藎篋。在天愿、比翼鶼鶼萬籟寂。靈犀肯向籠鸚泄。
問子游何之,長嘯而不言。民生悲局促,輕舉思浮天。
寄軀于飛蓬,陽風乘飄然。夜光無自耀,明膏不自煎。
服丹身無影,所至如云煙。贈子寂寞床,玄虛為廣旃。
行行至青原,朝夕聊安禪。白發穢光儀,年華亦已暮。
如彼蘭蕙芳,離披向霜露。子才逸卿云,復有鸞龍度。
慷慨泣明珠,光輝誰不顧。吳越多知音,而今重詞賦。
聞子父兄名,新知盡成故。行矣路方長,時時望丘墓。
莫即學蘇耽,仙成上煙霧。
田田香葉滿橋陰,
鏤玉仙葩照玉潯。
應恐天姿太明潔,
淺紅微綠護芳心。
遠來無物示拳拳,
到老生涯尚闕然。
坐久但貪情話好,
又勤雞黍費囊錢。
玄云起丘山。祥氣萬里會。龍飛保蜿蜿。鳳翔何翙翙。
昔在唐虞朝。時見青云際。今親游萬國。流光溢天外。
鶴鳴在后雷鋒。清音隨風邁。成湯隆顯命。伊摯來如飛。
周文獵渭濱。遂載呂望歸。符合如影饗。先天天弗違。
輟耕綜時綱。解褐衿天維。元功配二王。芬馨世所稀。
我皇敘群才。洪烈何巍巍?;富刚魉谋怼鷿砣f機。
神化感無方。髦才盈帝畿。丕顯惟昧旦。日新孔所咨。
茂哉明圣德。日月同光輝。
柳眼傳情,花心蹙恨。春風處處關方寸。
朱簾卷盡畫屏閑,云鬟半亸羅衣褪。
燕語鶯啼,日長人困。魚沈雁斷無音信。
琵琶聲亂篆煙斜,寸腸欲斷無人問。
曉鶯無賴,也把啼痕,花間沾灑。
幾絲絨線,東風分派,暗將濃淡配。
繡勻白白紅紅態,黃和黛。
野圃層層界。
朝來小摘簾外,趁他微雨賣。
遠臣真與近臣殊,世事無言只漫吁。
縲紲未先迎使節,綈袍翻辱賁僑居。
塵埃泯泯憐初志,愁思源源續舊書。
近侍只今難浪跡,杜陵千載不欺予。
郁郁南山松,亭亭千空青。
結根既以固,天籟自為鳴。
雨露不成滋,冰雪莫為零。
鸞鳳朝暮棲,虬龍宛自驚。
匠石構明堂,思采以作楹。
作楹非不好,無乃彫吾貞。
誰識入地脂,已作千歲苓。
獨對寒檠事短吟,
有懷偏向故人深。
卻因華扁生新感,
惆悵春風萬古心。
湘江好,城郭帶江斜。官柳渡頭朝系馬,估帆堤畔晚歸鴉。水上有人家。
湘江好,樓閣隱高層。白入空江三里霧,紅搖半夜一痕燈。獨客畫闌憑。
湘江好,洲渚暮潮中。打槳又添三尺浪,歸帆時送一聲鐘。煙雨太溟蒙。
湘江好,山水最清明。曉起漁家貪曬網,夜涼歌舫學彈箏。人去遠峰青。
湘江好,浮黛是君山。種偏靈妃新淚竹,畫成湘女小眉彎??沾溆袩o間。
湘江好,競渡有龍舟。遠見旌旗搖隔岸,近聞簫鼓沸中流。淘盡暮江愁。
湘江好,帆樹岸邊齊。鷗影白迷天外路,鵑魂紅過夕陽西。春漲乍平堤。
湘江好,士女踏青期。宮樣鞋幫還卻步,蘇州風景學裁衣。嬌勝若耶溪。
湘江好,風景最宜春。魚買江村低論價,酒沽山店薄能醺。處處子規啼。
湘江好,風景最宜秋。潮落千帆爭樹出,江清雙鳥向人愁。沉醉洞庭舟。
一夜江門春水生,
東風吹浪海云輕。
從來不識王侯面,
兩兩漁舟盡日橫。
玄云蕭瑟望鄉臺,雪影霜聲雁自哀!
消息鸰原家難后,行藏蜃市國仇來。
孤蹤橫被黃金笑,晚節爭禁白發猜。
回首故園花萼冷,誰知三徑總蒿萊!
閣雪峰陰未肯明,
臥聽寒玉瀉檐聲。
官居不事閒來往,
閉戶焚香養性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