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遂州太守李安上年兄見貽
擁麾遙想陟崔嵬,驟喜清談復屢陪。
攀桂當年追遠趾,偃藩今日仰高才。
如公閎博難淹外,顧我迂疏任儻來。
相遇且宜忘倍道,暫同持酒賦層臺。
擁麾遙想陟崔嵬,驟喜清談復屢陪。
攀桂當年追遠趾,偃藩今日仰高才。
如公閎博難淹外,顧我迂疏任儻來。
相遇且宜忘倍道,暫同持酒賦層臺。
遙想您持節登上高山,我突然欣喜能多次陪您清談。當年我追隨您如攀桂般努力,如今您鎮守一方我敬仰您的高才。像您這樣淵博的人不應久在外地,而我迂腐疏闊任憑命運安排。我們相遇應忘卻距離遙遠,暫且一同持酒在高臺上賦詩。
擁麾:持節,指擔任州郡長官。
陟崔嵬:登上高山。
攀桂:比喻科舉登第,這里指追隨對方。
遠趾:前人的足跡,這里指對方。
偃藩:指鎮守一方。
閎博:淵博。
淹外:久在外地任職。
迂疏:迂腐疏闊。
儻來:意外得來,指命運安排。
倍道:兼程,這里指距離遙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推測,當時李安上擔任遂州太守,詩人與他有交往。可能是在二人相聚時,李安上贈詩給詩人,詩人以此詩相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時期,文人之間交流頻繁,相互以詩歌唱和表達情感和才華。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李安上的敬仰與贊賞,以及自身感慨。其突出特點是語言文雅,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社交和詩歌創作風貌。
欲整別離情,怯對尊中酒。野梵幽幽石上飄,搴落樓頭柳。不系黃金綬。粉黛愁成垢。春風三月有時闌,遮不盡、梨花丑。
疏英乍蕾馀寒淺。蹋枝小鵲嬌猶顫。謾炷水沈香。簾波不是湘。 清愁支酒力。畏聽江城笛。恁忍說華年。垂垂欲暮天。
簫鼓卻微寒,猶是芳菲時節。分付塞鴻歸后,勝一鉤寒月。雙垂錦幄謝殘枝,馀香戀衣結。又被鳥聲呼醒,似征鞍催發。
一門相種,勝河英岳粹,共扶昌箓。夾輔正宜資魯衙,左右秉持鈞軸。緩駕輕車,任回虎節,何事勞山國。東民欲靖,作新少借康叔。 況是鸑鷟佳辰,雪霜深處,秀孕椿松綠。天意特教榮晚節,挺挺世臣喬木。繡斧功成,袞衣促觀,莫恨公歸速。一陶和氣,要令天下蒙福。
臘后寒收,柳眼青歸,梅花笑生。正陽和有腳,日邊送暖,洪鈞換軸,天上回星。試巧春盤,介眉春酒,生意從頭樂意新。須知道,是東風近也,玉燕逢辰。 舉頭閶闔開明。便穩駕輕車熟路行。向玉堂青瑣,從容灑翰,長淮赤壁,談笑麾兵。周洛猶塵,商巖未雨,天下蒼生望太平。休盤澗,任清溪九曲,不放舟橫。
玉箸凝腮憶魏宮,朱弦一弄洗清風。 明晨追賞應愁寂,沙渚煙銷翠羽空。
千絲風雨萬絲晴。年年長短亭。暗黃看到綠成陰。春由他送迎。 鶯思重,燕愁輕。如人離別情。繞湖煙冷罩波明。畫船移玉笙。
天闊玉屏空。輕陰弄、淡墨畫秋容。正涼掛半蟾,酒醒窗下,露催新雁,人在山中。又一片,好秋花占了,香換卻西風。簫女夜歸,帳棲青鳳,鏡娥妝冷,釵墜金蟲。 西湖花深窈,間庭砌、曾占席地歌鐘。載取斷云歸去,幾處房櫳。恨小簾燈暗,粟肌消瘦,薰爐煙減,珠袖玲瓏。三十六宮清夢,還與誰同。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
玉纖間捻花間集。赤闌干對芭蕉立。 薤葉晚生涼,竹陰移小床。 拗蓮牽藕線,藕斷絲難斷。 彈水沒鴛鴦,教尋波底香。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褒衣博帶滿塵埃,獨自都堂納卷回。蓬巷幾時聞吉語, 棘籬何日免重來。三條燭盡鐘初動,九轉丹成鼎未開。 殘月漸低人擾擾,不知誰是謫仙才。 白蓮千朵照廊明,一片升平雅頌聲。 才唱第三條燭盡,南宮風月畫難成。
街檐插綴翠柳。憔悴清明后。淚臘堆香徑,一夜海棠中酒。枝上酸似豆。鶯聲驟。恨軟彈箏手。 揾眉袖。嘶總過盡平燕,綠襯飛繡。沈紅入水,漸做小蓮離藕,亭冷沈香夢似舊。花瘦。欲留春住時候。
門隔花深夢舊游。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于秋。
山色低銜小苑,春云暗宿空庭。秋千無月冷雙繩。閑卻畫欄人靜。一夜海棠如夢,半窗銀燭多情。好花留不到清明。日日陰晴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