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帝挽辭二首 其二
檢玉將封岱,遺弓已上僊。
新陵崇永裕,舊節罷同天。
哀仗愁云外,悲笳慘月邊。
攀髯臣子恨,萬淚欲成川。
檢玉將封岱,遺弓已上僊。
新陵崇永裕,舊節罷同天。
哀仗愁云外,悲笳慘月邊。
攀髯臣子恨,萬淚欲成川。
本打算去泰山封禪祭天,皇帝卻駕崩升仙。新的陵墓名為永裕陵,以往慶?;实壅Q辰的節日也不再舉辦。哀悼的儀仗在愁云之外,悲凄的胡笳聲在慘月之旁。臣子們像黃帝臣子攀龍髯一樣,懷著無法挽留皇帝的遺憾,萬千淚水都要匯成河流。
檢玉:古代封禪儀式中,將玉牒文書用金泥封緘,稱為檢玉。
封岱:即封禪泰山。
遺弓:皇帝去世的委婉說法。
上僊:指皇帝駕崩。
永裕:宋神宗的陵墓名。
同天:宋神宗生日為同天節。
哀仗:哀悼儀式中的儀仗。
悲笳:悲涼的胡笳聲。
攀髯:傳說黃帝乘龍升天時,臣子們攀著龍須想跟上去。
此詩是宋神宗駕崩后所作。宋神宗在位時支持王安石變法,試圖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他的去世對北宋朝廷產生重大影響,詩人在此時創作此詩,表達對皇帝的哀悼。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宋神宗駕崩。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莊重典雅。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從側面反映當時政治和文化氛圍。
何幸含香奉至尊,
多慚未報主人恩。
草木盡能酬雨露,
揚子解嘲徒自遣,
馮唐已老復何論。
分行接綺樹,
倒影入清漪。
不學御溝上,
春風傷別離。
古人非傲吏,自闕經世務。
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
清風明月苦相思,
蕩子從戎十載余。
征人去日殷勤囑,
歸雁來時數附書。
欲逐將軍取右賢,
沙場走馬向居延。
遙知漢使蕭關外,
愁見孤城落日邊。
吹簫凌極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
大羅天上神仙客,
濯錦江頭花柳春。
不為碧雞稱使者,
唯令白鶴報鄉人。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涼州城外少行人,
百尺峰頭望虜塵。
健兒擊鼓吹羌笛,
共賽城東越騎神。
北垞湖水北,雜樹映朱闌。
逶迤南川水,明滅青林端。
玉窗螢影度,金殿人聲絕。秋夜守羅帷,孤燈耿不滅。
宮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疏。那堪聞鳳吹,門外度金輿。
怪來妝閣閉,朝下不相迎。總向春園里,花間笑語聲。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仄徑蔭宮槐,
幽陰多綠苔。
應門但迎掃,
畏有山僧來。
安得舍羅網,拂衣辭世喧。
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