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陳安道書知移邑名次
安道枉書自東都,報我外移春可凖。
予方寂處藜藿空,蓄縮僅同枯壤蚓。
聞之雖喜良自嗟,仕豈為貧今頗近。
男兒有志期必行,五斗折腰何足愍。
安道枉書自東都,報我外移春可凖。
予方寂處藜藿空,蓄縮僅同枯壤蚓。
聞之雖喜良自嗟,仕豈為貧今頗近。
男兒有志期必行,五斗折腰何足愍。
陳安道從東都寄來書信,告知我他外調任職的時間大概在春天。我正寂靜地生活,家中只有野菜,像枯土里的蚯蚓般蜷縮。聽到消息雖喜但也自嘆,為官難道只是為了擺脫貧困,如今我離此也不遠了。男兒有志就應去實現,為五斗米折腰不值得憐憫。
枉書:敬辭,指對方屈尊寫信。
外移:指外調任職。
藜藿:指粗劣的飯菜。
蓄縮:蜷縮、退縮。
五斗折腰:用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指為微薄的俸祿而屈身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生活清苦,處于不得志的狀態。友人陳安道從東都寄信告知外調之事,引發了詩人的感慨,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友人外調的態度,以及自身堅守志向、不貪戀名利的情懷。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人格追求。
汩沒知何事,摧頹欲暮年。劍鳴長自匣,琴弄更須弦。落落心元在,星星發可憐。與君三嘆息,不忍話前賢。
一幅湘煙半掩門,幾雙春燕繞黃昏。每當月到通花氣,不待風來作水痕。軟語欲傳斜見影,秋波遮斷暗銷魂。為誰反掛珊瑚冷,愁坐空宮憶舊恩。
疊鼓沈陰,粉梅飄晝馀寒釅。社前雙燕不歸來,梁畫凝塵掩。容裔絲楊翠飐,怯東風、新愁瀲瀲。才收鐙火,未結秋千,芳情凄艷。無故黃鶯,背人啼濕沈香檻。一春歡事水東西,除酒消愁靨。別夢銀屏萬感,正移心、箏弦未斂。笑聲歸路,灑面狂花,黃昏塵黯。
我入豫章城,勢危如累卵。千鈞拌一擲,此生分不免。故人鄒與郭,建義集楚產。先后赴重圍,吾死獲少緩。誰知險方出,逆焰倏西燀。巍巍半壁山,孰使豺虎滿。坐令長江險,千里失扃管。赴救既慚遲,周防尤愧晚。艱虞襄漢深,辛苦蘄黃遠。死生寄戎馬,性命實危淺。郭侯忽告別,臨歧重繾綣。道途有荊榛,何鄉是夷坦。涼秋風雨多,中夜離愁綰。來生會有期,今生各黽勉。
斗風鹢退不忺飛,還似當年過宋時。又似雪舟人興盡,歸時卻是順風吹。見時無事去還思,往往來參去不辭。弗是山林傲軒冕,澹臺有請獨無私。
落日高樓席更移,朱闌粉堞擁參差。山連象嶺回成扆,郭帶榕溪曲作池。玉軫清商翻調古,華燈寒燼醉歸遲。知君瓜已東門熟,莫惜頻頻倒接?。
金虎行肅殺,山樹悉衣赭。瑟風蕩瓊華,崇城闃如野。彀弩射高墉,鷹隼不能下。日月無瞆聾,江河忽喑啞。誰將乘龍淵,空望游車馬。
點點清清冷冷,聲聲瑟瑟瀼瀼。書燈隱約照回廊。隔雨吟聲嘹喨。死草何曾沾潤,寒林依舊凋傷。回春畢竟待青陽。人與枯枝一樣。
西山春晝別,兩袖落梅風。不見小龍渚,尚聞隔渚鐘。樽前荇葉白,舵尾茶華紅。仙境杳然杳,酸吟雨一篷。
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一夜落花雨,滿城流水香。
一脈同澄湛,分流到各家。竹爐新火活,甌面乳生花。雨過才移種,風來已滿林。庭空還汛掃,留著貯清陰。到此無俗客,何妨款竹扉。山花能作供,林月送將歸。林里光初出,湖中氣欲來。好隨松影去,且放竹扉開。
黃帝術,玄妙美金花。玉液初凝紅粉見,乾坤覆載暗交加,龍虎變成砂。
桃源洞里神仙闈,絕嶠浮空望欲微。樂奏笙篁青嶂翠,杯傾瓊液紫霞飛。聳身松杪星河近,控馭山頭鹿猱歸。洞口主人煩指點,若為茶灶若為磯。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蹄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風。成陣飛花舞落紅。軒軒意,衫袖欲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