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溪懷古十篇 掛鶴臺
污俗正朋亡,歸來臥空谷。
養鶴不成雙,相從守幽獨。
素羽信非群,孤唳杳無續。
高臺委荒榛,追想人如玉。
污俗正朋亡,歸來臥空谷。
養鶴不成雙,相從守幽獨。
素羽信非群,孤唳杳無續。
高臺委荒榛,追想人如玉。
污濁的世俗中正直的人紛紛逝去,(主人公)歸來后隱居在空曠的山谷。養鶴卻沒能成雙成對,只能相伴著守著這份清幽孤獨。潔白的鶴羽表明它確實不與凡鳥同群,孤獨的鳴叫后再無后續聲響。高臺如今已被荒榛覆蓋,追想起那個人如美玉般美好。
污俗:污濁的世俗。
朋亡:眾多正直的人死去。
幽獨:清幽孤獨。
素羽:潔白的羽毛。
委:舍棄,這里指被荒榛掩蓋。
人如玉:形容人品德美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風氣污濁,正直之人難以立足。詩人可能是看到社會的亂象,有感而發,借掛鶴臺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通過描繪掛鶴臺的現狀,表達對高潔品質的崇尚和對世俗的批判。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審美。
射雕方罷。空磧時驅馬。仰望黃云渾似掛。斜日烏喇山下。平川落照涂金。牛羊點點成群。爭道前程不遠,依然惱殺行人。
江山紛擾驚危殆,身世蒼茫感變衰。雙鬢華顛難掩飾,一筇靈壽強撐支。如君吏隱知清甚,似我閒居轉悵而。兩點金焦時俯仰,白云紅樹屢神馳。
天風九萬未云摶,欲向人間問一官。病里山林閒處老,眼前今古夢中看。道才消長論何節,棋又輸贏看幾盤。花鳥無窮春漸到,已拚扶醉上吟鞍。
今日重九宴,去歲在京師。聊回出省步,一赴郊園期。嘉節始云邁,周辰已及茲。秋山滿清景,當賞屬乖離。凋散民里闊,摧翳眾木衰。樓中一長嘯,惻愴起涼飔。
小園雨過草離離,寂寞葵榴又一時。載酒客來閒問字,催租人去更吟詩。一杯淡粥學僧供,三尺高床避鬼吹。百歲光陰行六十,世間何許鳳凰池。杖藜竹外獨徘徊,嘆息人間幾劫灰。燕頷素無難食肉,蟹螯才有便持杯。世人枉是皆欲殺,明主何嘗肯棄才。多謝諸公共推挽,公車時亦到蒿萊。公車縱肯詔遺民,宣發蕭蕭已滿巾。美景昔時多樂事,豐年今日有饑人。翻云覆雨憐輕薄,洗眼開懷任屈伸。野鶴瘦軀馴鹿性,此時寧復繪麒麟。華發思鄉去苦遲,人民城郭總成非。九原可作吾誰與,三徑就荒胡不歸。詩思寂寥無腹稿,病軀憔悴減腰圍。有時夢與鐘期遇,閒拂枯桐按玉徽。
晝寂寂兮堂陰,烏畢哺兮蛩吟。姑號兮少子,婦哭兮夫君。天何道兮有此,地何神兮可憑。念門祚兮未已,幸一息兮千金。慨輕塵兮弱草,愿嗣姑兮徽音。瞻既拱兮墓木,誓同穴兮孤岑。宛修靈兮不昧,諒匪石兮我心。駢白首兮受祉,裕潛德兮后昆。
流水桃花繞縣城,玉琴彈徹韻偏清。旅魂已化南飛雁,誰復悠悠問濯纓。
住山境界問如何,女子雙鬟鬢已皤。覿面不逢休更會,白云飛過舊山河。
顛越全于酒,困窮樂吾天。不材山之木,婆娑永其年。
曾領蒼梧部,今歸庾嶺風。聲名人口里,事業鬢絲中。高論真難得,清操道已窮。蘭亭一盂水,遲我暮年逢。
憂國憂民何日休,便教后樂也無由。年來最念長江事,怕與寅初一樣愁。
且復須臾坐,夕陽山氣佳。人歸煙雨寺,春到海棠花。茜甲緣畦吐,青溪帶郭斜。樓臺深隱隱,種竹定誰家。
窮廝煎,餓廝吵。古岸風高,玉壺春曉。
作此無期別,其如我老何。云山三晉遠,朋好五羊多。羽翮宜軒翥,圭璋在琢磨。年年來去雁,莫忘系書過。
綠綺紫絲步障,紅鸞彩鳳仙城。誰將三十六陂春。換得兩堤秋錦。眼纈醉迷朱碧,筆花俊賞丹青。斜陽展盡趙昌屏。羞死舞鸞妝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