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星觀
南津古觀已半摧,老松千尺黃蒲開。
禮斗層壇故基在,真人一去終不來。
終不來兮往何許,朝瀛洲兮莫玄圃。
應笑營營世上人,轉手已為泉下土。
南津古觀已半摧,老松千尺黃蒲開。
禮斗層壇故基在,真人一去終不來。
終不來兮往何許,朝瀛洲兮莫玄圃。
應笑營營世上人,轉手已為泉下土。
南津的古老道觀已經大半坍塌,千尺高的老松樹旁黃菖蒲盛開。禮拜北斗的層壇舊基還在,修道的真人一去就再也沒回來。再也不回來啊,那去了哪里?早上在瀛洲,晚上到玄圃。真應該嘲笑世上那些忙碌鉆營的人,轉眼間就成了黃泉下的枯骨。
南津:地名。
黃蒲:即黃菖蒲。
禮斗層壇:禮拜北斗星的多層祭壇。
真人:道家稱存養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
瀛洲:傳說中的仙山。
玄圃:傳說中昆侖山頂的神仙居處。
營營:形容忙碌、追求名利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可能當時詩人看到南津古觀的破敗,聯想到修道之人的超凡境界,對比世上人的追名逐利,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世事無常,諷刺世人的功利。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
雖知自古有言酬,倍獲佳篇卻重留。
襲璞固宜資一笑,報瑤何意足多求。
詞源浩若江河注,筆力成如造化秋。
詢度余閑吟詠作,豈非夫子德公休。
林沼春歸后,幽芳日益添。
芭蕉翠羽扇,蘆筍碧牙簽。
薄靄籠夷逕,微波蕩曲簷。
主人山野性,杖屨此無厭。
去望猶三夕,光華宛矣同。炎天幾及半,午夜喜當中。
爽氣乾坤滿,清輝宇宙通。恍瞻銀界白,遽失火云紅。
庭葉霜花泛,池波雪色融。閭閻消烈暑,寥廓散輕風。
快若離深甑,飄然出大籠。秋毫歸一鑒,宿翳卻千重。
誰弄桓伊笛,徒思范蠡篷。魁杓俄轉北,箕尾漸回東。
林靜疏瑤圃,橋虛臥玉虹。余涼入幽室,暗霧泫深叢。
緯象光仍小,銀河派自洪。依希太清境,仿佛廣寒宮。
鳥宿群疑定,人閑萬慮空。調琴閑對客,酌酒旋呼童。
莫語身兼世,休論萍與蓬。且來明月下,舉白聽梧桐。
閏月春光助物華,杏園迎賞欲開花。
晝慵閨繡工猶淺,曉起宮妝色漸佳。
裊裊風枝偏弄送,酣酣煙蕊自交加。
對君安得辭昏醉,更作狂歌恣所夸。
雨余秋氣逼幽齋,時動新篇雅奏諧。
不是溪山清耳目,自緣冰雪滿襟懷。
榮名疣贅心都棄,世事毫毛力已排。
唯有鑒湖風月近,賀公前跡可為儕。
東風爛漫巨江南,林薄余花十二三。
隱隱游絲飛日影,娟娟戲蝶舞春酣。
獨旗共愛茶芽嫰,佳境俱憐芋蔗甘。
談屑不宜虛永晝,長岐分背謾停驂。
同年同第復同門,計治同為待次人。
一紀清時共濡滯,兩身孤宦各艱辛。
不要鐘鼎須耕道,未遂山林為食貧。
吾黨襟期當自信,且隨天意養輪囷。
有子任清時,夫人新拂衣。
人生到此樂,天數奈相違。
壸肅風規在,匳閑粉澤微。
云愁寒壟暮,何處是魂歸。
云翳前山雨腳長,灑然清氣動蓮塘。
花中潤色添來美,葉上繁聲過去忙。
紅面渾羞泣珠淚,翠盤微重瀉瓊漿。
蕭蕭古縣無公事,贏得澄神坐冷床。
去歲清明富水濱,今年舊里遘芳辰。
風流蕭灑殊前日,花木依稀似故人。
游覽不宜辭爛熳,別離還復在逡巡。
暫閑幸可頻吟醉,春色當于我輩親。
君恩無遠近,千里到山城。
人意方均喜,天心為降霙。
旌旗增德色,簫鼓變和聲。
盛際千年會,誰將史冊評。
洞庭秋旦好,余霧尚懷山。
日色一竿際,波光萬頃間。
宿商鳴櫓去,夜網得魚還。
佳趣知多少,濡毫恨思慳。
鈴下雕盤送,山蔬雅惠沾。
亂絲銀鯽鲙,交疊玉龍髯。
日膳榮分美,晨羞荷見添。
題詩授來使,珍重豈知饜。
洗滌炎蒸夕雨涼,瞥然行役過鄰邦。
旅懷耿耿通秋漏,征舸蕭蕭倚暮江。
禮豆輙辭蘄義許,緒言傾聽祇心降。
莫疑跡以便奔走,云下孤親雪鬢雙。
馬頭今日向西行,仆馭欣欣腳力生。
白雪波濤離海國,黃金宮闕想京城。
墻間笑語群兒集,木末沖飛獨鳥驚。
從此歸程宜倍道,解鞍須到眾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