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孫紫微同郡侯石太尉見訪
誰共東郊訪懶魁,一時文武盡奇才。
朱衣列到柴門住,皂纛隨穿竹徑來。
乍照兒童戈似雪,忽驚猿鶴鼓如雷。
眼看兩地翱翔去,溪上無由更接陪。
誰共東郊訪懶魁,一時文武盡奇才。
朱衣列到柴門住,皂纛隨穿竹徑來。
乍照兒童戈似雪,忽驚猿鶴鼓如雷。
眼看兩地翱翔去,溪上無由更接陪。
是誰和東郊的人一同來拜訪我這個慵懶之人呢?一時間文武官員都是奇才。穿著朱衣的官員列隊到柴門前停下,黑色大旗隨著隊伍穿過竹徑而來。兵器如白雪般突然映入兒童眼中,鼓聲如雷般忽然驚到猿鶴。看著他們向兩地高飛而去,我在溪邊無法再陪他們了。
懶魁:作者自謙之詞,指慵懶之人。
朱衣:古代官員所穿的紅色官服,這里指官員。
皂纛(dào):黑色的大旗。
戈似雪:形容兵器在陽光下閃耀如白雪。
猿鶴:指代山林中的動物,也暗指隱居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題可知,孫紫微和石太尉同來拜訪作者。當時作者可能處于隱居狀態,面對官員的到訪,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官員來訪之事,突出了來訪官員的才華和儀仗的威嚴。其特點是將官場與隱居生活場景對比描寫。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交場景和文人心態。
窮通生死總無憑,水驛山程處處經。寂寞人間春少駐,間關花底鳥多情。已令厚地埋憂盡,更向遙天溯夢行。讀罷南華一燈暗,此身原幻況浮名。
春寒漠漠雨溟溟,假寐書床午夢醒。十載客居便巷陌,一時鄉思繞園亭。繁花照檻知堪賞,亂石鉤衣憶所經。恰有古苔三畝綠,都來修竹萬竿青。當窗好鳥通人語,掛樹危藤學字形。日射韭畦朝可剪,香凝棕室晝常扃。鹿場舊筑猶存號,鶴冢新封未刻銘。架上殘編歸擬讀,移文不待北山靈。
目斷江東路,懷人獨倚樓。蟬鳴黃葉晚,雁度碧云秋。詩酒添新況,園池感舊游。何時復相見,談笑更綢繆。
四皓居商山,名聲滿天下。一出定漢儲,仍作肥遁者。谷中有芝草,門外無車馬。俯仰思古人,富貴視土苴。
荒邱塔影俯人寰,榛莽峰巔我自刪。彈指一聲涌樓閣,稱心三面對湖山。冷吟句自廊腰索,暖飲春從盞底還。三百臞仙清到骨,可能留鶴伴蕭閑。
慟哭悲素秋,言登北山腳。昏埃迷滬嶺,疲馬戰犖確。歲月苦易得,俯仰成今昨。山雨壞古道,春淙變溪壑。飛妖雖已息,空穟那堪穫。農夫抱耒嘆,四顧淚雨落。空山寂無聞,獨擁寒爐火。時時黃犬吠,知有行人過。扣門但樵叟,束薪求售我。辛勤易一飯,空腹安能果。我困亦無幾,僮仆行憂餓。明朝且食粥,彈鋏悲楚些。霜馀木葉脫,浩蕩風千里。簸搖茅屋下,布被冷如水。吾儕貧亦巧,紙帳陋紈綺。柴門任軒吼,曉夢方清美。墻東新鑿牖,朝陽催我起。安眠愧耕者,隴月射牛耳。午椀不能寐,床頭井百尺。轆轤下長綆,鏗響鳴山骨。分甘遍鄰社,甚旱猶湍碧。烹茶沸小鼎,自撥寒灰白。默默誰與語,扣門惟木客。坐念魯兩生,壁間有陳跡。默李吾所畏,文字班馬流。空齋鎖長夜,尺瀆橫吞舟。誰令效方朔,顧盼侏儒羞。不如談天李,高論隘九州。能為齊諧語,自許監河侯。浮沈閭里間,與世真無求。西南望平原,汝水稻千頃。黃云卷?稏,懷我江湖境。扁舟五月時,潑眼菱荷凈。歸來逢歲惡,半臂換湯餅。悵望云子白,悲辛殘炙冷。采薇聊卒歲,雅志在箕潁。居閑本可樂,閑久復難度。此心茍無著,永日未易暮。平生有習氣,但對黃卷語。詩書與博弈,等是忘閑具。不如觀此心,安用徒勞苦。湛然返靈源,當求無所住。濛澒山頂云,欲雨晝昏黑。似聞田父喜,茅舍有點滴。今年秋有蜚,不敢藝兩麥。天公猶見憐,一犁應不惜。我雖厭泥濘,與爾同休戚。詵詵有遺種,更望雪三尺。氈裘禦霜風,從人笑胡服。長齋似浮屠,逾月不知肉。東鄰有病媼,發白垂鸛鵠。擁灶坐無衣,何曾飽脫粟。哀哉天民窮,壽考非其福。同此覆載間,我生良已足。山月半輪出,寒光射天明。微云掃何處,萬籟沉無聲。褰衣步東嶺,仿佛游化城。下視寰宇間,醯雞等營營。余幼好奇服,簪組鴻毛輕。羽人儻招我,攜手云間行。
舊夢悠悠何處尋,曾存野老獻芹心。弄人造物終無奈,日暮空山萬葉吟。委蛇一徑繞山斜,茅屋芭蕉是我家。四面青山圍似壁,朔風吹老耐霜花。腹有文章值幾文,長纓閑置笑終軍。南來早定由天意,且牧青山與白云。
出門平地縱登山,著腳今經第幾關。坐上峰頭聽仙籟,恍疑笙鶴半空還。
晚來江水正流澌,恰似東風送別離。白屋半間應有分,青山千里不勝思。穿林月色生愁況,撲野螢燈照鬢絲。此際寂寥吟興少,竹窗空倚雁過時。
聞君好幽蘭,羅植層軒陰。青青在人境,意不殊深林。光風澹容與,拂披動沖襟。佳時聿云邁,眾卉忽消沈。重陰既凌厲,凜冽乃見侵。念爾宛自持,將將式如金。亮不渝芳潔,芳潔良可諶。愿掇花上雪,比君塵外心。
桃花洞口女郎招,塊壘胸中一石澆。飯比胡麻傳碧澗,漿如云液送藍橋。波回日暖縈金縷,水調風輕度玉簫。自古英雄好相識,虬髯紅拂事非遙。
南州有一士,卜隱大江濱。端居坐終日,尚友古之人。古人不可作,圣遠復言湮。出門岐路多,何由問通津。有客過其家,誨語何諄諄。集義以養氣,主敬以修身。請子事斯語,永言書諸紳。
樓開芳樹合,徑轉落花深。向夕香風起,當筵皓月臨。游人爭解佩,侍女拾遺簪。坐上絕纓者,應知賢主心。
勤勞稼穡,必躬必親。為藉千畝,以教導民。帝出乎震,時惟上春。天顏咫尺,望之如云。元辰既擇,禮備樂成。洪縻在手,祗飾專精。三推一垡,端冕朱纮。靡辭染屨,以示黎氓。方壇屹立,陛級而登。玉色下照,臨觀耦耕。萬目咸睹,如日之升。成規成矩,百祿是膺。群公顯相,奉事齋莊。率時農夫,舉耜載揚。播厥百谷,以佑我皇。多黍多稌,丕應農祥。畟畟良耜,我田既臧。土膏其動,春日載陽。執事有恪,于此中邦。農夫之慶,棲畝馀糧。肇新帝藉,率我農人。三推終畝,祗事咸均。陟降孔時,粲然有文。受天之祜,多稼如云。教民稼穡,不令而行。進退有度,琚瑀鏘鳴。言還熉幄,禮則告成。帝命率育,明德惟馨。
聞有牙簽萬卷藏,槐花應笑舉人忙。向來閱士知多少,他日昂霄見此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