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喬職方泛舟之三門謁禹祠
波浪濺旌旗,東浮謁禹祠。
千秋花發日,兩院獄空時。
城里閑棠樹,船中舞柘枝。
晉公曾禊洛,不召野人隨。
波浪濺旌旗,東浮謁禹祠。
千秋花發日,兩院獄空時。
城里閑棠樹,船中舞柘枝。
晉公曾禊洛,不召野人隨。
波浪濺到旌旗之上,我們向東行船去拜謁禹祠。在這百花盛開的美好時節,兩院都沒有案件,一片清閑。城里那棵棠樹悠閑地生長著,船中有人跳起了柘枝舞。晉公曾經在洛水邊舉行修禊活動,卻沒有邀請我這樣的山野之人一同前往。
職方:官名。
禹祠:祭祀大禹的祠廟。
千秋:千年,形容時間長久,這里指美好的時節。
獄空:監獄里沒有犯人,指政治清明,無冤獄。
棠樹:相傳西周召公巡行鄉邑,曾在棠樹下聽訟斷案,后因以“棠樹”稱頌官吏的惠政。
柘枝:即柘枝舞,是唐代從西域傳入中原的一種舞蹈。
晉公:指裴度,封晉國公,曾在洛水邊舉行修禊活動。
禊: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一種祭禮,后演變為游春宴飲的活動。
野人:指作者自己,謙稱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政治相對清明,作者陪喬職方泛舟出行,去拜謁禹祠。晉公裴度在洛水邊舉行修禊活動,而作者未被邀請,由此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陪人拜謁禹祠的經歷,展現了當時的閑適氛圍和政治清明。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表達含蓄。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文人心態。
梅經御史鞫成案,村荷先皇敕扁堂。少日不容人入社,暮年甘被子侵疆。不應愚谷知名姓,惟許孤山擅影香。豈獨江湖酬唱者,卷中諸老半存亡。自從風雅陵夷后,吟到梅村世豈多。曠達知章歸后作,軒昂予美醉時歌。擊蒙何止聞童稚,譴瘧猶堪去病魔。一聽牙弦三嘆息,今無鐘子奈詩何。
鶴林羽士金門客,舊辟丹房煉瓊液。手栽千樹虬髯松,坐對兩山虎頭石。白云晝靜豁巖扉,濕翠滿階生紫芝。瑤琴自奏澗湍響,銀河直掛瀑泉飛。鼎壚存火烹鉛汞,靈藥成苗幾時種。皓鶴翎梳雪翳林,碧桃花落霞飄洞。琳宮累闕想蓬萊,疊嶂連峰紫翠堆。丹光穿壁如紅日,應有仙人騎鶴來。
竟日愁陰雨,經時望曉暉。人間知己盡,門內一身微。入夢關河阻,當前物象違。榮枯千古事,轉盼亦同歸。
白日炎氛遠,清陰敷廣庭。歲寒抱高節,霜雪獨青青。曉風吹銀床,蕭蕭古桐樹。時有新汲人,瓶攜落花去。危石青入云,上有千歲木。我來臥其間,天風響巖谷。久坐大石上,青天行白云。野意道不得,幽鳥隔林聞。
花縣仙郎獻績歸,故園因得壽慈闈。蟠桃花并宜男發,南極星連婺女輝。蘭玉一庭春不老,星霜八帙世尤稀。更裁文錦三千丈,歲歲高堂換舞衣。
陋室無花草,因風落土多。掃來充作墨,四壁畫清荷。
青山一片知何處,云際依稀辨汀樹。春來泉壑盡爭妍,翠雨溟濛飛薜荔。山下茅茨凡幾家,小橋流水竹林斜。陰陰蘿徑留啼鳥,寂寂柴門掩落花。故人家住錢塘曲,彷佛當年舊書屋。望海樓頭夕照明,富春郭外平蕪綠。西湖高柳拂晴煙,載酒時乘賀監船。鷲嶺朝涵霞氣潤,鷗波夜逗月華圓。朅來旅食秦淮邸,回首湖山渺何許。詩興常尋仙姥云,夢魂幾聽胥江雨。南宮先生筆有神,畫圖重見李將軍。晴窗暇日一披玩,萬壑千崖盡在門。
大塊已載我,何如未生時。氣變芒芴間,七竅誰鑿之。百骸與九藏,假合以成茲。與子非故交,從我如相期。屈伸及動止,契合初不思。常恐隨物化,念此情凄洏。我生夢幻中,變滅不復疑。安得永相保,聽我悲來辭。
死生難得似東門,淚眼逢春轉覺昏。頓悟要從迷處得,浮生須著夢中論。雪迎熾炭愁方卻,月近頑云勢易吞。嬴博有封那復記,庭前苦竹已生孫。
玉杵搗香酥,試入來紅髓。底用苦關防,妾身清似水。
寂歷釣魚磯,青山帶夕暉。天邊飛鳥絕,浦口一帆歸。花嶼鴻聲小,蓬窗月色微。叩舷閑獨坐,忘卻白鷗機。
到眼橫流看欲盡,隔簾斜日已無多。他時縱有還京樂,猶為今宵喚奈何。
揖遜承虞治,謳歌與啟賢。御圖才五載,垂統可千年。明有重離繼,高居太極先。四朝三內禪,盛美古無傳。
客到惟雞黍,農情愛汝真。隔城因下榻,壙野合留賓。騎苑沙明月,鞭橋柳弄春。忍能辭一醉,天地漸風塵。
十二樓空月自明,一圓一缺總關情。每從畫里瞻瓊在,復向詩中記受生。魂不歸來悲楚些,夢還驚覺厭秋聲。遙知別鶴離鸞思,只在芙蓉海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