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薛端公歸故里之什二首 其二
尚輟通儒外計籌,堂堂身豈等閑酬。
綺羅笑別文翁郡,錦繡榮歸舜帝州。
貰酒村穿紅樹過,讀書寺入翠嵐游。
逍遙樓對家山逈,得意詩銷此處留。
尚輟通儒外計籌,堂堂身豈等閑酬。
綺羅笑別文翁郡,錦繡榮歸舜帝州。
貰酒村穿紅樹過,讀書寺入翠嵐游。
逍遙樓對家山逈,得意詩銷此處留。
暫時停下了通儒謀劃國家財政的事務(wù),如此杰出的人物怎會被隨意對待。穿著華麗的衣服笑著告別文翁曾治理的郡縣,榮耀地回到舜帝所在之地的家鄉(xiāng)。在買酒時穿過滿是紅樹的村莊,到讀書的寺廟中在翠綠的山嵐中游玩。逍遙樓正對著遙遠的家鄉(xiāng)山巒,把得意之作留在了這里。
尚輟:暫時停下。通儒:指學識淵博的儒者。外計籌:謀劃國家財政等事務(wù)。
堂堂:形容人儀表出眾、杰出。等閑酬:隨意對待。
綺羅:華麗的衣服。文翁郡:指蜀郡,文翁曾在此興學。
舜帝州:可能指與舜帝相關(guān)的地域,這里指詩人的家鄉(xiāng)。
貰酒:買酒。
翠嵐:山林中的霧氣,這里指青山。
逈:同‘迥’,遙遠。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曾在外地為官,參與國家財政等事務(wù)的謀劃,后回到家鄉(xiāng)。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詩人在官場有一定成就后歸鄉(xiāng),懷著得意和輕松的心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榮耀歸鄉(xiāng)的喜悅。其特點是語言華麗,意象豐富,生動描繪歸鄉(xiāng)生活。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和情感。
聞道北都今一變,政和軍樂萬人安。
綺羅二八圍賓榻,
世間大有虛榮貴,百歲無君一日歡。
自從為??童,直至作衰翁。
所好隨年異,為忙終日同。
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宮。
彼此皆兒戲,須臾即色空。
有營非了義,無著是真宗。
兼恐勤修道,猶應在妄中。
覓得花千樹,攜來酒一壺。
懶歸兼擬宿,未醉豈勞扶。
但惜春將晚,寧愁日漸晡。
籃輿為臥舍,漆盝是行廚。
斑竹盛茶柜,紅泥罨飯爐。
眼前無所闕,身外更何須。
小面琵琶婢,蒼頭觱篥奴。
從君飽富貴,曾作此游無。
尺素忽驚來梓澤,雙金不惜送蓬山。
八行落泊飛云雨,
收藏便作終身寶,何啻三年懷袖間。
池晚蓮芳謝,
窗秋竹意深。
更無人作伴,
唯對一張琴。
怪君把酒偏惆悵,曾是貞元花下人。
自別花來多少事,東風二十四回春。
淮水東南第一州,山圍雉堞月當樓。
黃金印綬懸腰底,當家美事堆身上,何啻林宗與細侯。
曄曄復煌煌,花中無比方。艷夭宜小院,條短稱低廊。
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千叢相向背,萬朵互低昂。
照灼連朱檻,玲瓏映粉墻。風來添意態(tài),日出助晶光。
漸綻胭脂萼,猶含琴軫房。離披亂剪彩,斑駁未勻妝。
絳焰燈千炷,紅裙妓一行。此時逢國色,何處覓天香。
恐合栽金闕,思將獻玉皇。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
形骸黽勉班行內(nèi),骨肉句留俸祿中。
無奈攀緣隨手長,自是未能歸去得,世間誰要白須翁。
辭鄉(xiāng)遠隔華亭水,逐我來棲緱嶺云。慚愧稻粱長不飽,未曾回眼向雞群。
荒草院中池水畔,銜恩不去又經(jīng)春。見君驚喜雙回顧,應為吟聲似主人。
槐花雨潤新秋地,
桐葉風翻欲夜天。
盡日后廳無一事,
白頭老監(jiān)枕書眠。
幾榻臨池坐,軒車冒雪過。
交親致杯酒,僮仆解笙歌。
流歲行將晚,浮榮得幾多。
林泉應問我,不住意如何。
從陜至東京,山低路漸平。
風光四百里,車馬十三程。
花共垂鞭看,杯多并轡傾。
笙歌與談笑,隨分自將行。
放杯書案上,枕臂火爐前。
老愛尋思事,慵多取次眠。
妻教卸烏帽,婢與展青氈。
便是屏風樣,何勞畫古賢。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