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殷紅鄙桃艷,淡白笑梨花。
落處飄微霰,繁時疊碎霞。
苑宜開帝里,壇稱在儒家。
麗日明珠箔,清香襲絳紗。
殷紅鄙桃艷,淡白笑梨花。
落處飄微霰,繁時疊碎霞。
苑宜開帝里,壇稱在儒家。
麗日明珠箔,清香襲絳紗。
杏花顏色殷紅,看不上桃花的艷麗;色澤淡白,嘲笑梨花的素淡。杏花飄落時如細微的霰雪飄飛,繁盛時如層層碎霞堆疊。園林中適合在京城開放,祭壇上也被儒家所稱道。在明媚陽光下,杏花如明珠般閃亮,清香還能透入紅色的薄紗。
殷紅:深紅色,指杏花顏色。鄙:輕視。
霰:空中降落的小冰粒。
帝里:京城。
壇:祭壇。儒家常以花卉用于祭祀等活動。
珠箔:即珠簾,這里形容杏花在陽光下如明珠般閃亮。
絳紗:紅色的薄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對杏花的贊美以及提及“帝里”“儒家”來看,可能是詩人在觀賞杏花時,聯想到杏花在園林、祭祀等場景中的地位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較為注重花卉文化,詩人心境閑適,欣賞杏花之美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杏花,突出其獨特的美和高雅的地位。特點是對比鮮明、描寫生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花卉的審美和情感表達。
蘼蕪有香葉,采采乘清旦。山頭去婦思,堂下騷人怨。使君亦何為,烹茶奉閒燕。
往事怕回頭。舊管新收。斜陽如水祗西流。海涸天翻閒過了,愁煞沙漚。塵世感遲留。玉宇瓊樓。千門萬戶野煙稠。病榻昏燈愁坐對,也算中秋。
春花聞杜鵑,秋月看歸燕。人情薄似云,風景疾如箭。留下買花錢,趲人種桑園。茅蓋三間廈,秧肥數頃田。床邊,放一冊冷淡淵明傳,窗前,抄幾首清新杜甫篇。
羽血未乾蒙隕命,蒙妻正哭妾分香。天地有心誅漢賊,但遲數月取襄陽。
旋落檐花夜正喧,參橫斗轉有更傳。了無人跡妨真夢,枕簟同參一味禪。
一峰凝黛當明鏡,十仞喬松倚翠屏。秋月滿時侵兔魄,素波搖處動龜形。舊深崖谷藏仙島,新結樓臺起佛扃。不學大蛟憑水怪,等閑雪雨害生靈。
玄武湖邊路,西風載酒行。中流藏滟滪,疊島象昆明。落日喧沙雁,回風動石鯨。樓船三十萬,猶記漢皇營。
丹霞覆苑洲,公子夜來游。終宴清露冷,折花登彩舟。
香到人間香更幽,月明風露正颼颼。天開金粟如來藏,人立廣寒宮殿秋。幾許多清冰腦片,一些來大雪花頭。此生若并凡紅紫,安得奇芬死不休。
塵外江村野老家,窮年兀兀笑盤蝸。素琴橫膝一尊酒,紗帽籠頭七椀茶。編竹作橋看蟻渡,種花成塢聽蜂衙。閒中自有經綸事,寄語時人莫笑嘩。
久訂移家約,青山許卜鄰。寓公吾計決,地主爾情真。勝事惟栽竹,生涯只負薪。不緣遭放逐,那得避風塵。
幾載睽違侍從班,夢中時得覲龍顏。光華恍若瞻依近,寵眷猶存指顧間。六兆有占應葉吉,半生無補故多艱。覺來敬祝齊天壽,佇聽綸音出九關。
琵琶聲斷翠鸞孤,鐵笛山人淚眼枯。聞道小弦今已絕,《竹枝》依舊唱西湖。
淅米向矛頭。此局誰收。一壺依約系中流。待挽狂瀾驚望若,身世虛漚。叢桂為誰留。風雨高樓。清宵還喜碧云稠。燈火幾家人雜遝,知是中秋。
沖寒謁子陵,好挹釣臺清。若遇多梅處,須寬半日程。少年先器識,實地作功名。太守賢明甚,當如事父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