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太博抽赴闕
憲府吾皇注意偏,君今應詔合居先。
蛾眉班綴千官上,廌角威揚萬乘前。
貴戚望風從此日,貧交披霧是何年。
難忘枉駕相辭處,草屋門開雪滿天。
憲府吾皇注意偏,君今應詔合居先。
蛾眉班綴千官上,廌角威揚萬乘前。
貴戚望風從此日,貧交披霧是何年。
難忘枉駕相辭處,草屋門開雪滿天。
皇上對御史臺格外關注,您如今應詔赴朝理當領先。您將位列在朝班高官之上,在皇帝面前展現威嚴。從現在起貴戚們會望風畏懼,不知我這貧賤之交何時能撥開云霧得見天日。難以忘懷您屈尊前來與我辭別的地方,當時草屋門開,大雪漫天。
憲府:御史臺。
應詔:接受皇帝的命令。
蛾眉班:朝官的行列。
廌角:獬豸的角,獬豸是傳說中能辨曲直的神獸,御史執法時戴獬豸冠,這里代指御史的威嚴。
萬乘:指皇帝。
望風:聽到消息。
披霧:撥開云霧,有重見光明之意。
枉駕:屈尊相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當時友人王太博應詔赴朝,詩人寫下此詩送別。從詩中可推測當時朝廷重視御史臺工作,詩人可能處于相對貧賤的生活狀態,與友人身份有差距。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王太博應詔赴朝。其突出特點是將朝廷的莊重威嚴與送別場景結合,情感表達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之間的情誼。
世道何常,都一似、水流云出。嘆自古、燕巾濫寶,楚山迷璧。老我如今觀變熟,行藏語嘿惟時適。似滄溟、容得乘禽飛,雙鳧集?;稌?,松風夕。經味永,山光吸。歷巖中考第,案頭月日。物欲強時心節制,才資弱處書扶掖。擬棕鞋、桐帽了平生,投簪舄。
驛路紅梅始著叢,春光將半未全融。蓬扉曙色經冬雪,麥隴余寒盡日風。殘劫有灰秦故國,疏鐘籠月漢離宮。古來無限興亡慨,莫倚肴函百二雄。
醇駟惟皇,鏞賁其鏜。赤芾重英,游環鏘鏘。蒙虎煇煌,在薊之陽。在薊之陽,堠戍相望。零雨霏霏,公徂不歸。蟏蛸繡戈,有魚在锜。吐纊離絲,角解筋麋。毋爾施施,獫狁孔滋。自昔徵兵,爰始改霜。今我啟行,蔚彼青陽。及霜遣矣,及冰而轉。青陽晚矣,三時靡選。稗我甫田,虉我故墉。篤老在公,婦困于紅。嶷嶷官胥,以佐歲兇。豈不懷歸,王事靡終。維金與帛,司農所宣。勞我璽書,什伍在軒。褐暑絺霜,半菽并飧。豈不懷悲,沈深九閽。王曰師氏,女其于輔。王曰保氏,命女于里。女其奔走,女其禦侮。于嗟耄矣,式相好矣。
一葉離騷酒一杯,灘聲空助故臣哀。金川自逐魚衣去,玉殿誰教燕子來。一姓終懷亡國恨,三仁難得遁荒才。君臣淚滴袈裟濕,悵望臺城日幾回。
參映夕,駟照晨。靈乘震,司青春。雁將向,桐始蕤。柔風舞,暄光遲。萌動達,萬品新。潤無際,澤無垠。
孟冬寒氣肅,霜葉墜紛紛。把酒別故人,含情睇征輪。憶子初升時,永樂第二春。簡入絲綸閣,一見心相親。于時幾務殷,旦夕翰墨勤。開口見肺肝,躬勞邁群倫。兩京三十載,恭事四圣君。方來未壯齡,鬢毛忽成銀。幡然辭寵祿,歸偶擊壤民。失足遇一跌,觀過知其仁。平生惻怛心,傾家振饑貧。九重嘉行義,自天榮命新。萬里謝彤庭,興逐南飛云。峨峨金華山,流泉下潾潾。梧竹蔭我屋,白石為我鄰。于茲坐閒逸,超超絕塵氛。重晤當何時,安常以自珍。
積雪久留行轍,蹇驢不任脩途。囊空縐眉羞澀,枕欹搔首踟躕。
茗園秋后氣蕭然,幾處疏林帶紫煙。訪道空逢偃月子,采真還賦白云篇。巖間空翠千重滴,樹杪飛流百尺懸。呼吸定知通帝座,好攜詩句問青天。
身世看如此,三洲只敝廬。持齋寒食后,脩禊暮春初。丘壑孤云迥,琴樽一榻馀。倦來時隱幾,拋卻養生書。
片片紅云擁朱轂,宮花萬樹看不足。笑殺淮南一叢桂,肯輸梁苑千莖竹。當年設醴雪宮西,醉來欲作花下迷。內園小兒金裹幘,猶記山公白接?。
祖餞衣冠滿道周,此行誰與話端由。心知不作功名計,祇為蒼生未敢休。
元祐開皇極,功歸用老成。惟深萬物表,不令四時行。日者傾三接,天乎奠兩楹。堂堂寧復有,埋玉慟佳城。
當年南澗弄泉流,妄起功名分外求。群玉峰頭今倦立,卻煩清夢到羅浮。春樹江云我所思,平生臭味不差池。如何驛使行千里,不把梅花寄一枝。
文砌疏欞曲徑依,淡煙芳蔭墮游絲。石池無限桃花發,飛去黃鸝喚子規。
尚書當年,蓬矢桑弧,初度佳期。是詞林老虎,文場威鳳,人中祥瑞,天下英奇。太守買臣,中書坡老,五十二年回首非。人間事,且開眉一笑,醉倒金卮。阿婆還憶年時。也曾趁鴻臚拜玉墀。念青衫荷葉,嫁衣尚在,青銅菱影,破鏡猶遺。半席寒氈,一官俯首,造物還應戲小兒。問天道,看是他誰戲我,我戲他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