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巴東寺
寺在啼猿外,門開古澗涯。
山深微有徑,樹老半無枝。
望遠云長暝,談空日漸移。
恐朝金馬去,還失白蓮期。
寺在啼猿外,門開古澗涯。
山深微有徑,樹老半無枝。
望遠云長暝,談空日漸移。
恐朝金馬去,還失白蓮期。
巴東寺坐落在猿猴啼叫的山林之外,寺門正對著古老山澗的岸邊。深山之中僅有隱約可見的小徑,蒼老的樹木大半已沒有了枝條。眺望遠方,云霧始終籠罩;談論佛理,時光悄然流逝。擔心有朝一日要前往朝廷任職,恐怕會錯過與高僧的約定。
啼猿外:猿猴啼叫的區域之外,指人跡罕至的幽靜之地。
古澗涯:古老山澗的岸邊。澗,兩山之間的流水。
談空:談論佛理。佛教認為萬法皆空,故以“空”代指佛理。
金馬:漢代宮門名(金馬門),此處代指朝廷。
白蓮期:與高僧的約會?!鞍咨彙被虬抵竷敉磷冢ㄈ鐤|晉慧遠的白蓮社),代指與禪修者的約定。
巴東寺位于今重慶巫山縣一帶,詩中或為詩人游覽時所作。結合“恐朝金馬去”推測,詩人可能面臨出仕與隱逸的選擇,在山寺的寧靜中觸發對禪意生活的珍視與對仕途的復雜心緒。
全詩以山寺清幽之景起,以對仕途的矛盾收,既展現巴東寺的空寂禪韻,又暗含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眷戀與對未來的隱憂,是一首情景交融、意蘊深遠的題寺詩。
客見天臺縣,閭閻樹色間。
驂回幾臨水,帶緩獨開山。
吏散落花盡,人居遠島閑。
過于老萊子,端簡獨承顏。
野寺寒塘曉,游人一夢分。
鐘殘數樹月,僧起半巖云。
宿鳥驚初見,幽泉落不聞。
吟余憑前檻,紅葉下紛紛。
胡馬飲河洛,
我家從此遷。
今來獨垂淚,
三十六峰前。
銀缸斜背解鳴珰,
小語偷聲賀玉郎。
從此不知蘭麝貴,
夜來新染桂枝香。
花發鳥仍啼,
行行路欲迷。
二真無問處,
虛度武陵溪。
落花兼柳絮,無處不紛紛。
遠道空歸去,流鶯獨自聞。
墅橋喧碓水,山郭入樓云。
故里南陔曲,秋期欲送君。
長堤十里轉香車,
兩岸煙花錦不如。
欲問神仙在何處,
紫云樓閣向空虛。
紅塵白日長安路,
馬足車輪不暫閑。
唯有茂陵多病客,
每來高處望南山。
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
靄空迷晝景,臨宇借寒光。
似暖花消地,無聲玉滿堂。
灑池偏誤曲,留硯忽因方。
幾處曹風比,何人謝賦長。
春暉早相照,莫滯九衢芳。
入戶道心生,茶間踏葉行。
瀉風瓶水澀,承露鶴巢輕。
閣北長河氣,窗東一檜聲。
詩言與禪味,語默此皆清。
云霞千古事,桃李舊花顏。
芳信沈青鳥,空祠掩暮山。
香傳一座暗,柳匝萬家閑。
那復傷神所,河昏落日間。
斂板賀交親,稱觴詎有巡。
年光悲擲舊,景色喜呈新。
水柳煙中重,山梅雪后真。
不知將白發,何以度青春。
解控復收鞭,長津動細漣。
空蹄沈綠玉,闊臆沒連錢。
沫漩橋聲下,嘶盤柳影邊。
常聞稟龍性,固與白波便。
錫影配瓶光,孤溪照草堂。
水懸青石磴,鐘動白云床。
樹色含殘雨,河流帶夕陽。
唯應無月夜,瞑目見他方。
晨飛晚未休,蘭閣客吟愁。
蕭颯柳邊掛,縈紆花底流。
聲繁乍離籟,灑急不成漚。
經夕江湖思,煙波一釣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