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峰軒
可憐均是山中寺,惟有幽軒對此山。
云擁秀峰來戶外,煙和濃翠入窗間。
回環似覺天形曲,登眺應疑地勢慳。
他景縱能窮目力,爭如疏靜養疏閑。
可憐均是山中寺,惟有幽軒對此山。
云擁秀峰來戶外,煙和濃翠入窗間。
回環似覺天形曲,登眺應疑地勢慳。
他景縱能窮目力,爭如疏靜養疏閑。
可惜同樣都是山中的寺廟,只有這幽靜的軒室正對著這座山峰。云朵簇擁著秀麗的山峰來到窗外,煙霧帶著濃郁的翠色飄進窗間。山巒回環仿佛覺得天空都是彎曲的,登高遠眺真懷疑地勢如此狹窄。其他的景色縱然能讓人看個夠,怎比得上在這里清閑地修養身心。
可憐:可惜。
幽軒:幽靜的軒室。
擁:簇擁。
和:帶著。
回環:指山巒回環。
天形曲:覺得天空都是彎曲的。
地勢慳:懷疑地勢狹窄。慳,吝嗇,這里指狹窄。
爭如:怎如。
疏靜:清閑安靜。
疏閑:清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山中寺廟時,被秀峰軒獨特的景色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厭倦塵世喧囂,渴望寧靜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秀峰軒景色并表達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審美和對生活的感悟。
欲調青琴慰素心,松間明月舊知音。東君已老王孫遠,幽谷荒涼草木深。
萬山高下宜春路,舊縣人煙亂后稀。荊棘十年生滿道,不堪零露濕征衣。
珍重人家愛竹林,織籬辛苦護寒青。那知竹性元薄相,須要穿來籬外生。
鄉國多春雨,梅花不滿枝。我憐為客樂,江上最堪思。月照林如雪,群吟臥每遲。明朝人日到,誰寄草堂詩。
涼風侵別樹,斜日下庭柯。暑氣林間盡,秋聲雨后多。蟬因依葉響,樵識和人歌。未敢題凡鳥,窮交在薜蘿。
快雪真無價,豐年定有期。臘前才一白,至后已多時。玉展琳瑯步,花團蛺蝶枝。春風在天上,飄入萬年池。
賜服見君憐我深,范滂感愧故人心。圜中縱有孤臣淚,珍重不教沾素襟。
松公奮鬣如嘯,終日清風颯然。佳處元非宮徵,誰能寫入朱弦。
彩筆翩翩驟過從,居然文藻挹芙蓉。門留廷尉甘羅雀,劍授司空欲化龍。謁帝明光春浩渺,論交平樂暮從容。當年國士雙垂眄,握別銜知思萬重。
劍試一痕秋,崖傾水斷流。如何百年后,不斬趙高頭。
倚城喬木半參天,雨過交流百道泉。始覺太常齋不惡,秋風靜里雨蕭然。細草幽花七月天,曲溝叢石亂鳴泉。齋居三日遺塵事,夢寂神凝亦自然。
滕王閣下路,徐孺宅邊船。夢到猶疑阱,別來真是仙。啖齏聊逐伴,負弩獨歸虔。不訝冰衙冷,還留一半氈。
滑滑春泥滿郡城,出門騎馬不堪行。未能學道從緱母,且復忘憂對曲生。流水小池垂釣影,春風深巷賣花聲。停云賦罷心如渴,安得滄浪濯我纓。
浮山雖與華山鄰,不敢同清卻占春。擬傍石蓮花畔浴,只疑猶帶范陽塵。
繡房香幄紫駝車,隊馬連云擁醉娥。天上柳花隨處袞,人間春色已無多。風流謾聽《黃金縷》,慷慨誰知《白石歌》?江北江南嘆愁絕,落紅如雨打漁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