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問詩十二篇寄呈滿子權 镈問耒
金堅雖不磨,木曲亦已揉。
幸蒙主人用,反要主隨后。
適從慵耕兒,雖功不見取。
良田常無收,何塞不耕咎。
金堅雖不磨,木曲亦已揉。
幸蒙主人用,反要主隨后。
適從慵耕兒,雖功不見取。
良田常無收,何塞不耕咎。
金屬堅硬雖難以磨損,彎曲的木頭也已被矯正。有幸得到主人的使用,反而要求主人跟在后面。剛從懶惰的耕兒那里來,雖然有功勞卻不被看重。肥沃的田地常常沒有收成,怎么能推卸不耕種的過錯呢。
镈(bó):古代的一種鋤類農具。耒(lěi):古代的一種翻土農具。
磨:磨損。
揉:使彎曲的東西變直。
適:剛才。
慵耕兒:懶惰的耕兒。
見取:被看重。
塞:推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滿子權是詩人的友人,詩人可能在仕途或生活中遭遇不被賞識、才能無法施展的情況,借與友人交流的方式,以詩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懷才不遇之感,同時強調個人責任。其突出特點是以農具自喻,形象生動。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和思考方式。
蛙聲閣閣送輪蹄,喜見新秧出水齊。十二紅欄都倚遍,此身疑在洞庭西。
乾坤雖廣大,人物不能多。議論還諸老,文章自一科。從橫負才略,緩急任干戈。不有濟時杰,其如世事何。志士規模遠,非時展布難。莫言南地暖,須念北風寒。楮賤傷財力,兵驕稔禍端。盛衰關氣數,天下幾時安。千里長城手,如何在廣州。共談天下事,莫上斗南樓。瘦露封侯骨,忠懷報國秋。丁寧北來雁,邊信怕沉浮。忘家甘旅食,憂國屬愁顏。有客佩金印,何人守玉關。風霜晚秋后,天地夕陽間。痛灑傷時淚,別公歸故山。
大江來萬里,持以淬吳鉤。波似清漳夕,山疑赤堇秋。含光開電照,飛景帶星流。好去張公子,時時看斗牛。
江出新安見底清,黃山高勢碧崢嶸。褲襦會遣民皆有,枹鼓懸應夜不鳴。蠟屐未須懷別墅,虎符今喜得名城。他時一榻容徐稚,端共輿人樂政成。
萬里經營到海涯,紛紛調發逐浮誇。當時用盡生民力,天下何曾屬爾家。
落日堤上行,獨歌攜手曲。卻憶攜手人,處處春華綠。
聞道筑堂名遂初,規模渾是退居圖。藏書自有三萬軸,種橘何多二百株。我似杜陵寧老蜀,君如張翰已歸吳。詩成把酒遙相屬,門外北風方怒呼。
彩勝斗華燈,平地東風吹卻。喚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樂。紅旗鐵馬響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隨著。
松柏挺澗幽,果有二千尺。古貌閱歲年,何曾改今昔。逍遙陶隱居,杖履散蹤跡。聞風愛厥聲,不說堪柱石。人生在世間,談笑無百年。百年亦瞬息,生理忽茫然。惟有桐鄉愛,廟食自綿綿。天地同悠久,詎肯稱神仙。翚飛甚峻整,上界真人居。其奈為官府,案牘日紛如。終日勤視聽,耳目不能虛。何如作散仙,杖履自徐徐。鳳陽中都地,山水秀而平。赤氣光騰后,猶能生俊英。五馬亦高貴,一笑澹無榮。乃知天下士,但欲乞身輕。東溪通黃河,萬里自天上。飲流尋其源,月掬光在掌。九曲來棹歌,靜夜得清響。光霽正無邊,勞我馳夢想。
春已將酣,三徑蕭條,小園乍窺。盡蜂喧蝶鬧,難尋香信,燕忙鶯懶,空負花期。柳漸舒黃,草才萌綠,春到貧家也自遲。清明后、是花風第幾,未見桃枝。江南漫說芳菲。便咫尺、相看風景殊。悵人間天上,迢迢良晤,云階月地,暗暗相思。瀛海波回,云司月冷,一十三年心事違。徘徊久、愿東風莫誤,紅藥開時。
人間天上事如何,謾道黃姑別恨多。自有鵲橋通碧落,不教織女隔銀河。彩云結綺成華幄,玉露凝珠墜錦梭。從此星垣羅襪斂,豈煩歲歲久淩波。
性真自是葛天民,五柳能回太古春。世外那知天歷數,桃花并不識秦人。
周衰樂廢缺,正聲幾湮沈。茍無獨識者,世遠將焉尋。所以孔夫子,俛學師襄琴。初彈猗蘭操,再鼓文王音。至和格鳥獸,蹌舞娛人心。此圖寫遺意,山高流水深。披玩發長嘅,視古猶視今。
四圍山色里,天氣半陰晴。野草有生意,幽禽多好聲。炊煙茅屋接,流水小橋平。最喜民風古,機絲軋軋鳴。
瞥眼滄桑,北南塵劫隨風起。潮流推演到山家,空剩枝無幾。應住何須問彼,自由居、房房襆被。鶴雞互混,燕雀紛喧,遑言甲第。春日閑游,馬蹄花蹴香生尾。樓頭爭看慘衣綠,紅豆殷勤寄。云海魚忘兵洗。只桑中、鶯聲膩細。池風吹水。任有情人,感時揮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