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平甫
當世所交識者稀,十年聞子幸見之。
平生所負自信重,他日可期人莫知。
誰肯草茅窮釣筑,世方簡策誦臯夔。
丈夫出處誠何較,卻痛蒼生為淚垂。
當世所交識者稀,十年聞子幸見之。
平生所負自信重,他日可期人莫知。
誰肯草茅窮釣筑,世方簡策誦臯夔。
丈夫出處誠何較,卻痛蒼生為淚垂。
當今世上能交往結識的人稀少,我聽聞你十年了,有幸今日見到你。你一生所懷的抱負自己很看重,未來的成就值得期待,只是別人還不知道。誰會去關注在草野中像姜太公那樣垂釣、傅說那樣筑墻的賢才呢,世人正只在史冊中誦讀皋陶、夔那樣的賢臣事跡。大丈夫是出仕還是隱居實在不必計較,只是我痛心天下百姓而為之流淚。
王平甫:王安石之弟王安國,字平甫。
草茅:指在野未出仕的人。釣筑:指姜太公釣魚、傅說筑墻之事,他們后來都成為賢相。
簡策:指書籍、史冊。臯夔:皋陶和夔,都是舜時賢臣。
出處:指出仕和隱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賢才難以施展抱負的情況,詩人與王平甫結識,對其才能十分賞識,有感于賢才不遇和蒼生疾苦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賢才不被重用的感慨和對蒼生的關切。其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關心社會、重視人才的情懷。
吾聞黑水洋,乃在梁雍域。胡為東注海,萬里尚流黑。豈伊水深黝,遠近一墨色。舟師為我言,北來此其厄。風微舟如膠,風急舟若射。每見黑風起,坐見黑云塞。天地為黯慘,不辨咫與尺。過者必齋禱,恐為蛟龍得。古來奇丈夫,夷險無所擇。宗愨破長風,思效報國力。張騫窮天河,克任開邊責。王事當賢勞,人生少安適。惟愿天戈揮,九州刬荊棘。履道達康莊,傳命達郵驛。譬之四體安,元氣貫血脈。海若斂風濤,受職永無慝。悠悠江湖心,天南在天北。
乘興山陰更灞橋,人間此事久寥寥。客心也欲將歸去,小為故人留一宵。
曲塵絲拂晴波暖,霽靄空濛燒痕淺。含章宮中萬玉妃,粉花點額芳霏霏。條風東來初解凍,蝴蝶吹醒花底夢。翠鬟梳罷玉纖寒,綵燕銜春上金鳳。青皇宮中花鳥使,沓翠霏紅教鶯語。移春檻小度芳華,金犢車輕載歌舞。曲房夢斷章臺月,東風不解丁香結。鑰魚夜守倉瑯根,海棠飛落胭脂雪。紫簫吹月梨花老,碧云冉冉迷芳草。藥欄繭栗怯春寒,翠帳流蘇護鶯曉。麗人一去音塵杳,淚灑紅綃怨青鳥。新蒲細柳自年年,曲江流恨波聲小。輕紅流煙香雨足,新槐影轉構欄曲。水晶簾箔度薰風,簧吻烏衣語華屋。涼簪墜發初破睡,粉痕淺護修蛾綠。并禽不受雕籠宿,背人飛向荷陰浴。網軒綠艾懸飛虎,菖蒲花青海榴吐。江娥倚竹弄湘弦,調笑懷沙怨蘭杜。南薰生涼紈扇薄,雕俎瑤觴勸郎酌。綵索光浮系臂紗,守宮紅映黃金約。冰山瓏璁間瑤席,水拍銀盤漱寒碧。象床湘簟含風漪,膩香粉汗沾凝脂。赤帝啾啾火龍老,琪樹西風轉昏曉。鳳凰枝頭一葉飛,碧疏朱綴生涼飔。素紈團團恩愛衰,含宮嚼羽吹參差。瑤階露華沾履綦,星橋月帳愁別離,粉筵歡笑占蛛絲。蘋風夕起涼思多,新愁舊恨生濃蛾。云兜鷾鴯返故國,瑤階絡緯鳴寒莎。銅仙泓泓泣零露,銀灣漾漾吹涼波。素娥徘徊白鸞舞,廣庭老樹今如何。黃金花開香滿把,煙草荒臺誰戲馬。楚云櫛櫛雁西流,秋色悽人正瀟灑。淚花蔌蔌啼新愁,纏弦五色彈箜篌。寶香不暖茱萸帳,明月空過翡翠樓。小春一花西月黃,縞衣美人吹暗香。錦衾羅薦曉寒薄,夢中持贈雙明珰。霜花莫灑相思樹,愁殺孤棲金鳳凰。八姨手持榑桑枝,海天凍合青玻瓈。瓊樓仙人喚滕六,夜入銀潢剪瑛琭。沈香火暖錦承塵,叵羅羔酒生春粼。宮溝不寄題紅怨,日映五紋添弱線。瓊芳銷歇年華改,青鳥無音隔瑤海。綠綃窗戶弄晴曦,柳條迎臘含煙彩。上苑花須連夜開,枝頭休剪楊家綵。若華煌煌縈日馭,氣朔盈虛積馀數。低鬟斂黛拜孀娥,孤負團圓十三度。生物趨功得歲長,山中獨厄黃楊樹。
出處既莫同,趣舍亦云異。君子適其宜,窮達歸一致。世榮吾豈薄,先業非可棄。復恐素心違,蹇跡同顛躓。耕田食吾力,讀書樂吾志。欣欣一家親,朝夕寡憂慮。俯仰茍自得,外慕奚足嗜。鹿門非求安,南陽豈忘世。古人不可見,唯將古心契。
百年喬木陰當戶,五畝幽居水映茅。好古喜尋遺老問,避喧懶與貴人交。從兄受學慚蘇轍,與弟分財笑薛包。孝友傳家得無愧,聚蚊免使退之嘲。
盧子坐船頭,夕陽坐船尾。泛泛不系舟,悠悠無根水。任流而隨往,舵楫棄以毀。岸山迎予前,亦復撇予退;來自無何鄉,退入不歸里。看看流光飛,夕陽忽已萎。
子美詩之圣,堯夫更別傳。后來操翰者,二妙少能兼。
浮云翳高城,回飆生戰場。金鼓使人悲,旗幟亦飛揚。千載一如此,丘隴遞相望。奈何轉蓬士,翩翩常道傍。
經營戒奔忙,高士乃貴懶。不然繫匏瓜,何異列樗散。若人落閑社,旁觀助煩惋。況聞上方札,天子恨見晚。朝廷錄故舊,士女重嗟遠。父母謝使君,相看猶故眼。中虛臥北窗,歲月驚兔脫。側目一愁胡,已寒不須潑。吾聞金鼎象,次第有本末。千里尚疏封,五漿何用設。它年激沱江,大救相如渴。丈夫屬有念,行行勿騷屑。
老子齋心與世違,山中春雨藥苗肥。騎將鶴去身俱瘦,煉得丹成骨自飛。青簡風雷行秘箓,紫綃云霧出仙衣。明年海上金桃熟,并就安期作燕歸。
小車不肯駐山莊,短棹依然傍野塘。忽聽驪駒歌柳陌,似從鳴鳥集梧岡。仙齡九十春猶淺,客路三千里更強。何日朝簪能謝卻,歸來先詣鄭公鄉。
客游小四海,不裹千里糧。饑從列士食,渴飲阿谷漿。遺俗若委蛻,翩翩乘風翔。縱橫狹路間,褐夫視侯王。詘信惟蟄龍,蓬累我所當。城中乞食已,長醉胡姬傍。
自甘白發投南老,相送黃郎賦北游。十月肅霜清廣道,五云佳日照高樓。儒生合在賢能舉,宰相方深吐握求。明日風帆如疾馬,有時煙渚惜眠鷗。
日有烏臺使,因君問合肥。熊章官下食,虎略幕中威。易政聽時報,交深念日遲。知音偕上列,須假繡為衣。
彈指四年電抹,披風破夢前宵。壺中未竭鬢中毛,相對飄衣長嘯。萬里橫川墮日,一虹推雨層霄。虹邊回首指金潮,射起馀霞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