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酬子瞻內翰贈行長篇
云濤擁開滄海門,鼓鼙萬疊鳴江村。
仙翁引我峰頂望,耳目驚駭難窮源。
黃金鑄鯨為酒樽,桂漿透徹冰雪盆。
吳歌楚舞屏不用,夾道青玉排云根。
經綸事業重家世,昔聞父子今季昆。
九丹煉就鼎灶溫,刀圭足以齊乾坤。
我行欲別湖山去,為我索筆書長言。
照乘不假明月珠,自有光焰生軺軒。
云濤擁開滄海門,鼓鼙萬疊鳴江村。
仙翁引我峰頂望,耳目驚駭難窮源。
黃金鑄鯨為酒樽,桂漿透徹冰雪盆。
吳歌楚舞屏不用,夾道青玉排云根。
經綸事業重家世,昔聞父子今季昆。
九丹煉就鼎灶溫,刀圭足以齊乾坤。
我行欲別湖山去,為我索筆書長言。
照乘不假明月珠,自有光焰生軺軒。
云濤翻涌推開了滄海的大門,戰鼓如萬重波濤在江村鳴響。仙翁帶我到峰頂眺望,所見所聞令人驚駭,難以探尋源頭。用黃金鑄造成鯨魚形狀的酒樽,桂花酒清澈得如同冰雪在盆中。吳地的歌舞都棄之不用,道路兩旁的青山像排列的云根。經天緯地的事業看重家族世系,過去聽聞父子賢能,如今是兄弟杰出。九轉仙丹煉成,鼎灶尚溫,一小撮丹藥就能使乾坤歸一。我即將告別湖山離去,仙翁為我拿筆寫下長篇贈言。這贈言無需借助明月珠來照亮,自身就有光焰從車中散發。
鼓鼙(pí):戰鼓,這里形容波濤聲。
仙翁:指蘇軾。
刀圭:中藥的量器名,這里指丹藥。
照乘:照亮車輛,比喻珍貴的東西。
軺(yáo)軒:輕便的馬車。
此詩是作者和酬蘇軾贈行長篇之作。蘇軾文學成就高且家族聲名顯赫,作者與蘇軾交往,在離別之際,蘇軾贈行長篇,作者便寫詩回應。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需結合更多背景資料,但大致是在兩人交往分別之時。
這首詩主旨是酬謝蘇軾贈言,贊頌蘇軾家族的經綸事業。其特點是意境雄渾,想象奇特,語言豪放。在文學交流中展現出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文學互動。
幸自同裘好,誰令異巷居。
恭承五個字,不但百車渠。
句法端何樣,先生肯乞余。
只容彈劍鋏,敢道出無車。
熊膽平生苦,魚軒晚歲榮。
芝蘭今柱史,苗裔古玄英。
寒食花爭泣,元宵燭半明。
從今好時節,萱砌罷君羹。
樹遠通鶑響,花晴帶雨痕。
登山偶回首,隔水見前村。
澹往孤無伴,清歸笑不言。
還家更遲著,松菊未應存。
負荷偏宜重,經綸別有源。
雪山真將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涼月一痕。
世無生仲達,好手未須論。
去時岸樹日猶明,歸到州橋月已升。
水與天爭一輪玉,市聲人語兩街燈。
迎來送往須成雪,索筆題詩硯欲冰。
浄洗紅塵煩碧酒,倦來不覺睡騰騰。
老鳳蒼然姿,雛鳳鏘然鳴。一見渠父子,令人英氣生。
大尚傲一世,不肯揖公卿。小尚刷羽毛,勢欲追風鵬。
吾州八千士,下筆電雹聲。小尚灑墨汁,一笑萬人驚。
姓名登天府,紙價高帝城。勗哉更摩厲,制勝在此行。
相遭又相別,勿作兒女情。舟行得秀句,寄我增雙明。
忽有瓶罌至,卷將江海來。
玄霜凍龜殼,紅霧染珠胎。
魚鲊兼蝦鲊,奴才更婢才。
平章堪一飯,斷送更三杯。
餠如繭紙不可風,菜如縹茸劣可縫。
韭芽卷黃苣舒紫,蘆菔削冰寒脫齒。
臥沙壓玉割紅香,部署五珍訪詩腸。
野人未見新歷日,忽得春盤還太息。
新年五十奈老何,霜須看鏡幾許多。
曲生嗔人不解事,且為春盤作春醉。
夜氣涼于水,高齋可當樓。
古來除卻月,此外更無秋。
寒入蘭心勁,光隨菊腳流。
惟愁清不極,清極卻成愁。
論交何必星霜久,白頭得似傾蓋友。長安市上李將軍,挽弓舊不論石斗。
只今有子似渠長,清夜讀書雪邊牖。云端烽煙半點無,怪來將軍不好武。
遺我驪珠三百顆,字字鐫镵未曾茍。得得且看錢塘潮,莫莫言攀渭城柳。
朝家金印斗樣大,情知不上書生肘。儒冠多誤儂飽諳,毛錐焉用君知否。
便應早請終軍纓,徑須系取單于首。居延蒲類水如天,吹作春風一杯酒。
歸來冠劍上凌煙,剩作功名落人口。如何收斂許光芒,也趁槐花黃里走。
獻璞雖真不救脛,絕弦何如只停手。人生匹似風中花,榮瘁升沈豈非偶。
與君早賦歸去來,名垂萬古知何有。不如耳熱歌嗚嗚,醉帽欹傾衣不紐。
詩流唱和秋蟲鳴,僧房問答獅子吼。盡令俗客不妨來,白眼相看勿分剖。
大官有重荷,豐廩無薄憂。草茹我豈腴,飽亦與彼侔。
積雨久自霽,曙光清以幽。欣然出荊扉,不出旬已周。
初意欲看竹,信步偶臨流。北驚失故岸,東見生新洲。
懷哉古與今,與此豈不猶。歸來翻不樂,隠幾到昔游。
平生忘年友,草草相應酬。暫夢不多款,喚人苦鳴鳩。
山林本無事,亦復擾擾休。
溫飽能消底,奔忙自作癡。
平生腳已繭,今日鬢將絲。
山刻霜余骨,梅臨水底枝。
只嫌長落莫,不道許幽奇。
剪雪作梅只堪嗅,點蜜如霜新可口。
一花自可咽一杯,嚼盡寒花幾杯酒。
先生清貧似饑蚊,饞涎流到瘦脛根。
贛江壓糖白于玉,好伴梅花聊當肉。
嗟予不能知止如邴曼容,又不能畢昏如尚子平。
軟紅塵里白雙鬢,坐見歲律空崢嶸。
催科撫字兩何有,伎倆已窮慚九九。
拔薤一本水一杅,多謝同朝金石友。
雪欺老病忽抵巇,西山凍裂不留薇。
詩壇老將更黷武,我已三北猶窮追。
老懷不中數怊悵,急漉鵝黃翻甕盎。
苛留殘雪更些時,為我裝嚴麗譙上。
天下無雙雙井黃,遺編猶作舊時香。
百年人物今安在,千載功名紙半張。
使我詩篇如許好,關人身事亦何嘗。
地爐火暖燈花喜,且只移家住醉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