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余翼贈陳長史繪
變化洪纖付一陶,中楹瞻望赭紗袍。
有才元子名為污,失意劉蕡策自高。
青史異時觀壯士,黃衣何日調南曹。
居閑更覺新詩好,詞力還堪仆命騷。
變化洪纖付一陶,中楹瞻望赭紗袍。
有才元子名為污,失意劉蕡策自高。
青史異時觀壯士,黃衣何日調南曹。
居閑更覺新詩好,詞力還堪仆命騷。
萬物的變化無論大小都交付于一個大熔爐中。在廳堂中瞻望身著赭紗袍的人。有才華的元子卻被污名,失意的劉蕡對策自是高明。在未來的青史中看壯士的事跡,不知何時身著黃衣的人能調任南曹。閑居時更覺得新詩作得好,其詞力足以讓我奉命作騷體詩。
洪纖:大小。
一陶:一個熔爐,比喻統一的造化。
中楹:廳堂之中。
赭紗袍:古代官員所穿的赭色紗袍,這里指代官員。
元子:可能指唐代元結,他有才華卻仕途不順。
污:被污名。
劉蕡:唐代舉子,因對策抨擊宦官而不被錄取,被認為有才華卻失意。
青史:史書。
黃衣:唐代低級官員的服飾,這里指代官員。
調南曹:調任南曹之職,南曹是唐代吏部的一個機構。
仆:作者自稱。
命騷:奉命作騷體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人才不被重用的現象,作者有感于此,結合友人陳長史的情況以及余翼的贈詩而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有才者的命運,對仕途的不公表示嘆息。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典故來表達情感和觀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和文學創作的風貌。
閑軒清似冰壺水,軒上人如元紫芝。
坐覺秋光潄毛髪,客來春色滿談詞。
寶書讀罷依蒲久,玉麈經行曳履遲。
卷掛一聲林葉動,黃昏月出雪消時。
翰墨平生氣吐霓,詩成先喜示筠谿。
山中見客應偏好,筆力知公不肯低。
夜寂據梧饑鼠出,巖空同聽怪禽啼。
上方聞說非人世,更陟緣云第幾梯。
一官游戲且同塵,夢寐江湖亦可人。
軒冕久知身是寄,魚??才說口生津。
解嘲鏡里蕭疏髪,時吐毫端浩蕩春。
自古浯溪好風月,買山終欲與君鄰。
五馬東來數月間,十州人物帖然安。
池邊芳草新吟罷,樓外遙山晝臥看。
鈴閣蠟煙秋色晚,譙門銅漏夜聲寒。
雖然自是云林客,猶把風流作話端。
蓮峰千葉吐晴煙,玉頬遙知一粲然。
梅塢雪消香錯莫,庵僧老盡氣完全。
暗驚夢蝶人間世,回看醯雞甕里天。
誰見清言橫麈尾,滿庭風露竹娟娟。
翻空漸密呵不止,刷我當門螺髻峰。
銀椀滿盛談類墮,徑松深覆示藏鋒。
因徒逃去寧知褊,顯自何來不見蹤。
獨擁衲衣成坐睡,地罏瓶泣伴疏慵。
秋入紗廚夏簟空,頹然瘦坐一衰翁。
聲涼亂葉紅蕉雨,香暗分叢紫菊風。
清境凈緣慚獨享,幽懷佳句與誰同。
平生垢習消磨盡,只有文章氣吐虹。
高視世波增眼寒,公如砥柱捍驚湍。
市中一虎成三口,醉里扁舟過百灘。
佳處每煩詩句寫,勝游宜作畫圖看。
遙知二老相逢處,拾得風前一笑懽。
白沙翠竹并江流,小縣炊煙晚雨收。
蒼蘚色侵盤馬地,稻花香入放衙樓。
過廳客聚觀燈網,趁市人歸旋喚舟。
意適忽忘身是客,語音無伴始生愁。
居士多情工比類,先生詩妙解傳真。
只知信口從頭詠,那料高人作意瞋。
云墮鬂垂初破睡,山低眉促欲嬌春。
何須夢境生分別,笑我忘懷嘆愛頻。
江夏家聲世所聞,無雙千頃典刑存。
肅嚴郡邑霜分曉,照映簪纓玉粹溫。
樓迥峴云供醉望,夜晴漢月洗吟魂。
行將補袞調羮手,卻執元圭侍至尊。
種性難教草掩藏,蒼然小室為誰芳。
槲培幾案軒窗碧,坐款賓朋笑語香。
糝地露英猶潔白,快人風度更纖長。
議郎嗜好清無滓,獨有幽蘭可比方。
潛庵九十一,自是百歲人。造物偶遺漏,頓置漳水濱。
先禪江西來,邈得渠儂真。展掛雪色壁,毛髪皆精神。
三玄合水乳,五位透金塵。譬如百衲帔,歲晚思惠新。
臊僧不肯信,眼肉懸千斤。飛兔略燕楚,敏若臂屈伸。
衲子參活意,擊電飛機輪。寧如臊僧徒,蠢蠢粘唾津。
乞漿問路到筠溪,天氣清和得所宜。
父老相逢班草坐,風光初過采茶時。
摩挲禪榻營春睡,想像齋廚辦晚炊。
白首不知舟壑走,壁間來讀舊題詩。
湖山昔夢雖非實,開睫今游未必真。
久客情多空自厭,故山歸晚欲誰瞋。
聊將愁里十分興,更賞湖邊一半春。
君儻肯來尤所愿,莫辜日日作詩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