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霄宮 其三
洞天三十六,大滌上清房。
物外云煙古,仙家日月長。
溪消分玉醞,巖穴產靈香。
須信風塵表,棲真自有方。
洞天三十六,大滌上清房。
物外云煙古,仙家日月長。
溪消分玉醞,巖穴產靈香。
須信風塵表,棲真自有方。
天下有三十六處洞天,大滌山是上清仙人的居處。塵世之外云煙古舊,仙家歲月悠長。溪水清澈好似分開了玉液瓊漿,巖穴中產出靈妙的香氣。要相信在塵世之外,隱居修真自有妙法。
洞天三十六:道教稱神仙居住的名山勝境有三十六處洞天。
大滌:大滌山,是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上清房:上清仙人的居處。
物外:塵世之外。
玉醞:美酒,這里形容溪水清澈如酒。
靈香:指巖穴中散發的奇妙香氣。
風塵表:塵世之外。
棲真:隱居修真
洞霄宮位于大滌山,是道教圣地。詩人游覽此地,被其清幽神秘的環境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道家生活的向往。創作時間和具體心境因資料有限難以確切知曉,但應是在詩人對道家文化有濃厚興趣、對塵世生活有所超脫之時。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洞霄宮的仙家氛圍,表達對隱居修真的向往。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古樸。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描繪道教圣地的詩詞題材。
生子秀而文,燦然瓊樹枝。豈獨立門戶,且欲承裘箕。一朝忽摧折,天也真難期。縱使鐵石腸,誰能不哀斯。哀之倘可生,哀也理亦宜。號天天不聞,扣地地不知。肝腸為爾裂,齒發為爾衰。死者竟不返,生者空自隳。兩傷復何益,不悟真成癡。我有一藥方,授之竺乾師。能治迷罔疾,愿君試服之。茫茫大化中,萬物皆寄而。賢愚與貴賤,趨死同一岐。雖有壽與夭,同盡無等衰。彭聃安在哉,孔孟亦若茲。況區區所立,畢竟何足施。譬如空中華,妄作喜與悲。倏然還變滅,豈足仍追惟。所以東門吳,無兒如有兒。眾生纏愛賊,有如雀黏黐。卓哉古達人,棄去如唾洟。愛河茍不乾,苦海終無涯。天道有翻覆,人事多參差。自古每如此,吁嗟奈何其。顏淵仁且夭,不聞路也羸。子夏泣喪明,但為后人嗤。追亡建負鼓,嗟哉空爾為。勸君急返棹,收淚舉一卮。
門左何煙霧,挾將小春還。千鐘酒拍浮,一笑衣斕斑。醉上樓百尺,可仰不可攀。定應切星辰,天風吹酡顏。
半帶啼痕訴苦衷,是嬰兒子亦頑童。風云可測終難測,色相皆空總未空。漂泊人生零斷雁,華嚴世界可憐蟲。抱冰狂啖寧無意,換個冰心免熱中。
韓家亭子能瀟灑,流水濺濺竹四圍。清凈豈惟塵不到?深幽真與世相違。涼飆激韻青云動,白月流光翠羽飛。安得時時攜美酒?與君談笑看云歸。
樹影半窗明月,蟲聲一夜清秋。我意浩然千古,人間總是閒愁。
海子橋邊卸馬鞍,燕山秋草色漫漫。百年王氣和煙散,往事空從畫里看。
千年唱盡,人間憶罷,只為憐伊情重。早知無奈夢魂中,又何苦、秋風催送?銀灣如許,誓心如故,相數歸期更痛。他生若得有緣逢,必不似、今宵舊夢。
梧山圍郭遠,古寺傍城連。紺宇諸天外,青樓大道邊。入門瞻御額,表墓識高賢。徑僻藤蘿古,窗臨海月懸。當檐看遠岫,裂石瀉名泉。礪齒方清思,披襟自灑然。僧歸持食缽,鳥散入林煙。暫息空門下,高談何處禪。
漫許孤悰暫忘憂,南來隨分賦清游。鐵琴銅劍想風流。劫火驚心遺舊跡,江天過影話名樓。酒邊襟愫尚悠悠。
畫舫臨流四面通,綠窗面面有清風。年來始會虛舟意,正在江湖波浪中。
銜恩龍劍色凄凄,何限霜華照鸊鵜。紅日已看中秘近,白云猶傍太行低。親闈菽水飛魂夢,相府藜燈惜解攜。莫悵燕吳成遠別,春帆先到潞河堤。
元老墟墓中得貶,諸賢煙瘴里招魂。無盡自誇佛口眼,子厚先拚鬼骨臀。雪蕭太傅幾罹禍,訟石中書又納忠。豈可朝無宗室老,不知家有國師公。回仙輕舉乘白鶴,太白大醉騎鯨魚。純湖飛過人不識,入海問訊今何如。寧草兩都卿云賦,不作六朝徐庾詩。剩馥沾李翱張籍,殘錦分江淹丘遲。文公左目晚羞明,猶抱遺經細考評。今汝畏書如畏虎,天公折罰使偏盲。聰明不及前時久,惟鼻猶能嗅臭香。老去無端都塞了,不分鮑肆與蘭房。造物將如此老何,懸車以后稿猶多。晉劉伶醉戲為頌,楚接輿狂偶作歌。周旋王庾二公際,傳授并汾諸子間。晚歲更無人共語,牛欄西畔荷鋤還。老憐幾個小孫兒,不減添丁與阿宜。漸有墨鴉掃窗興,絕勝竹馬走廊嬉。讀書十行目俱下,上樹百回心尚孩。君看大年與永叔,當日皆從童子來。
浩蕩風云氣,英雄虎豹姿。飛霜看下令,甘雨望興師。破的千人駭,橫戈萬馬馳。虎豹開列校,龍節鎮邊陲。城曉霜清角,天秋月滿旗。山河百戰外,人物再生時。細柳春營肅,崇蓮夜漏遲。威行知不犯,事定契無為。公議皆歸德,深恩欲頌詩。自慚生也晚,況復數逢奇。李早汾陽識,蘇求太尉知。熱非爐上炙,天笑井中窺。大業今伊始,偏城豈足羈。會須盟券鐵,勛業冠彤墀。
三伏炎曦真爍石。使君何事行匆劇。王畿分鎮簡賢能,君命有嚴遑自適。西江人嘆息。福星移照天之北。舊同寅,暌違矩范,翹首情何極。使君早蘊匡時策。中外賢勞名赫奕。此行繡斧帶霜威,當道豺狼看斂跡。九重方側席。寤寐求賢敷德澤。看他年,進秉鈞軸,霖雨蘇寰域。
鏡湖湖上春波明,灣埼樹樹鵝黃青。上有金衣弄簧舌,下有紅掌浮繡翎。舂鋤一白能自好,尚嫌性帶鸕鶿腥。眼明見此群鸐鸐,不與匹鳥爭春晴。大年筆法如《蘭亭》,宛頸個個由天成。艮宮流落二百載,胡賈不厭千金爭。卻恨會稽內史無此筆,為人辛苦書《黃庭》。